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耻辱过,曾经悲哀过,曾经懦弱无能过,曾经屈膝投降过,在那种局面下,他只是做了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会做的事情,他是皇帝,但是却是被逼迫的,皇帝就不是人了吗卑躬屈膝,曲意奉承,谁敢保证自己在那种情况下就做不出来
这世上能有几人在那时成为李若水成为放弃自己生命扞卫自己尊严李若水能有几人做到几人
赵桓是一个普通人,所以他错过,岳翻也是一个普通人,所以他也错过,他们没有经天纬地的才能,他们真的只是普通人,如果可能,他们只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安此一生,没有风云激荡,没有铁血冰河,没有刀枪剑戟,没有战火连天,只有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黄澄澄的稻田,温暖安稳的家。
说的粗俗一些,老婆孩子热炕头
他们真正的梦想,真的只是这样,而已;没有过多的修辞和掩饰,真真正正,明明白白的,他们想要的,仅此而已
大时代逼迫着一群普通人做了不普通的事情,所以小时代之下的普通人再看向这群人的时候,就觉得他们不是普通人,而是超人,实际上,他们仍然是自己,从未变过。
只是经历的多了,习惯了,而已。
真的只是这样,而已。
而现在的赵桓,也和所有人一样关心自己的名誉,关心自己的盖棺定论,关心自己的千古声誉,谁也不想成为一个遗笑万年的废物,谁也想成为一个万古流芳的人物,只是历史是太过于无情的,哪怕是皇帝,也不能左右历史,历史的真相永远存在于天道之中,是笔改不了的。
一位普通人的皇帝,他的谥号,他的盖棺定论,又是什么呢武文光这些高大上的谥号,真的可以被赵桓所拥有曾经差一点就成为一个阶下囚,成为一个亡国之君的赵桓,真的可以被授予这样的谥号谁会认同谁会接受裸的现实面前,谁会接受
“定”
岳翻抬起头,直视着赵桓,赵桓惊讶地看着岳翻,他知道自己死后,岳翻在朝廷里会有什么样的地位和话语权,几乎是一言以绝,如果岳翻认为这个谥号适合自己,那么基本上,自己就将是这个谥号一定是这个谥号
定,是什么谥号
大虑静民曰定,安民大虑曰定,纯行不爽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纯行不二曰定,追补前过曰定,仁能一众曰定,嗣成武功曰定,践行不爽曰定,审于事情曰定,德操纯固曰定,以劳定国曰定,克绥邦家曰定,静正无为曰定,大应慈仁曰定,义安中外曰定,镇静守度曰定
宋定宗
“陛下为女真所虏所废,大宋倾覆,几为亡国之君,然陛下奋起余勇,振奋国家,再立大宋,重登帝位,一举击退女真蛮夷,恢复中原,后歼灭女真精兵数十万,定鼎燕云,成就不世之功业;励精图治,为大宋繁华立下不朽功勋,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节俭度日,每食每餐山野匹夫不过如此古之圣王不过如此
纯行不二曰定,追补前过曰定,嗣成武功曰定,践行不爽曰定,以劳定国曰定,克绥邦家曰定陛下,天下之大,何人可否定陛下之“定”无人”
岳翻深深一礼,宋定宗,已成定局
三百六十六岳飞决不辜负赵桓的期待
岳飞抵达长安的时候,西北六军的主将都已经各自抵达了长安岳飞的帅府等待,燕云之役后,岳飞按照战功对西北六军进行了重组,根据实际需要,抽调了三万左右的精锐组成边防军交给了林冲使用,自己重组剩下的西北军。
以刘锜为熙河军主将,吴玠为环庆军主将,李彦仙为泾原军主将,张宪为秦凤军主将,吴璘为永兴军主将,折可求为鄜延军主将。
刘锜战功卓着,在西北之战和燕云之战都居功甚伟,战前就是一军主将之职,岳飞思虑再三,将他调任熙河军主将,率领这支西北六军里排名第二的强军;吴玠极善防守,之前被委任为西北军辖区内长城的主防官,战后也被任命为环庆军主将,以环庆军为主力防守长城,立功甚大。
李彦仙在这几年以一个小小的芝麻官一路飙升到了一军主将的位置,的确是他的本事,极善兵法,善于治军统军,西北之战和燕云之战异军突起,以勇猛善战不怕死着称,岳飞任命其为最善硬战的泾原军主将。
张宪是岳飞的老旧部了,本来地位还是很高的,但是在西北之战中因为贪功冒进而受到惩罚,燕云之战里将功赎罪,好歹保住了自己的地位,但是也没有得到升迁,还是担任秦凤军主将之职,岳飞深责过张宪,把张宪说的老脸通红,自此越发沉稳。
吴璘一直藏在他哥哥的背后,但是在燕云之战的后半段里,吴玠受命组建长城防线之后,吴璘被解放出来,展现出了他在战局掌控和战争控制上的强处,控制战场的能力极强,好像战场只是他手里的军棋游戏一样,岳飞任命其接替自己的永兴军主将位置,接替掌管了这支西北军里的最强的军队,跟着岳飞从江南到西北再到东北的超强军队。
折可求是西军后种姚时代硕果仅存的几位将门世家将领里最优秀的。另一个时空里被逼无奈投降金军,这个时空里因为岳飞的赏识,以及岳飞对西军老前辈的补偿心理,出任了鄜延军主将之职。在西军主力北上燕云之时,率军镇守西军老巢,展现了不错的军事素养,打败了好几支高原部落的偷袭,也算是有功劳的老人。
西军的将门世家在一二次宋金战争里损失殆尽。以种姚为代表的西军老前辈们一蹶不振,现在还活跃在西军里的,也就是张宪手下的刘安世刘光世兄弟俩,以及鄜延军的折可求,刘折两家,算是西军将门世家最后的代表。
西北之战和燕云之战以后,西军精锐主力剩余十三万,基本上每一军都有两万到三万左右的绝对主力,岳飞抽调出了三万编入边防军林冲部下,剩下的十万就是绝对主力。其余的一些辅兵和并不精锐的预备队,是岳飞处于谨慎的目的,培养出来准备随时补充入主力的后备军。
为了确保西北军随时都有十万人以上的机动战斗力可以调动,岳飞采纳了岳翻的计策,以预备军制度培养西军的后继者,任何一名士兵战死了,都能迅速补充相对应的战斗力进入军中,确保军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