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徐禧失误,种谔在奏本上一再提到了这件事,然而自己却偏偏听信了徐禧的话,导致二十多万军民丧命于永乐城下。
“因此关健的是两条,水源,主将。如果在此建城,西夏必派大军来作战,但在这里建城,不用担心水源了,章质夫用兵能力更不用担心,况且还有那一样利器呢。那么在这里,就会成为西夏的绞肉机。一战便可以将西夏削弱之。随后臣就发动经济战。”
“经济战”
“西夏最大的缺陷之处,就是他们穷困。所以臣为此谋划了很多年”
“就是那个”
“恩,成功率能达到八成以上。”
“那太好了。”
“然后次年臣再去陕西,将章质夫调到河东,一防辽国,二以便配合臣伐夏之举。同时臣在这一年内会整顿整个陕西的军纪,训练三军。再次年,臣于春天就要开始伐夏了。”
即便章楶大败西夏都不行,还得要有充足的时间。
“可能短则半年,长则八个月,必须将西夏拿下来,否则到了天寒地冻之时,臣同样束手无策。”
“第二年就要伐夏了”赵顼惊诧地问。
高滔滔担心王巨在陕西掌控三军后,会对大宋不利。那么只有一年时光,如何能掌控,就算能掌控,如何能说服所有将士谋反大宋
因此赵顼心中想,待会对母亲说一声,让她不用担心了。
王巨不知此节,继续说:“恩,灭掉西夏,不等于拿下西夏,必然会有许多反叛的力量,说不定辽国还会出兵相助。因此臣第二年就得伐夏,第三年剿灭反叛的力量,以及防止万一辽国的相助。”
如果换成第三年伐夏,他就来不及做这些了,难道那时要食言不成
六年时间,对于赵顼来说,可能很长很长,实际是时间真的很紧哪。
不过赵顼还是有些激动。
在他心中,第一就是要将西夏拿下来。
西夏不拿下来,根本就不指望着收复燕云地区了。
而且拿下来后,也不用愁战马了。不说西夏本身就有许多牧区,周边还有许多牧区,如辽国夹山地区,阻卜地区,同时可以向回鹘人买马。
王巨得到大理,然后章楶经营腾冲府,并且鼓励百姓养马,那边的马价也不贵,一匹战马不过十几贯钱,但也不能再便宜了。虽然一匹马相当于两头牛的价格,可马的繁殖能力太差。
但一步步运到西北或中原地区,十几贯钱就变成了三十多贯钱,而且终是南马,到了北方多少有些不适应,也会产生大量死亡。
然而西夏拿下,所有问题得以解决。
实际在王巨心中,南方的马匹确实还是用来运输与耕地的。
不但战马问题得以解决,拿下西夏,只要从府州到北河套与贺兰山组织一道森严的防线,余下就用不着那么多军队了。最少可以裁减十万以上的禁兵蕃兵乡兵,那么一年得节约多少费用
甚至从两个方向对燕云地区形成威胁。
燕云地区才是他最大的梦想,如果能拿下燕云地区,以宋朝的财力,不用再修长城了,最少可以建设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堡砦。那么北方游牧民族想要南下,将会寸步难行。
到时候又可以裁减十万以上的禁兵或边军。
如果宋朝保持在三十万禁兵,二十五万边军,那么一年得节约多少支出
两税朕都不用征了。
到时候岂不是天下太平
但他就没有想过,如果失去燕云,辽国还能存在多久吗只要宋朝收复燕云,那真是鱼死网破了。
那个与王巨无关。
而且他也不相信赵顼还能活上十年八年。
并且赵顼也想得乐观了,就是灭掉西夏,吐蕃还有一个阿里骨。
但王巨也没有太在意,没有西夏互为里表,一个阿里骨能跳出三尺高那么水土更加恶化的腾格里大沙漠与大非川就会成为天然的屏障。
至于想不会将宋朝的疆域再变成一只胖公鸡,王巨岂能不想但要考虑现实的,看看宋朝朝堂这个样子,有这个精力,还不如想办法多迁徙百姓到彼岸,多鼓励彼岸百姓多生多育,好有更多的人口,将彼岸那四千万平方公里抢在欧洲人之前占领下来。
那才是对这个民族最大的贡献。
王巨又说道:“这是臣的计划,有了计划,才能分析辽国的动态。臣在京城这三年,辽国不会用兵我朝的。那怕章质夫可能会大败西夏,那只是边境的战役,非是灭国之战。”
赵顼点了点头。
“臣去了陕西后,辽国可能会警惕,但只要臣不用兵西夏,或许在边境产生一些冲突,辽国还不会出兵我朝的。范公所担心的,乃是臣第五年用兵西夏之时。辽国这位皇帝比较昏庸”
赵顼也乐了起来。
耶律洪基治国,整将辽国治理乌烟瘴气。当然,宋朝巴不得辽国会变成这样子。
“因此最少得在两个月后,辽国才会有反应,但开始时,他们未必会派兵,而是要争议。辽国承平也太久了,许多人厌战,况且我朝每年给予的是五十万岁纳,对于辽国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特别是辽国那个皇帝,向来喜欢汉家文明。因此会争论很长时间,才能做决定。不过以防万一,如果那几种杂粮能成功的话,我们可以将这些杂粮送给辽国,并且教导他们种植。”
“为何”
“陛下,长远来说,一旦这些杂粮开始在辽国推广,就会逼得更多的人从游牧生活变成定居生活。如果他们成了农耕文明,陛下,还用得着担心吗或者与我朝比经济,比人口”
“这也是啊。”
实际与辽国真无关系,这是防止女真人崛起的。
如果辽国出现一群农耕的女真人,那就再也不用担心了。
说不定以后宋朝再度中兴,或者出现一个强大的新王朝,因为辽国百姓变成了农耕,那么就能一鼓作气将它拿下,并且迅速融合。
“从眼下来看,这也是我朝向辽国的示好最好是臣用兵西夏那年,让辽国派百姓前来我朝学习观摩,也可以让他们派官员过来观摩,我朝并且向他们承诺这些官员百姓的所有费用支出。那么在这些高产耐旱的粮食诱惑下,他们争议声就会更大。”
“妙。”
“于是会出现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辽国会派使来抗议调解,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