分节阅读 240(2 / 2)

暗黑大宋 午后方晴 6518 字 2019-05-04

这是禁兵,次之厢兵。

厢兵更好办,他们不需要太强的战斗力,更不敢哗变。只要将其中是家中独子者,年老者,挑选出来,有活路的,让他们自己离开军营,并且每年再给十贯钱的补贴,连续给五年,让他们离开军营有一个基本保障,没有出路的,继续留在军营里养活干活。用此来实现以最小的代价,与最小的骚动,裁减厢军。

当然,这么做,也不可能一下子将吃空饷的问题解决。

还会有,但要少得多。

并且将这些老弱病残淘汰后,军队实力未减反增。至少调去十营禁兵,会有四万多兵马,而不是两万兵马。

那么做得好,仅这次就可能陶汰出来二三十万禁厢兵。

所以这次增兵非是害国,但不管怎么说,一旦淘汰开始,数量锐减,大家只看数字,不看真正的兵马,还会很担心的。特别是陕西那边。

因此在郑白渠一带,从义勇中挑选强壮者,家无非是独子者,进行刺字编入保捷军。并且有了郑白渠能养家糊口,相信许多义勇反而会乐意编入保捷军中。

那么可以增编近二十营保捷军,一水利得到了劳力,二陕西边防实力得到了增强,三是虽增加了一些支出,那边是减少了二三十万兵马,增加这少许支出也不算什么。

事实保捷军战斗力也比禁兵强大。

“禁兵竟然不如保捷军”赵顼一口气说完,长声叹息道。

大家默默无言。

若是韩琦在,还能呼和韩琦。但韩琦下去了,大家也不用呼和了。

是强是弱,大顺城一战就是一面照妖镜。

“文公,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为了大宋社稷,还望文公务必将它办好。”赵顼慎重地说。

“老臣一定不辜负陛下期盼。”文彦博立即说道,想都没有想,裁兵本来就对了他的胃口,况且裁兵若办得好,那就是大功。而且还有一个大秘密

司马光嘴角发苦,他多聪明啦,马上反应过来,自己被小皇帝与王巨联手坑了。两人故意只说前面,不说后面,先说增兵,不提裁兵,自己就带头反对了。这一反对,裁兵之举就在大家一致同意中落实下来了。

其实它只是裁兵强兵计划中的第一步。

后面还有,得一步步来执行,一急就会出大乱子。

于是赵顼开始说第二件事,坊场河渡与二八分制。

何谓二八分制,以前宋朝矿坑实行的是课制,这个坑交给你承包了,一年得上交多少课量。许多大户人家让这样的承包制度坑苦了。因此许多坑矿“承包不出去”,只好由国家来经营。然而国家要出开采成本,要役民,要用胥吏管理,结果胥吏苛剥,或亏空,或导致役夫民不聊生。

因此现在实行二八分制,役户自己负责开采的成本,国家顶多派人协助,或者提供其技术帮助,余下的都由役户自己负责,开采所得,八成归他们自己,并且许他们自卖,官府得其二分。但这个二分,官府不由出任何成本的,也不会再苛民为役户了。那么它再与那个坊场河渡拍卖制度结合,从而就能“民宽而财余”。

只要执行好了,朝廷可以甩开一个又一个大包袱。

即便没有火药配卖制,国家坑矿非但不会成为害民之政,反而成了益民之举,并且朝廷本身也获得大量的利润。

“此乃真良策也。”曾公亮说道。

有的大佬便看着王巨,相信小皇帝呆在皇宫里是看不到的。

那么这个策略是谁出的

难怪小皇帝说此人非但不会害民,也不会误朕。

人才啊,韩维尽管已经看到了那道奏折,心中不免又再次叹道,然后心想,介甫,你这次进京,切莫不要被一个小毛孩子比下去啊。

第三四九章大家比着坑上

王巨在那份奏章上的坊场河渡,赵顼全部说出来了。

其实在史上,这个制度同样也在吵,反正实行一项就吵一项。

但真实的,这项制度争议最少,弊端也最少。

所以王巨让赵顼先行抛出来。

落实下去再说吧。

但那份奏章上还有,包括许多裁兵强兵策略,淘汰官员策略。

然而官员暂时不能动,这一动非得会吵,因此王巨在奏章里进劝,让赵顼先行将这一部分执行下去。

不仅为了缓解财政困难,也是为了巩固皇权威信。为什么让文彦博领手裁兵,文彦博会立即同意,这是一个秘密,道理实际是一样。不完全是功劳,西府由韩琦之手,许多权利被东府剥夺。只要文彦博领手裁兵,这些权利就会陆续被收回来。加上他本来对裁兵不反感,所以王巨料定文彦博会配合。

可能当时赵顼看了后,不大相信,但经过倒韩一事后,他才意会到这个皇权威信的苦涩。

大家开始商议。

在青苗法未出来之前,又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它们确实又是良策,大家还是很赞成的。于是一项项具体的条款迅速决策出来,又化成了诏令。

包括司马光在内,也插了几句嘴。这几乎是宋朝最心齐的一次行动,两府宰执,三司几个大佬,知谏院与御史台两个大佬,两制官员。

王巨心中长出了一口气,只要能执行,宋朝会变得更好。做为私人,这次的执行,那无疑会为他带来一道道美丽耀眼的光环。

从早上大伙儿一直商议到下午,连续出来十几道诏令,大家才散去。

走了出来,王珪说道:“小王巨,做得不错。”

他心中也惋惜啊,当初捉婿捉得有些马虎,根本没有想到这个小家伙成长得这么快,未来不可限量啊。这一想,心中那个悔啊。

“王公,不敢当。”

“好好做,公道自在人心,”王珪含糊地说了一句。

实际这句话颇有含意的,意思是说老夫看好你,以后有事,老夫说不定也会罩着你,这与蔡挺一样,大家都在找帮手。

王巨会意,躬身说道:“下官谢过王公。”

“小小年纪,玲珑心思,”王珪哈哈一乐,笑着上前走了。

王巨回到驿馆。

黄良问道:“子安,安否”

“还好,”王巨说道。这个还好,得感谢赵念奴,由她搭上了赵顼这条线,赵顼庇护。若非如此,自己蒙在谷中,司马光猛然发作,自己那就悲催了。

因此王巨又说道:“只能说第一关过去了,以后说不定还会有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