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1(2 / 2)

火光中,建奴的士兵一边发出各种惨叫,一边闭着眼睛在地上打滚,更多的士兵则是一动不动地趴在潮湿的地面上,横七竖八,任意堆叠,仿佛极度困倦后睡着了一般。

“快,割下所有的首级。”宁显龙觉得,只有身首异处的建奴,才不会对大明的士兵构成威胁。

火把将城头照得如同白昼,连月光也似乎暗淡了下去,士兵们三人一组,飞快地收割着建奴的首级。

南城门迅速归于平静,除了鲜血从脖子流出的哗哗声和飞舞在空气中的血腥味。

“打开城门,接应一零四旅进城,封锁所有的城门。”宁显龙没有时间去数建奴的首级,当务之急,是将城外的一零四旅放进城。

南城门终于为他们打开了,城下那群衣衫褴褛的汉人百姓,一个个脱去破烂的外衣,他们打着火把,像凯旋的将军一样昂首进了城。

他们没有直接参加攻城的战斗,却将几乎所有的建奴都拖在南城门。

“师座。”老远就有一个声音响起。

宁显龙站在火光的背面,隐在黑暗中:“全部进城了吗你们没有伤亡吧”

“没有,我们都在建奴弓箭的射程之外。”来人骄傲地回答。

“那就好。”宁显龙觉得锦州就要是自己的天下了,枪声过了这么久,到现在都没有大规模调动军队的动静,城内应该只有建奴的两个牛录,而且,他们绝大部分已经在南城门被歼灭了。“每个城门留下一个营看守,其余的士兵,以营为单位,在城中搜寻残余的建奴士兵,注意保护好自己。”

夜色中看不真切,凡是士兵怀疑的地方,就是一通燧发枪的射击。

黎明的时候,枪声渐渐稀疏起来。

所有的建奴士兵,全部被斩首,宁显龙从袁崇焕身上学到一样长处,就是不要俘虏,不管他们是主动投降,还是受伤被俘。

建奴的士兵,除了受伤无法逃跑,极少有主动投降的,即使被俘,他们也不会和大明的士兵合作,加上要消耗宝贵的粮食,因此,袁崇焕根本不要俘虏,所有建奴士兵,一律斩首,首级也是大明军功的依据。

天亮的时候,在城北外围驻守了一夜的一零六旅,也被接回城内。

第二师在城内重新布防。

锦州本来就是辽东军为了对付建奴而修筑的坚城,城墙不仅很高,也很厚实,现在根本不需要加固,宁显龙只是调拨士兵,把守四座城门。

安置城中汉人百姓的事,自然交给了师部的参谋,宁显龙才懒得操心这些繁琐的民事,以他的性格,锦州城中的百姓,无论是不是汉人,既然他们投降了建奴,平时为建奴服务,那就是大明的敌人,干脆砍了脑袋,还能增加军功。

袁崇焕曾经在陕西得到朱由检的指,知道汉人百姓对大明的重要性,尤其是他们可以为大明种植粮食。

有了袁崇焕的军令,宁显龙不敢随意屠杀锦州城中的汉人百姓,他只是嘱咐师部的那位参谋,对于那些死心塌地为建奴服务的,或者曾经残害过汉人同胞的罪魁祸首,一定要严惩,甚至砍头,除非他们能像袁崇焕所说的那样,拿建奴的首级来抵罪。

到中午的时候,四个城门的布防都已经结束,除了明哨,每个城门都部署了数名暗哨,特别是面对建奴的北城门。在士兵人数的分配上,北城门也是集中了重兵,每天十二个时辰,都是重防守。

锦州城中原来的建奴士兵,不过千人,宁显龙的第二师有一万多士兵,供士兵居住的营房远远不够。

军中参谋为了搞好军民关系,顺便给城中的汉人百姓赎罪的机会,特地向宁显龙建议:由锦州城中的百姓无偿给军队修建营房。

宁显龙大喜,军队的营房修建不需要士兵动手,还不用花一分钱,何乐而不为,他暗暗庆幸,幸好没有将这些百姓都砍头。

宁显龙一边派士兵向袁崇焕报喜,一边在城内视察,他的心里乐开了花,这收回锦州的大功,即将记在第二师的头上,他总算没有白来辽东。

算算时间,从第一军来到辽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已经收回宁远、锦州,将大明的地域向北扩张了六百里。

袁崇焕接到宁显龙的快报后,他一面将喜讯送达山海关的孙承宗,转呈兵部和皇帝,一面立即动身,追上了已经赶往锦州的第三师,他要亲自坐镇锦州。

明军攻克了宁远、锦州两座城池,又歼灭了近两千的建奴士兵。在明军面前,镶红旗失地又丢人,这是自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起兵反明以来,建奴从未有过的巨大失利,近在广宁的岳托,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第152章伏击袁崇焕

岳托是第二天下午才知道锦州陷落的讯息。

“贝勒爷,不好了。”传令兵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

“发生了什么事是粮草不支,还是汉人姑娘逃跑了”岳托轻笑着,他从汉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周瑜的儒雅之风,即使泰山崩于面前,他也不会变色。

“贝勒爷”传令兵欲言又止,头埋得更低了。

“到底什么事婆婆妈妈的,你还像个爷们吗有本贝勒爷在,你怕什么”岳托嘲讽的目光,直射到传令兵的头。

“贝勒爷,锦州丢了。”传令兵已经趴到地上,不仅额头,连嘴角都啃到泥土了。

“锦州什么”岳托像是尾巴被沉重的步伐踩得剧痛的猫,一下子从躺椅上跳起来:“你说什么”

“贝勒爷,是真的。”传令兵哭丧着脸,他都快被吓哭了。

岳托厉声喝道:“你怎么知道锦州失守了”他将手中的马奶酒壶狠狠地摔在地上,又用脚踩踏了几下,心中的愤怒才稍稍平息一些。

“贝勒爷,我曾抵近观察过,城头已经换上了大明的日月军旗。”

“明军真的敢偷袭锦州”一向以儒雅标榜自己的岳托,逐渐淡定下来,“那城中的士兵呢他们回来了没有”

“没有,贝勒爷,没有一名士兵返回广宁。”传令兵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

“那他们去了哪儿难道去了宁远”岳托自言自语。

宁远岳托一惊:“那宁远呢宁远有什么讯息传来”“我们已经派了兄弟去宁远打探,估计两天之后,他们才能回来。”

“两天”岳托喃喃自语,又摇摇头,明军敢偷袭锦州,那宁远一定凶多吉少,锦州夹在宁远和广宁之间,如果明军直接攻占锦州,必然处在大金国的两面夹攻之下。

即使大金国不能收回锦州,有宁远卡住南方的通道,明军的物资粮草根本运不过来,锦州这座孤城也一定不会长久,没有哪个明军将领这么愚蠢。

岳托想起了宁远的乌烈曾经送来的求援信,这么久没有讯息再送过来,宁远,一定是被明军占领了。

那驻守在宁远、锦州的士兵呢他们不会投降汉人了吧岳托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大金国的士兵是不会投降的。

“攻占锦州的,是谁的部队难道孙承宗到了锦州”

“现在还不知道,我们的兄弟们还在查探。”

“滚什么都不知道,要你有什么用真是糟蹋了羊肉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