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设立总理总统制度,所有军政事务由此二人掌管,但与宋朝的不同,这两人每四年一届,最多只能任用两届,一旦任期满后,就必须得彻底离开政坛。至于国主,则是国家名义的首领,权利只有两条,一条是任命罢废总理与总统权,每届总理与总统交接时,作为一国之主,必须任命一个贤良的官员交接。至于如何挑选,一是国主本人方方面面的观察,二是下面六部官员的弥封推荐,三是你们或你们的后代,每年必须派出一百名代表,轮流掌管各个产业,并且协助国主,做好表率,另外就是向国主推荐总理或总统的合适人选。如果第一届两人很不合格,那么作为国主就有权罢免之。如果是严重不合格,则立即罢免之。”
“第二条,凡是所有重大用兵者,必须经国主同意,方才能发兵。当然,是否同意,也要国主谘询各方意见,才可做决定。此外,做为皇室,可以保留一千羽林军,他们与战争无关,而是专门为负责皇室安全准备的。其用度也从那二成分红中克扣,不需要国家支付。这就是大约的新制度,各位再思虑一下,看看有何补充的,等我再度回来后,就要立即执行。”
主要难就难在前面两百年,一旦适应了,基本就太平无事了。
想一想,争这个没有多大权利的皇帝干嘛
就是争这个总统与总理,不说两人会形成平衡,就是不平衡,任期顶多八年。并且做得不好,还会随时下台。
争还会争的,可犯得着为它而谋反么
当然,这世间没有永远的国家,不过这种制度,必须会使国家存在的时间远远长过真正的帝制国家。
但这种制度,让大伙一起茫然了
第746章三个要求
“张卿、葛卿,为何王子安还没有回来”赵顼看到他们三人回来,却没有看到王巨,心情没由来一阵烦躁。
“陛下,太保回来了,但人在密州。”
“在密州,”赵顼脸色立即缓和起来。
永乐城之战后,实际西夏消耗同样很严重,但他们没有甘心,无他,虽然两次让宋军惨败,然而无定河以东几乎全部沦陷给了宋朝,就连大里河北岸的细浮图寨也被宋军占领,改成了克戎寨。这还好一点,若大的兰州也被宋朝占领了。
于是从去年冬天到今年夏天,西夏对这两处发起了多次进攻。
双方各有胜负。
实际这还是国力的原因。
宋朝虽然两次惨败,但因为庞大的国力支持,特别是熙宁变法后,国库与内库敛来大量储存,并没有象宋朝二伐辽国那样,产生全国经济危机。西夏虽然大胜了两次,却似强弩之末。
但宋朝不知道啊。
因此宋朝君臣面对着西夏一次次强势的反扑,心中多是惶惶不可终日。
只要王巨来了,那就好办了。
真不行,派人将王巨生生捉回来
于是他问:“那他为何没有进京城,难道他还不满意吗”
“非是,太保说,如果陛下想让他回来,请陛下务必答应他三个要求。”
“还要提要求啊”
“这三个要求并不过份,”张商英道。
“说。”
“太保说不管怎么说,他与大长公主有染,确实有妨礼制,因此这个中书令不能接任。所以请求陛下蔡相公担任门下侍郎,王公担任中书令,由他来担任中书侍郎。”
也就是三人调换一下。
但王巨不能进入门下,那是审议部门,没有决策权。
如果这样,未来中书则还是老王与王巨,还有张璪,门下则是蔡确与章惇,尚书则是李清臣与范纯仁、蒲宗孟以及六部尚书侍郎。至于西府,没了。冯京接替文彦博,外放到了洛阳。
还有一些政敌。
如安焘,当时在大家一起弹劾王巨时,他一直没有作声,赵顼也就没有处罚,此次改迁为户部尚书,那已经翻不起大浪了。
赵顼想了一想,问道:“他不是要权吗”
这话说的
张商英总算明白王巨这个要求用心了,不管怎么说,王巨“乘机勒索”,皇上还是不开心啊,所以将中书令推让给了王珪,于是他又说道:“太保他还是向陛下要了权。”
“哦。”
“这是他第二个要求,太保说,如果推行银行司,必须推行齐商税。然后又让臣将在彼岸所看到的,仔细说给陛下听听。”
“你看到了什么”
张商英有些向往地说:“彼岸虽然群龙无”
赵顼冷哼一声,张商英不敢说首了,如果群龙有首,那才坏菜了。
不过他看到太多太多了,而且这次王巨有意安排了人,带着他到处转,看到太多太多的新制度,然而在宋朝却是无法推广的。
就象那个用善款抵消税赋的举措,这才是真正的子路受牛啊。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