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流,就没有云南这个大后方,那么抗战时局面不堪想像了。
王巨在广南西路花的钱帛吓死人,不仅仅是开发,还有一部分也就用在改土归流上了。可以说现在广南自宜州横山寨往东,三成蛮人地区实施了改土归流。虽然七成地区依然是土司制度,但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况且就是这七成地区,大部分地区也在推广汉化政策。
王巨将改土归流的构思上书了朝廷后,又请求朝廷派流官过来。
于是自杞州一切为二,划分为一州两县,朝廷择了广南的几名进士过来担任州县的流官。王巨又挑选了一些忠厚的蛮首担任县尉,每一个县好几个县尉,多了权就薄了。
然后看大理那边的反映,没想到大理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
大约他们看到交趾的惨象,有些畏惧,自杞对他们来说,也过于遥远,平时无法管辖,因此不大在意,两相结合,默许了宋朝经营自杞州。但这并没有结束,王巨又让各村寨挑选几个精明强干,略懂一些汉语的丁壮,让他们到一些汉人主户家做雇工,但不用这些主户发薪酬,薪酬是王巨发放了,主户的责任就是让他们干活,教导他们怎么去干活。干什么活呢,就是农耕生产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学会先进的农耕生产,而非是什么刀耕火种。那么一年后,他们返回各村寨,也就将先进的农耕生产技术带回各村寨。否则还是象抚州蛮那样,俺们吃不饱了,只好下山来做强盗了甚至往大里说,他们带回的不仅是农耕生产,还有汉人的语言,以及文明的生活方式,也利于双方的融合。
可大理那边没动静,相反,这事儿在宋朝闹得可不小。
宋朝政策,消积防御呗,既然消积防御,如何赞同主动进攻式的改土归流于是纷纷上书,自此朝廷南方进入多事之秋。
不过让许多人失望万分,经过王巨的治理,整个广南西路似乎又要进入“大同”状态。至少几乎没有再象以前那样,有许多抄掠现象,或者贩卖人口导致大量人口失踪。
实际余下的各个蛮首,看到如今广南西路的变化,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省怕被王巨与寨中送出去的士兵联手“平均”了,哪里敢有小动作
整个广南西路似乎进入了北宋管辖史上最安静的一年。
以这种状况,让这些士大夫们能说什么难道这种安静也叫多事之秋因此说着说着,就没有声音了
而且再说下去,那很不好的,王巨为什么能成功,就是均田产,打土豪,赢得了广大蛮人平民的心。那么宋朝要不要仿效呢
吴充不是说改土归流,早就不讨论它了。
他说的王巨置了那么多骑马,当然也花了很多很多的钱。
南方的战马没有北方的贵,可一匹同样也得花不少钱。不仅是战马,还是骑兵的相关配置,如弓箭,马刀,马甲,以及其他装配,一个骑马从马到装备,可得花不少钱。
而且养马费用同样很高昂。
然而王巨养了那么多骑兵,这个骑马用在什么地方了仅仅是曲珍带着五千骑兵南下与占城人打了几场小战役。这必然不是王巨的作风。
再说通过王巨,他们也得到许多真正南方的情报,以南方那种密集的雨林,除非在特定的场合,否则骑兵罕能派上用场。这也是南方这些国家出现大量象兵的原因。
那么王巨为什么置那么多骑兵
第670章我是第三
韩缜石化了:“他真用兵大理啊”
为什么有这个表情,那就是国土面积,现在大理不仅包括了后来的九成五的云南地区,一小部分川贵地区,还包括了一小部分越南、泰国地区,老挝与缅甸北部的大片地区,甚至一小部分东印度地区。如果论面积,它几乎是以前交趾国的八倍以上
当然,表面上看起来,交趾打败了大理。
然而这并不能真正代表国力,就象西夏论国力能及宋朝吗
甚至真正论国力,辽国也不及宋朝。
国家越大就越难从外部强行灭掉,中国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如果不是司马家那几个家伙不争气,将西晋打得一团糟,五胡能乱华吗如果不是金国占据了北方,元朝能歼灭宋朝吗甚至可以大胆地说一句,如果忽必烈不发起神奇迹的万里长征,奇袭大理,对四川形成南北夹击,导致宋朝最终失去四川,恐怕还是不能灭掉南宋
如果不是李自成与张献忠这两个王八羔子将中国弄得乌七八糟,清人能南下吗
或者倭国,不要说美帝帮助,如果不是前期美帝提供倭国石油与橡胶,倭国还不知道打成什么样子。即便有了这个前提,后来美帝与苏俄不插手,倭国也许能占领云贵四川陕西,但还是不能灭掉中国。且看华东的新四军,华北的八路军,以及各支活动在敌后的国民党军队,中国太大,倭国兵力分摊不过来了。相反的占的地盘越大,力量越是薄弱。也就是说早晚还会被中国撵出去当然,那样胜利会来得更晚,也许是十年后,也许是二十年后。
这个道理就是大理与交趾的区别。
无论交趾或者占城,它们面积太小了,又临近海滨,因此几次席卷,再加上王巨派出部分军队夹在难民里,交趾灭国了。然后再用流民将占城军队吸引到里州,后方兵力空虚,王巨用船载着大军,一下子就将占城国拿下。
但这种战法能适用于大理么
不要说大理,就是真腊,这个流民战术也不管用,无他,真腊面积也大
吕公著说道:“陛下,如果王巨真的想灭大量,以臣之见,最好不要准之,否则必会劳民伤财。”
赵顼很不悦地问:“吕卿,哪里劳民伤财了”
当年王韶经营熙河,文彦博也说过类似的话,就象修房子,开始时工匠要的工钱很少,但修到一半时要房主增加工钱,修还是不修
赵顼反问一句,你家房子坏掉后难道不修
两者意思差不多,不过吕公著不会象文彦博那样不要脸。
赵顼仅是一句,就问得吕公著无言以对。
劳民了吗是劳民了,劳了大洋对面的许多土著人,可这个劳得怎么算啦
伤财了吗是伤财了,一千万掏出去了,但一千万多吗一千万灭两国,那么灭一国只花五百万,王巨,朕给你五千万,你替朕灭十国吧
当然,朝廷掏出来的也不止一千万,有许多隐形的支出,比如支持了许多器甲,那么多器甲并不完全是在海外打造的,朝廷也支援了不少。两广部分收入也让王巨透支了,虽然不多,那也得有好几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