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上次臣去火器局观摩,他们已经在研制,只是还未成功。”
“奥朕有时间的时候,一定去火器局看看。”听说步枪有了着落,朱由检顿时兴奋起来,一旦步枪研制成功,机枪也就不远了,这种连发的机枪,才是步兵的宝贝。
“陛下”李春烨支支吾吾。
“候质有什么就直说吧,此处并没有外人。”
“陛下,眼下已经整编出处三十二个新编军,加上马世龙的十万军队、蓟州的十万军队、辽东孙大人的十万军队没有整编,大明军队已经超过一百三十万,加上中五省、南五省还没有整编的府兵,恐怕已经超过两百万了,这军饷就是一大笔银子”
“嗯。”朱由检微微头,现在燧发枪的生产速度加快,但不能再无限制整编新军了,李春烨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新军的军饷比原来的府兵高得多,难怪朝廷赋税收入增大,财政状况却没有根本好转,要不是几次战争的掳掠,恐怕早就入不敷出了,“候质说得对,是要全盘考虑了。”
“陛下,京师的军队,还要整编吗”
朱由检想了一会,“辽东孙大人的十万军队,现在只是修路工人,孙大人现在担任辽宁省长,已经脱离军队,等第一大道修筑完毕,这十万人全部退役,或者回原籍,或者在辽东落户,总之,全部转为百姓。”
“陛下,这就省去了十万人的军饷。”
“另外,蓟州现在已经不是前线,这十万军队已经不需要了,你去让人这些解散这一支军队,除了极少数特别优秀的士兵或者军官,其余的全部退役,转为普通百姓。”
“陛下,蓟州是京师的北大门,一旦蓟州军队解散,京师的北方不是门户大开吗”
“候质不用着急,蓟州之北,已经是大明的科尔沁,也有大明的驻军,今天的鞑靼,已非昔日的蒙古铁骑,我不去征服他们,他们就该烧高香了。”
李春烨想到,朱由检早已布局关外,关外有大明的驻军,实际上已经将可能的战线大大北移,无论是否发生战争,京师已经不是国门了,“陛下,这裁撤的二十万军队,已经节约大量的军饷,那马世龙的十万军队怎么办是裁撤还是整编”
“京师现在有二十万新军,这十万军队,暂时是用不上了。”朱由检突然想到一件事,“这样吧,这十万军队,择优整编为一个军,由马世龙任军长,其余的士兵,就让他们退役吧。”
“是,陛下。”李春烨暗暗惊叹,朱由检三下两下就裁撤了二十七万军队,光士兵的俸禄,每年就节约一百六十多万两,如果加上武器装备和粮食,应该不少于二百万两。
“候质,这样一来,北五省的军人,全部转为职业军人了吧他们的战斗力能得到保证吗”
“陛下,现在军人不但能按时领到俸禄粮饷,待遇和以前那是天壤之别,士兵战斗力已经在北伐和南征中得到初步检验。”
“北五省的府兵已经完全解决了,开年之后,就要解决中五省的府兵了,最好南五省的府兵一道解决,朝廷不能永远留下这颗毒瘤。”
第354章缅人好战
“陛下”李春烨不知道朱由检又想到哪儿去了。
“候质,新政在北五省试行了这么长时间,大臣们应该放心了吧”
“陛下是要将新政推广到中五省与南五省”李春烨不太关心新政,他是国防院长,关心的只是军队,中五省与南五省的府兵,才是他关注的重。
“既然新政运转流畅,又能给朝廷、百姓带来好处,自然要在全国推行。”朱由检已经下定决心了,江南富庶之地,现在缴纳的赋税还不如河北、陕西,无论如何说不过去,他也不怕江南富商反对,大不了强行镇压,现在西夷还未大规模东侵,大明有时间清理内政,“朕打算,开年之后,新政就要向南推行,府兵制初步解决。”
“陛下,中五省府兵数量巨大,这些府兵怎么办难道也要移民关外”
“中五省府兵数量虽然不少,但有江南、浙江、湖广这些富庶之地,士兵即使失去土地,暂时还不会挨饿,朕只是先行登记,以后再说。”朱由检的目光有些阴郁,“朕担心的倒是南五省的府兵,广东、福建、云南的府兵已经整编结束,剩余的府兵已经不多,必要时可以移民台湾,但广西、贵州两省,到现在都没有改土归流,更别说府兵了。”
“陛下是要在南方采取行动了”
“行动肯定有,但朕现在还没考虑成熟,待新年过后再说吧。”
李春烨已经记住朱由检的每一句话,“陛下,南海舰队可能还有战争,国防院应该怎么支持他们”
“海上的战斗,陆军帮不上什么忙,你只要给南海舰队足够的粮食和弹药就行,另外,加快新式舰船的建造。”
“是,陛下。”
“朕忧心的倒是缅甸。”朱由检少见地皱起眉头。
“陛下终于要征伐缅甸了”
“南海舰队入南洋,只是时间问题,朕必须早做打算,为他们准备更多的基地。”
“陛下,缅甸也是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国。”
“不征之国候质难道忘了,大明与缅甸,已经打了不止一次吧现在还谈不征之国”朱由检估计,明军征缅,朝廷反对的声音不会太强烈,他甚至打算,征缅之前,不在朝堂讨论,“候质能给朕说说缅甸的概况吗”
“那老臣就班门弄斧了。”李春烨早就知道朱由检有征缅的打算,所以他将缅甸的来龙去脉,弄得一清二楚,“大约五千年前,缅甸的伊洛瓦底江地区就有人居住,但缅族人不是缅甸的土著,这里最初的土著,是来自爪哇的矮黑人。”
“矮黑人”朱由检一愣,难道传说中的矮黑人真的存在“矮黑人到底长得什么样的”
“陛下,这只是史料记载,都五千年,谁见过这些矮黑人,再说,缅甸现在早就没有矮黑人了。”
“那现在的缅甸,是向我们一样的黄种人吗”朱由检依稀记得,南亚人与汉人差不多,好像眼睛特别大,眉骨特别高。
“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约春秋晚期,楚国人庄桥进入云南,扩地千里,中原王朝和缅甸之间始有交往,并逐渐形成举世闻名的南方丝绸之路。”
“”朱由检没有说话,示意李春烨继续说下去,因为李春烨说到汉人与缅甸的关系,他隐隐有一丝期待。
“大约两汉交接的时候,中原地区的哀牢人分为两支,沿着澜沧江南下,一支占据了真腊,也就是明初所谓的老挝宣慰司,另一支进入暹罗、缅甸,在缅甸境内的,现在成为孟人,居住在锡当河流域。”
“孟人是从中原迁移过去的那他们自己承认吗”朱由检没想到缅甸与大明竟然还有这样的关系,这正是他要寻找的征伐依据,至于哀牢人,朱由检选择性遗忘了,他们根本不是汉人。
“陛下,这都快两千年了,他们自己恐怕都忘了自己从哪里来的。”李春烨苦笑着摇头,“不过,孟人一直与缅人不和,倒是比较亲近大明。”
“亲近就好。”朱由检在心中盘算着,一旦征服缅甸,先将孟人归化过来,“候质,你继续说,看看还有多少有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