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5(1 / 2)

甲壳狂潮 金属裂纹 6403 字 2019-03-18

大一艘帆船,总该留下点能用的东西。

于是一行人重新钻进船舱,分头寻找磁铁的同时,约翰也没忘了发动群众,把需要磁铁的消息告诉其他人。

约翰话还没说完,已经有一个虫人站了出来:“要磁铁还不好办,船头下面不是有汽笛么”

约翰差点跳起来,马上把斯派德叫过来,让他吊到船头下面,看看到底有没有磁铁。

斯派德只用了几分钟就爬上来,手里还托着个电喇叭。

磁铁找到了,以约翰为首的大小头目再度聚集在一起,由约翰亲自动手,将一截铁丝在磁铁上蹭了几下,穿过一个增加浮力的塑料片之后搁在装满海水的椰子壳里。

磁针借助塑料片的浮力漂在水面上,缓缓地转了半圈,很快就稳定下来

众人大喜过望,可是卡洛斯一个问题,让所有人的欢笑僵在脸上:“到底哪边是南,哪边又是北”

约翰大手一挥:“不用知道那么详细,找准一个方向走”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了看太阳,又瞅瞅桅杆留下的影子,忽然说道:“不对,太阳怎么是逆时针移动我们在南半球”

所有人都惊呆了,仔细回忆一下,太阳的移动轨迹确实和以往不同。

“怎么会这样”卡洛斯差点没把头发揪光了,愣愣地瞅瞅太阳再看看海面,整个人失魂落魄。

约翰苦笑:“咱们的运气太好了。”

这话可不是乱说,布哈岛的位置非常好,东、西、北三个方向都有大型岛屿,只有南边是个缺口。

不管风暴把这条船吹向什么位置,最终都有一座海岛等着,唯独南边是真正的大海。

卡特道:“现在最重要的是确定我们在什么位置”

“我算算”兰德大包大揽,“现在接近正午,正好是时候”

约翰等人都不明白兰德什么意思,等兰德行动起来,众人才恍然大悟。

兰德的做法很简单,先量桅杆的高度,再量影子的长度,通过三角函数,算出太阳与地面的角度,然后再把月份的因素考虑进去,最终得出的这里的位置大约是南纬14度左右。

卡洛斯眼睛都直了:“布哈岛北纬4度,现在是南纬14度,风暴把咱们推了整整18个纬度18个纬度嗯,地球半径是六千多公里,6000乘以0再乘以314最后再除以360”

兰德无奈地翻了个白眼:“用得着这么费事么,赤道周长四万公里,除以360,一个纬度就是111公里”

“我的天”卡洛斯当场傻眼,“将近两千公里咱们到底在什么地方”

兰德道:“如果我没记错,这里应该离澳北不远”

就在这个时候,桅杆上的斯派德突然指着南方惊呼:“快看,陆地”

约翰等人面面相觑,有没有这么巧啊

但是生活往往比戏剧更加巧合,不久之后,海岸线自海面下升起,所有人欢呼雀跃,喜不自胜。

六天六夜的煎熬,总算到头了

不久之后,帆船冲上沙滩,约翰第一个跳下船,哈哈狂笑在跪在沙子上,激动地亲吻沙子,发誓这辈子打死也不再出海。

自此,以约翰为首的六十多个虫人扎根澳北,在人类和外星人的夹缝里开始了艰难的求存之路。

第三十七卷 血火天梯

第1478章 西丹港

持续几天的风暴终于停了,好不容易等来个大晴天,何项东舒展几乎快要发霉的身体,慢慢走出宿舍,毒辣的阳光照在他黝黑的脸上,令他本能地偏头避开。

这里地处热带,虽然太阳升起没多久,可是日头却烈得很。

等眼睛适应了室外的强光,他才举目向远处眺望,一座现代化港口进入他的视线。

这里就是布哈岛守军的新驻地,位于加里丹西海岸的西丹港,北都最重要的战略节点之一。

西丹港原本只是个简易渔港,除了水文条件还可以,几乎一无是处,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一步,是因为北都把轨道电梯安置在这里。

从此西丹港一发不可收拾,不管是从本土送来的物资,还是从太空运下来的货物,都要经由西丹港转运,小小的渔港一跃成为加里丹规模最大,同时也是战略位置最重要的港口,没有之一

由于加里丹地处热带,是对抗外星人的最前线,为保证轨道电梯的安全,军方在这里驻扎了整整两个旅

这两个旅可不是战争爆发后新建的二线部队,而是实打实的一线战斗部队,光是坦克装甲车就有几百辆,飞机导弹大炮应有尽有,就连动力装甲都装备了一批。

但也只是一批。

前些年确实有扩大动力装甲部队,甚至全军装备动力装甲的呼声。

但军方很快就意识到,动力装甲虽好,却不是万灵妙药,全面装备动力装甲根本不现实。

首先是成本问题,哪怕如今是战时体制,动力装甲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单单这一点就限制了动力装甲的装备规模。

其次,动力装甲只是轻武器平台,说的直白一点,这玩意不过是加强版步兵,虽然机动灵活,可是跟传统的陆战单位比起来仍有极大的差距,无法取代坦克装甲车。

再次,北都如今的军队规模全球第一,光是为每一个士兵装备步枪,就是一笔天文单位的支出,别提什么装备全军,就是只装备百分之一的部队也是以十万为单位。

别说北都一家,就是全球所有国家联合起来,没个三年五年休想造出这么多动力装甲。

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各国作战序列里纯粹的动力装甲部队少之又少,只有太空部队的轨道空降部队、空军的空降部队和陆军的部分精锐部队有这个待遇,其他部队能装备少量动力装甲完全可以称之为精锐之师。

相比之下,动力外骨骼既经济又实惠,反倒大规模装备各国的作战部队,包括西丹港守军。

何项东的视线之内,就有一群身穿动力外骨骼的工兵,他们像大力士一样举起沉重的箱子,随手一甩,不费什么力气就能箱子扔出老远。

这样的景象在西丹港里太常见了,其他人见惯不怪,根本没人注意这些人形起重机。

何项东的目光转向东方,耀眼的阳光之下,轨道电梯直通天际,恰好一列空天列车进站,一线阳光被车身反照,在何向东眼中留下一块淡淡的色斑。

他本能地眯起眼睛,落在缆索上的目光一直向上延伸,却怎么也看不到缆索的尽头除了天赋异禀的变态,没人能用肉眼看到大气层外的低轨码头,除非阳光恰好照在合适的角度上

码头方向突然传来悠远的汽笛声,何项东立刻回身,他的目光立刻凝固了港口外,一艘伤痕累累的巨轮正在拖轮的带动下缓缓靠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