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组织到底有没有休眠技术不重要,重要的是上了飞船就等于把命交到人类手里,万一遇上意外,清醒的仆民还能抵抗一下,休眠的仆民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可消耗的问题又必须解决,否则以人类的工业能力,下辈子也造不出那么多飞船。
于是抵抗组织向北都提交了一份仆民的最低消耗标准,大意就是维持这个标准,就能保持仆民的生存,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提前把最低标准提升到正常水平,仆民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抵抗组织这个标准也太低了,好家伙,普通人的一顿饭足够一个仆民活半个月还带拐弯,而且中间不带上厕所的。
以仆民的饭量,吃一顿顶一个月都不是问题,还真是省水省料好养活
当然了,这是指不活动时的消耗,如果没事就起来活动活动,哪怕只是随便走几步,这点给养都肯定不够用。
不光给养,空气的消耗也是一样,只要仆民保持不动,就能大幅度降低氧气需求。
这一手可把北都震得不轻,这特么的是最低消耗么丫的就是自带冬眠光环好不好
越是了解外星人,北都就越觉得外星人适合航天,比一上天屁事就贼多的人类起码强出几十条街。
而且仆民都是制造出来的,再联系到外星人超强的生化技术,北都有理由相信,仆民是外星人专门为航天制造出来的生化人
很没谱的猜测,但是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可能非常高。
而且这个猜测也引起了北都的高度警觉,如果仆民是外星人利用生化技术造出来的,那么忠诚度方面肯定没问题,那样的话,抵抗组织又是从何而来
第0918章 深度合作
不过绝大多数生物专家都认为制造生命属于神的领域,外星人的生化技术再高,凭空制造生命的可能性也非常之低,合理的解释是外星人利用某种外星生物充当改造模板,修改这种生物的基因,从而改造出仆民。
改造一种生物和用无机物制造生命,只要智商正常就懂得其中究竟有多么大的差距,而且难度也不是一个等级,因而前一种可能性比后者高得多。
但是北都没因为专家的分析而掉以轻心,立刻命令前进基地中的政工组加台观察,最好能从抵抗组织那儿搞来仆民的详细资料。
说实话,这个任务不光政工组觉得棘手,就连北都都没抱什么希望,因此即没规定期限也没苛求结果,只要求所有政工人员知道有这么回事,万一发现线索的时候加以注意。
北都与抵抗组织的合作不是建造多少艘两栖登陆舰,而是合作反攻木星,因此除了四艘两栖登陆舰之外,轨道工厂还新建了四艘重型空天母舰以及数艘主力舰,重型舰载机、舰载无人机、各种炮塔以及核弹等配套装备统统优先制造。
光有装备还不行,操纵装备的人员也必须到位,北月洲舰队现有的人员根本满足不了未来的需要,而且人员缺口不是一点半点的大,因此对北都来说,人员的培训是比建造舰队还要麻烦的巨大工程。
为了弥补巨大的人员缺口,军方从全军范围内抽调了一大批优秀官兵,所有人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太空舰队的必备知识,还要通过一系列航天训练,在这一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遭到淘汰,直到通过所有科目的考核才能获得加入舰队的资格。
注意,只是取得资格,到底能不能加入舰队还不一定
为防止意外,军方抽调的人员数量是舰队岗位的十倍,可即便是这样,也没人敢保证最终的结果九成的淘汰率很高么
为此北都和军方也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如大力推进自动化,凡是能用机器取代人力的地方一律用机器,凡是能用电脑控制的地方一律用电脑。
为了这事儿,设计人员不知道又熬死了多少脑细胞,结果是北月洲舰队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本质上的改善。
其实这事早就在军方的计划之中,相应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各种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设备都是现成的,军方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设备装到战舰上
之前一直没这么干,一是因为自动化设备的成本比较高,二是因为军方始终信奉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对武器的自动化不是非常重视。
在以往的低烈度战争中,确实有意志战胜先进武器的案例,便是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在太空这种特殊环境,武器装备等客观因素无限放大,而人的因素必须受装备因素制约,军方想不重视装备都不行。
或者说,减少人员强加自动化是太空舰队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点不会被高层的意志左右,就算现在不重视,将来的某一天也一定会摆到军方大佬们的面前。
军方不缺有识之士,意识到这一点的军方大佬也不缺魄力,正好趁这个机会拨乱反正,为所有现役战舰升级,根据总参谋部的模拟,舰队升级后,需要的人员将减少三分之一,舰战斗力却能得到百分之十四到百分之二十的提升。
投入虽然巨大,但是完全值得。
可以预见,远征军第五舰队的战斗力将远超以往,就算不能彻底歼灭盘踞木星的外星人,也将给予外星人一个惨痛的教训。
不过即使是最乐观的估计,外星人也不会因为这个教训而放弃入侵地球。比较乐观的估计是人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与外星人打持久战,双方的战争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比较悲观的估计,第五次远征就是人类的最后一次远征。
这一点不仅是北都的观点,也是人类各个国家的共识。
所以尽管北都和基地集团在木卫零的问题上明争暗斗,可是该有的合作一点也没耽误,具体点说,北都在木卫零的问题上进行了一些让步,基地集团也做出了参加第五次远征的决议,全力建造新舰以及培训人员。
当然了,第一舰队是北都的说法,华盛顿的命名依然是联合舰队,在这个问题上,两边都非常的固执,谁也说服不了谁,干脆各说各的互不干涉。
合作不仅体现在太空舰队,还体现在地面战场。
自巴拿马防线反攻成功之后,美军一路高歌猛进,压得南美虫群抬不起头来。
由于虫群对南美雨林的破坏,美军的推进速度第一次超过了虫群的补充速度。
然而美军向南美战场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巨大的物资压力导致美军后劲不足,为了维护好不容易取得的优势,包括北都在内的各国进行了一轮紧急磋商,迅速向南美增兵的同时向南美紧急调动大批物资。
此次行动涉及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非洲战场除保留尼罗河防线的兵员之外,包括中方非洲派遣军在内的所有兵力全部抽空,全速赶赴南美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