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保,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王巨带着一行人纳闷地来到西面一个山坡上,前面就是乌蛮聚集大军的地方。
姚雄又说:“少保,你看看。”
王巨举起望远镜向西看去。
有不少蛮人士兵在陆续集结,还有一部分蛮人押运着粮草牲畜源源不断地过来,卸下粮草后又离开军营返回。
大战来临,宋军要准备粮草,乌蛮也要准备粮草。
区别就是宋军的粮草早在几个月前,就随着兴修道路水利时押运各种物资,秘密集结到了自杞州城中。乌蛮则是立即集结,不然怎么办呢这么多兵士来了,仅是吃喝,十几天下去,也将夜苴部吃空了。因此他们向乌蛮其他各部求援时,不仅是求援士兵,也求援他们支持粮草。
这不是姚雄感到好笑鄙视的地方,让他好笑地是一个字:乱
来到了不少蛮兵,不过现在他们的军营整是乱蓬蓬的一团,加上后面兵士不停地集结,又不时有物资押运过来卸载,已经乱得不能再乱。
姚雄说:“少保,给我五千骑兵,我马上还少保一个大胜。”
王巨笑笑,扭头看着燕达,燕达略有些惭愧地说:“我明白少保为何取大理了。”
可能大理单体的兵士,比宋军强大。至少乌蛮各族兵士比广南西路大部分兵士剽野。但结合起来就不行了,乱得根本不象一个军队。
所以姚雄轻视地耻笑,但燕达却想到了王巨以前所说的话。
大理是大理,南诏是南诏,蒙氏能击败唐军,固然是杨国忠指挥无方,但那时蒙氏南诏正是扩张之时,战争不休,军队战斗力强大,士气旺盛,而且经过大规模的战争,各军配合有素,相反的,杨国忠是急匆匆组织的新军,所以唐军这才大败,非是两国真实实力的写照。
到了大理时,就连段氏取代杨氏,几乎都没有爆发惨烈的战争,要么就是那次进攻交趾,被打得抱头鼠窜地逃了回来。
可能各部族仇杀不断,战斗不休,导致许多兵士比较剽悍,不过结合起来则就不行了。
一支没有军纪没有配合的大军,还能打好仗么
因此被交趾打得惨败。
正是这种情况,攻打交趾,不会花费太大的代价,包括士兵的伤亡。
“燕将军,来了多少部”王巨问。这个比较容易观察,因为各部各自成军,不过王巨仅是来看一看,换不着自己去降低身份做斥候了。
“眼下来了十五部,估计后面还有一些部族参战,但必然有一些乌蛮部不会来了。”
“看来这个乌蛮这个松散的联盟越来越松散了大理有没有派出军队参战”
“有,斥候打探到大理那边也在集结军队,还没有集结完毕,不知道能派来多少兵力。”
姚麟说道:“少保,要不要我们发起一次进攻,将他们击败,好吸引更多的兵力到来。”
为什么王巨让刘开说那番话。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些部族分散在各处,有的部族所在的地形十分复杂,因此最好让他们将兵力一起集结到自杞边境处一举歼灭。而且在这里用兵,成本会很低。
那来的僵持哦
但站在大理的角度去看,难道刘开说得不对吗难道大理军队真的那么弱吗俺们乌蛮子弟,遇战斗,可是视死如归的
好了,目标达到。
就象胡广林一样,将兵马驻扎在那个比较平缓的孤山四周,不出击,只坚守,将自杞蛮的各部蛮兵一起吸引过来,王巨带着骑兵赶到,一起击毙或被俘了。自杞蛮平
现在的战术还是一样,就是想办法将乌蛮各部的兵力吸引到这里,一举歼灭。
在这里作战,天时那不大好说了。即便有突发天气,大家皆一样。反正王巨手中同样多是蛮兵,不会对这里的天气产生排斥。
地利大家还是一样,大理熟悉,宋军也熟悉。
人和也一样,在两国交界处,谁都谈不上什么百姓的支持。
那么就比拼军队的强大弱小了
第678章温水之战下
这是姚麟临时产生的想法,但几将心中皆是一动。
不想占领大理那就算了,是占领,而非是象对待占城那样的一次灭国战争。
但想占领大理,还是比较麻烦的。
大理最不麻烦的就是他们主体,白蛮,等于是半汉人群体,这个群体主要分布在大理、楚威楚雄一带、永昌保山一带、秀山玉溪一带、弄栋大姚一带、会川会理一带。
白蛮现在与汉人习俗相差不多,而且皆有汉姓,张王李赵杨周高段何苏龚尹董孙袁任为大姓,略有区别的就是比中原百姓更信佛,并且喜将佛号佛名镶入名字当中,如张般若师、鲁师药空等等。这个无所谓,反而越信佛释,不喜杀生,反而越容易治理,并且还有成熟的税赋制度,也就是宋朝若接手大理,至少在白蛮这么广大的地区,不会为税赋发愁。
税赋真的很重要不提敛财吧,至少能保住管理的成本,不用中原百姓倒贴。
余下就是少数部族了。
大理与交趾之间的金齿百夷,这个会让王巨头痛的,如果未得到交趾,不用管他们,说不定还能将他们当成缓冲地带,就象宋朝与大理之间的贵州“西南诸夷”一样,但得到了交趾,金齿百夷也要管理的。其他的如么些蛮、卢蛮、裸形蛮、和蛮、望蛮、僚蛮等,则生活在川西、滇西、滇南、北缅、北挝,这也不用急,以后可以慢慢图之。
但乌蛮就必须要管理了,否则宋朝与大理就等于隔绝起来。不但要管理,还要全面管理,这样从广南西路到巴蜀,才能与大理形成一个整体。
然而乌蛮百姓剽悍,有的地区十分地势险恶,易守难攻,如果能在这一战,将他们大部分主力歼灭掉,就可以为拿下乌蛮打下坚实的基础。
说不定也不用那么麻烦了,可以直接兵进大理。
否则按照王巨的计划去执行,还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