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0(2 / 2)

暗黑大宋 午后方晴 6469 字 2019-05-04

铺在古代就是驿站的意思,因此河北的铺一当成了驿站,二则是防御性质,实际就是比寨更小的堡。

在堡砦下面还有戍所,哨所,零星地分布在各堡砦的外围,起着放哨报警之作用,规模更小,一般只驻守几十人。

然而在庆州还有一个词,那就是镇,淮安镇、业乐镇、平戎镇、凤川镇、赤城镇、金柜镇、五交镇。不过又有人随意地称喟淮安堡、淮安寨。

实际它们还是堡砦,只不过除了军事作用外,商业气氛也很浓厚,所以被称呼为镇。

淮安镇,镇意味着会有很多的财富,以及无数的物资粮草。

但仁多零丁趴在地图上,看着淮安镇的地形不由地直皱眉头。

梁氏非要走大顺城路,但不代表着宋朝不重视淮安镇。淮安,怀安,古代就就在此置了淮安县,直控车厢峡大道,道路宽平,最为要害之地。

因此咸平时,宋朝于此建城,置了淮安镇,与环州木波镇仅隔八十里,以使两州军的兵力能互相援助。随着西北局势紧张,又在木瓜堡与淮安镇中间置了西谷砦。东北三十里处建了东谷砦,不过东谷砦顶在最前面,不太安全,因此又在东谷砦与淮安镇之间建了美利堡。西谷砦与淮安镇之间建了雪泥堡。

因为它位置太重要了,向东南三十里处便是五交镇,再由五交镇向南四十里,便是庆州城。离柔远寨也仅五十里。所以淮安镇不仅是环州与庆州联系的枢纽,车厢峡道的大门,也是其他诸砦的枢纽所在。

这还不是最头痛的,最头痛的是淮安镇守将乃是燕达。

他看了大半天,无法,先到淮安镇看看情况再说。

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淮安镇下。

淮安镇没办法变出“冰原”,尽管它就在延庆水畔,但因为地形的原因,是不可能置陡门的,不能置陡门,就没有变出冰原。

所以仁多零丁没有遇到梁乙埋的难题。

但对能攻下来淮安镇,仁多零丁也没有多大把握。

于是他亲自来到城下,冲城上大喊:“我是仁多零丁,让你们家燕将军出来相见。”

不攻城,那就好说,燕达走上城头,说:“我就是燕达。”

“我听说燕将军勇冠三军,我们能否各自抽出四千兵马,于延庆河畔一战,决一高下”

你不是勇敢吗,咱们玩一个整体单挑。

燕达大笑,咱傻啊。

兵不厌诈,只有宋襄公那个傻瓜蛋才搞君子之战呢。但燕达也没有想到,在宋朝也出现了一个宋襄公,那就是徐禧。

而且这个家伙让王巨头痛了。

据传他少有志度,博览周游,以求知古今事变、风俗利疚。因此胸怀大志了,所以连科举都看不上。

王安石变法,他献治策二十四篇,得到王安石与吕惠卿赏识,以布衣充检讨。这就罢了,这个夸夸其谈的家伙又迷惑了赵顼,立即提为太子中允馆阁校勘、监察御史里行。这才是一个坑爹的主

当然,燕达不知道宋朝也有了一个宋襄公。但他会相信仁多零丁吗,信才怪呢。

玩整体单挑,燕达不怕,可你不遵守信诺,前面宋军出城准备单挑,后面几万夏军一拥而上,到时候四千宋军没了事小,淮安城也完蛋了。

他乐道:“比勇敢吗,行,打开城门。”

仁多零丁傻眼了,还真上当啊

城门打开了,燕达横马持枪,走到护城河边,说道:“仁多将军,某是否勇敢,可以给证明给你看。这样吧,我们二人就在这里决一高下。”

咱们不玩那个整体单挑,就俺俩人,看谁厉害。

实际仁多零丁也能打的,不过燕达已经打了出来,仁多零丁真没有把握与燕达玩斗将。

但这个单挑是他提出来的,因此支吾道:“燕将军,我们是一军主将,岂能学习匹夫之勇。各自率着同样的将士决一胜负,才是一将所为。”

“这样啊”燕达捻着胡须似乎在思考仁多零丁这个提议的可行性。

然而城头上的宋军看得很解气。

你们西夏有数万大军又如何,看看俺们燕达大将军,就单枪匹马,站在这护城河边,与你们谈笑自如。

这不是夏天的护城河,而是结了冰的护城河,夏军随时能趟着河冰扑过来。就凭借这份胆色,就大涨士气了。

“仁多将军,党项人素来贵种,重诺尚勇。”

“不错,”仁多零丁道,我们党项人种信诺,那你还不赶快发出四千军队与我玩整体单挑

“这是党项人的优点,不过缺点就是记仇,我们宋朝缘边地区也有许多党项人,虽然他们勇敢的特性,让他们成为我朝强大的蕃军,不过其记仇的特性,又让我朝官员头痛万分。”

“快意恩仇,才是男子汉的所为,那象你们宋人,婆婆妈妈地不象一个男人。”

“这么说,燕某所说的是对的了。”

“虽然你我是敌人,但你所说的话我也同意。”不过仁多零丁感到纳闷,燕达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难怪李家统治西夏,得到你们西夏许多党项人的认同,燕某想一想,首先李家乃是党项拓跋氏,党项八大贵种之一。你们西夏开国之主李继迁生父乃是银州防御使李光俨,母亲罔氏同样出身不凡。再到赵德明,生母也是罔家的公主。然后到你们的李元昊,母亲乃是卫慕族的公主,卫慕族又是你们党项的大姓,不亚于原来的八大姓氏。再到你们先主,没藏氏虽不及卫慕氏尊贵,但也算是望门,比你们仁多氏还要贵重。不过燕某想不通了,梁氏哪里贵了”

实际燕达将李德明称为赵德明,也是在讥讽李家乃是三姓家奴。原先姓拓跋,随唐姓李,随宋姓赵。

但这个不要紧,关健梁家乃是什么出身

一个逃到西夏讨生活的汉人罢了。

再往下说,那个问题更严重了。现在西夏的小皇帝身上可流淌着一半汉人的血脉。

那么对于党项人的国家西夏来说,这个血脉算什么

就象李唐皇室,为什么李渊一个劲地往陇右李家身上拉关系,然而那些门阀皆不认可。

你们那个李是假李。

还有,为何一些后来的皇汉们,对李唐的血脉避而不提。因为唐太宗与唐高宗身上有着太多的鲜卑血脉。直到唐玄宗时,这份血脉才淡薄下去。

但这个重要吗真的不重要,因为李唐是承认以汉人为主体的国家。这与满清是截然不同的性质。

然而对于李唐还好一点,但对于西夏的党项人,这个问题可要了命,他们“贵种”,但现在的李秉常又算什么种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