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林冲整个战略计划的核心,以全军为诱饵,甚至是以张英和张叔夜还有他岳翻岳飞等人一起做诱饵,赌的就是大家伙儿的命,要是成了,一战定乾坤,大家都会立下天大的功劳,要是不成,大家都会完蛋,会成为方腊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岳翻对方腊没有好感,这厮被很多人美化为农民起义军领袖,率领劳苦大众反抗腐朽的宋王朝的统治,劳苦大众不错,腐朽的宋王朝也不错,可方腊这厮没给宋王朝的达官贵人们带来什么损失,反倒把劳苦大众害的苦不堪言,“戕民二百万”,这是方腊起义的一大“功绩”,可怜的劳苦大众啊,被宋王朝敲骨吸髓,又被方腊干脆利落的取了性命。
方腊完蛋之后,又被童贯的西军还有朝廷禁军再次敲诈了一番,方腊起义,把劳苦大众的痛苦平白无故的增加了三倍;不过比较起来,宋王朝要的是钱,方腊要的是命,比起来,是不是宋王朝稍微好一些,半斤九两
来不及思考这些事情,迫在眉睫的战略计划需要张英和岳翻去思索,张英考虑的不是自己的性命,他是真的在考虑这个计划的可行性,考虑自己麾下的禁军是否可以承担起拖延时间的重任,他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因为在张英看来,不成功,便成仁,那就是最好的归宿。
战败了,就死,战胜了,就活,干脆利落,没有第三条路。
岳翻思考的就多一些,岳飞和岳翻两兄弟都在军中,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不考虑岳翻自己,也要考虑一下岳爸爸和岳妈妈,还有岳飞那个还不到两岁的儿子岳云,要是考虑自己的话,林冲这个计策实在是冒险之至,不仅把自己置于死地,也把大家都置于死地,不成功,就真的要死了,一方是三万人不到的乌合之众对抗极有可能超过十五万人的乌合之众,要拖延时间,另一方是三千人的精锐强悍之军对抗十五万的乌合之众,双方任何一方出了岔子,掉了链子,那么这场战役的结果都是惨兮兮。
林冲要用三千骑兵从外围冲杀方腊的超过十五万人的集团军主力,张英也要用不足三万人的禁军厢军联合军对抗方腊的十五万人超大集团军,一个往外打,一个往里打,所谓里应外合,其实就是里面和外面都把自己置于死地,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中华兵法里面最精粹,也是最惊险的准则。
其实两方面任意一方面的实际情况做一点改变,岳翻都会更有信心,比如进军增加到五万,或者七万,林冲的马队增加到一万,或者一万三,那都能促使岳翻更加相信这件事情可以办成,原本岳翻也定了一个策略,有八成胜算,只不过要消耗更多的时间,而林冲开出了一个二成胜算的战略计划,只需要一天时间就可以决定胜负。
这种情况下,该如何选择呢
岳翻看了看张英,张英也看了看岳翻,良久,张英开口道:“六郎,你是如何看待的这个策略,你觉得可行还是不可行呢”
岳翻看了看林冲那略微期待的眼神,开口道:“其实我也有一个策划,不过和师兄的策划比起来,就有些差别,我的想法是,步步为营,以优势装备和火器,一步步的迫使方腊叛军后撤,然后使用反间计,让方腊自毁长城,以师兄的三千铁骑作为主力,奇袭、破袭方腊主力,不断取得小胜,趁这机会,向朝廷讨要更多的军队,或者联合更多的厢军,至少建立一支五万人的可战之兵,最后与方腊决战。
师兄的计策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兵行险招,以命博命,胜了就是大胜,方腊没有反扑的机会,败了就是全军覆没,我等一个也别想逃出去,如此算来,最多三成胜算,而我的计策比较缓慢,耗时长,不过我以为效果还是可以的,并且较为安全,把握也比较大,八成胜算,现在,九成。”
岳翻说完之后,看了看林冲,林冲不太赞同岳翻的添油战术,开口道:“那样虽然可以战胜,但是损耗太大,现如今,每过一天,江南百姓就要多遭受一天的战火殃及,早日平定叛乱,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才是最重要的,张帅,末将还是坚持一战而定胜负”
岳翻没有再说话,该说的都说了,张英到底要听谁的,或者说他自己究竟是如何决定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还是步步为营添砖加瓦,那都是他自己的事情,他才是主帅,有最终决定权。
良久,张英终于开口:“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我等男儿,本就该将自己的性命抛到一边,陛下夺情起复本帅,真是对本帅莫大的信任,本帅若是不能荡平方腊,还江南百姓一个朗朗乾坤,那么不仅愧对陛下,更愧对黎明苍生,早日结束战乱,平定江南,才是最重要的,与之相比,性命不值一提,本帅决定,采用林冲将军的计策,置之死地而后生”
七十六为什么,他们执迷于青史留名
对张英来说,对岳飞来说,对林冲来说,性命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或者说,性命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两年前的岳翻把性命放在第一位,而现在,也还是第一位,只不过当初的性命是自己的性命,而现在的性命,是他所在乎,他所关心的人的性命。
张英,岳飞,林冲,他们都是可以为了心中理想和信念而牺牲生命,把名誉看的比生命更加重要的人,在他们心中,性命只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垫脚石而已,或许在死亡关头他们会害怕,那也只是身为一个人的本性,他们的心,他们的灵魂,早已超越了人性的懦弱,强大而高尚的灵魂,铸就了不朽的传奇。
所以,他们愿意为了国家而死,为了那位徽宗皇帝而死,为了他们心中的那个信念而死,这是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抱负,他们一定会死中国,从来就不缺少这样的英雄,每当国难之际,总有英雄人物舍生取义,为后人留下不朽的诗篇。
汉之卫霍苏武,晋之嵇绍祖逖,唐之张巡颜杲卿,宋之李若水文天祥,明之李定国史可法,民国之张自忠,他们,还有千千万万为民族自由而奋斗的人们,是真真切切,毫无疑问的民族脊梁,华夏之魂,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有今人的存在。
而岳翻,并不认同忠君爱国的思想,至少他不会为了宋而死,他可以为了宋出些力气,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他也会为那些英雄人物慷慨赴死的精神所感动,被触动,有那么一瞬间,他会希望自己也可以死得那么壮烈,死的那么英武,可是涉及到岳翻无法处理的大事情的时候,他依旧不会为此付出性命。
这是他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