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时梁永能继续逃下去,伤亡还会小一点。
前面道路被自己人堵住,后面没有追兵,这些夏兵一个个停下,茫然不知所措。
梁永能继续让他们集结整编,然后让斥候回去打探。可斥候只离开一会,不用斥候回来禀报了,西夏的庞大前军败退下来,并且宋军一直缠住绞杀过来。
既然前军也败退,后面宋军一直在绞杀,那就逃吧。可是因为梁永能的耽搁,几万名将士一起停在这里,前面的道路又越来越狭窄,这意味着通行的速度必然放慢。
于是前面在逃,后面的前军迅速也就逃过来。再后面是宋军在疯狂地狡杀,要么投降,要么就击毙。向王巨投降,能有什么好下场。但逃又没办法逃,然后最残忍的一幕便出现了。
大家一起想逃,道路又变得狭小,于是越想逃便越堵。要命的是西夏军中此时有大量骑兵,因此那些骑兵直接扬马往身边的步兵身上踩过去。
甚至有一些骑兵因为战马的相互碰撞,撞翻在地,后面又被其他的骑兵踩上,活活踩死。
“作孽哦,这得糟蹋多少钱哪,”王君万说道。
他身边的亲兵哄笑,然后大声喊着:“盐州,盐州”
梁乙埋在前面听到后面的喊声,面色苍白,这不是一句口号,如今白豹城后面的整个后方兵力空虚,不要说盐州,可能灵州都保不住了。
无数夏军继续向北逃跑。
眼看就要到了安疆堡。
这个堡砦梁乙埋也刻意派人重新修葺了一番,本来是打算将宋朝原来的堡砦拆掉的,但因为成了重要的中转站,梁乙埋改变了主意,顺着这个堡砦向东又重新修了一个简陋的城堡。这也是迫于地形,防止宋军突然攻击安疆堡的举措,因此现在安疆堡占据了整个山头,一直延伸到山头的东侧。
却没有想到今天会派上用场,如果冲入安疆堡中,三军也就能安全。
就在梁乙埋以为能逃出生天之时,姚麟与秦渤突然带着五千兵马从侧面的小山沟杀出。
这一下子等于将整个西夏败军拦腰切为两段了。
梁乙埋吓得魂飞天外。
不过姚麟与秦渤才不会这么蛮干呢,他们虽然将夏军切成两段,但始终顺着这条山道的西侧杀敌,继续将东侧的空档保留出来。
有了空档,就有逃命的希望,西夏将士便不会顽抗。
然而这样一来,整个狭窄的山道更加拥挤,西夏人相互践踏得更厉害了。
“一路向北,缠着敌人,夺回安疆堡。”姚麟大声喝道。
他们昨天晚上潜行,来到西边一个秘密山谷里,等的就是这一刻。
有的夏军已经逃入安疆堡,然而看到宋军裹着西夏败军,就要临近安疆堡了,安疆堡的守将不知所措。现在不能关城门,大部队还在下面呢,况且梁乙埋也没有进堡,他只好看着梁永能问:“梁将军,怎么办”
“太狠了,太狠了。”梁永能喃喃道,他看着下面,不得不下令说:“立即撤退,迅速撤退,以便让后面的兵马得以逃脱的空间。”
这一回他终于算是反应过来,宋军只是有意利用这段地形,想一口将十几万夏军全部吞下啊。但他们兵力有限,还设下这支伏兵,难道那个小子胆子这么大
其实王巨是迫不得己,手中就这么一点兵力,如果全部投入到柔远寨一战,大捷的把握会更大一点,但战果就有限了。就象现在,如果不让姚麟与秦渤率领兵马埋伏于此,而安疆堡中又有不少西夏驻军,大多数夏军逃入安疆堡,城门一关。马上王巨就头痛了,那么就要提前准备攻城器械,但就是那样,也未必能拿下安疆堡。至少不能很快拿下安疆堡。
随后夏军徐徐撤向白豹城,再借助白豹城构成第二道防线,那么西夏三军就可以将后方诸堡砦城防稳定下去,不要说盐州了,能夺回白豹城就是幸事了。
梁永能率领着三军逃向白豹城,姚麟与秦渤裹着败军也杀入安疆堡,但他们没有分兵驻守安疆堡,继续裹着敌人厮杀下去。
梁乙埋也带着三军逃入安疆堡,继续逃亡下去。
身后的王巨也带着三军杀入安疆堡,王巨只吩咐了一句:“赵余庆,你立即驻守安疆堡,看守好堡中的粮草辎重,然后打扫战场,围剿逃散的敌兵。”
这也不算王巨有意打压赵余庆。
赵余庆本人能力有限,可他手下都是来自庆州的蕃兵,战斗力强,但到了安疆堡这里,已经属于横山的山麓地区,地形复杂,几部兵马,也只有赵余庆才熟悉这里的地形。
并且因为刚才姚麟拦腰一切,整个夏军的后面军队全部炸营,包括许多骑兵都纷纷逃向各个小山沟,步兵则爬上各个山峁,至于他们逃出主力军队,以后怎么办,天知道,先逃出去再说吧。
这些崩溃的逃兵数量还不少,也必须要有好几营凶狠的官兵去抓捕。
而且杀到这里,马上粮草就是一个问题,因此安疆堡内储存的粮草,十分重要。
但王巨也勿需解释,这一战大捷,至少在庆州他的威望达到了巅峰,就是现在李克忠,恐怕都不敢质疑王巨的安排。
“喏,”赵余庆答了一声,安排他手下各营去了。
“追。”王巨带着后军继续追了下去。
从安疆堡到白豹城这条道更加崎岖,加上姚麟与秦渤在中间梗阻着,高永能与归妹浪埋的延州前锋军队,已经与高秦二部会合在一起了。尽管他们杀到这里,一直有意让出右侧的道路,但夏军仍产生了大量践踏,甚至这种践踏都波及到了宋军。实际前面的宋军不是杀敌,而是如何迅速往前冲,然后努力使自己阵型不被冲散,不被敌人践踏波及。
“我恨哪,”梁乙埋看到这种情景,心中悲愤地大叫着。
太惨了,比上次大顺城惨败还要惨。
不过梁乙埋自己也努地往前面冲,眼看就要逼近前面的夏军,就在这时,他听到一句:“那是梁乙埋,让他逃回西夏。”
不知道是那一个宋朝将领吼的。
这一吼侧面的西夏败军莫明其妙,那将又吼道:“放回这个宵小,让他折腾西夏,对宋朝有百利而无一害。”
“啊,啊。”梁乙埋气得哇哇大叫。
可想而知,这句话若是传回西夏,加上这次惨败,他自己,以及梁家,会产生多大的危险。
并且宋军还真的听从了这个命令,无论梁乙埋怎么往前跑,宋军就是不抓他,也不杀他。并且他一路往前跑,一路有将领认出来,马上就传令,放过梁乙埋
在这一刻梁乙埋还有何威信即便他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