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巨带来了一些望远镜,数量很少,一个旅将只发了一个,不过赵普与周永清同样也分到了一个。他又是站在高处的,坡下的西夏人不知道后方援兵快到了,不过赵普却先发现了。
于是赵普下令撤退,西夏人不知道后方援兵即将到来,也不敢追,只好看着他们钻入茫茫雪山,向惠丁堡撤去。
来的正是罔藏逋所率领的五千骑兵。
不算特别快,因为他们还带来一些物事。
后人对古代城墙高度往往认识很错误,甚至出现十几丈高的说法。这是不对的,一般高度都在两丈左右,比如开封城的城墙高度多在七米左右,唐朝长安城的高度只有六米多。到了明朝,城墙高度进一步提高,但高的城墙不过四丈。
现在宋朝前线各堡砦城墙高度同样是两丈,这是标准高度。
但这个两丈很模糊,实际当中大半城墙高度不足两丈,有的六米左右,这已经是合格产品了。还有一部分只有五米左右,包括白豹城的城墙,不然刘绍能也不可能将挠钩扔到城墙上。但就是这个高度,也有了高度优势,即便五六米,那也相当于后世居民楼一层半的高度。
西夏受财力物资的掣肘,只好临时制造大量简易的攻城梯。
这种攻城梯甚至都罕用到铁钉,梯柱上凿出榫眼,横杆两边留下榫头,然后将合上,一台攻城梯便出来了。
然而也不以为容易。
首先榫眼与榫头要吻合。
其次横杆同样还要刨出来,最后是两根梯柱的挑选。
城墙高五米,可是攻城梯是斜着搭上的,那么梯子高度就要长达六米,并且不能太细了,太细质量不合格,又不能太粗了,太粗会很沉重。然而又不能将一棵棵粗树伐下来,慢慢刨细,所以仅是找适合的木料,就让西夏人头痛了。
然而它有一门好处,可以拆卸。
仁多零丁接到消息后,立即派出五千骑兵,试图破坏高敏这个冰堡。
但为了预防万一,让罔藏逋还带了一些攻城梯过去,横杆没有问题,挂在马背上,难的就是梯柱。仁多零丁考虑到因为时间的关系,可能高敏所筑的冰墙不会太高,所以将攻城梯子的下面锯掉,只留下上面的大半。这样梯柱长度也随之降低,但就是如此,也有四五米长,置在马背上,跑起来很不方便。
因此虽是骑兵,来的速度并不快。
罔藏逋走过来问了经过,低低地对亲卫说了几句,让他回去禀报。
他说的什么呢,就是这场狙击战暴露了一个真相,那就是宋朝兵力实际还是不足。不管怎么说,大顺城之战传出后,整个西夏大军都感到了震惊。
然而若是如大家所想的那样,宋军既然已经插到后方萌门三岔筑冰城,并且就快要成功筑起,如果兵力充足,那么这时就会派出更多的兵力前去萌门三岔支援,包括加快筑城速度,增强冰城的防御力量并且也容易能办到,因为这一路上不过有几个小寨子,以及仁多零丁置的几个小戍所。兵力并不多,防御力量也不强。
可宋军选择的是狙击,拖延时间,而非是支援,所以罔藏逋判断出宋军兵力吃紧,还是想通过种种方法,将西夏大军逼退回去。
亲兵迅速骑马回去禀报,罔藏逋看着坡下这群人说道:“跟上。”
实际一会儿罔藏逋便将他们丢下了。
罔藏逋来到萌门三岔,宋军也看到他们这支骑兵到来了,正在警备着。
不过后面还有许多人正在筑这道冰墙,其中有不少似乎是西夏士兵,还有一些是周围的百姓。
王巨下的大多数是一个大约的行动方案,除了一些必要的,这个行动方案都会下得更详细。其他的多是让各个主将,在这个行动方案上自我调节,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去发挥。
包括高敏这一行。
王巨并没有提到让他们出击周边各个村寨,当然也谈不上支持与反对了。高敏也没有想到出击周边各个村寨,尽管这里是三个小川交汇之所,有许多平坦的小河川塬子,生活着一些百姓。
不过这些位于前线的村寨与宋朝那边一样,不仅百姓凶悍,还建有一些寨墙,非是攻不下来,但攻下来伤亡必然很大,时间更加浪费不起。
然而将那支押粮夏军击败后,高敏仍派出一些斥候出去探查,便探知一个消息。周边有许多村寨,当然也有寨墙,可因为西夏出现三十万大军,几乎将寨中的丁壮一起征走了。
高敏便动了心思,现在最缺的就是劳力。
古代城墙到了明朝后开始变高,如长安的近四丈高的城墙。但在唐宋并没有那么高,如寿州城墙,经过后来包括明朝的反复修葺,高度只有八米来高。实际在宋朝它的高度不足七米。
但宽度上区别不大。
一道完整的城墙包括城墙基,也就是从墙脚到城头这个高度,城墙高度指的便是这个墙基高度。但在这个墙基上还有建筑,做掩体的女墙,反击用的垛口。
广义上的城墙还包括城楼、角楼、城门与瓮城以及护城壕这几大部分。
而且随着攻防战术的发展,攻城战术不仅是强行登城,还有撞车,挖地道等等战术。因此对城墙厚度要求也很严格。往往其厚度还超过了其高度。
最简单的例子便是明长安城墙,高十二米,顶宽十五米,底宽十八米
宋寿州城墙,高度不足七米,顶宽四到十米,底宽却达到了十八到二十二米当然,那是比较大的城市城墙,前线各堡砦城墙不会要求那么严格。
但普遍的底宽也达了十米以上,顶宽最少在四米以上,这才能算是勉强合格的城墙。
萌门三岔这道围墙仅是临时的冰城墙,可它要挡下好几天的敌人强攻,必须按最低要求的城墙去修建,也就是平均厚度要保持在七到八米之间,再加上近五米的高度,每修一米长,就产生了近四十个立方的工程。整个围墙达到一千多米,是四万多个立方的工程量。
如果不是时间紧急,那么近三千兵士,两天之内还是能完成这种快速冰墙的。然而西夏人会给他们两天辰光吗
因此高敏又派出部分兵士,掳来附近三个村寨的百姓,但与西夏人做法不一样,高敏并没有贪图他们的财富,更没有屠杀,而是将老人与小孩子,以及有喂奶子女的妇人,一起留下。余下的,掳入军中,让他们参加修墙。
但就是这样,也不能指望马上就能将这道千米长的围墙修好,因此先修一个大模样出来,然后加厚。
罔藏逋骑在马上看着。
他立即就看出来,其厚度不足,不过这一条他没有很好办法对付了,上哪儿找撞车,就是撞木也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