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0(2 / 2)

除了小混混,当然还有衙门里的人上门勒索,这和当初武大郎预测的情况完全一致。对此李响也早有预案,亲自走了一趟县衙,等离开后不久,知县老爷认了潘金莲当干女儿的消息就传来出来。这个消息一出,那些来敲诈李响的人赶忙都来送礼,并赔礼道歉,唯恐被李响嫉恨,在知县老爷面前告一状,被知县追究。

黑白两道的人都被摆平了,武大郎正店的生意也就越发红火了。不过也有人提出了意见,说武大郎正店的菜式是没的说,比县里那些大酒楼还好。可是酒水就差强人意了,比不得其他酒店。

宋朝时的酒水,都是受官府严格控制的,一般都是直接官营,私人酿酒的非常少,还必须有官府发的牌照,不然就是重罪。因此所有的酒店里卖的酒,都是从别处买的。而那些大酒楼都是经营了多年,或者有关系,能从酒坊里拿到好酒。李响他们这样的小店就不行了,即使出大价钱,也只能拿到次一等的酒。

不过这也难不倒李响,他好歹是穿越的,穿越者在古代发财的三大利器,酿酒、玻璃、水泥,李响岂能忘记自己酿酒不行,可以从酒坊里买出酒来,自己重新蒸馏。这就不算私自酿酒,只是重新勾兑了而已,算是个擦边球。就算有点问题,李响有知县老爷这个干爹,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蒸馏酒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除了度数更高之外,无论是口感还是醇厚,都未必比这个时代的好酒更好。甚至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人琢磨出了办法,酿出不亚于蒸馏酒的烈酒。可是无论是谁琢磨出这样的办法,都会敝帚自珍,绝不外传,所以在宋朝时,烈酒才极其罕见。因此,武大郎正店的烈酒一出现,立即声名大噪,“烧刀子”之名让无数酒鬼闻风而来,让武大郎正店本就不大的店面里,变的总是人满为患。

看到店里的生意这么好,李响就开始盘算将店面扩大的事。于是他又去西门庆家取了些银钱来,雇了泥瓦匠,开始在后院盖起高楼。

既然要盖高楼,李响就不能小打小闹了,亲自设计了酒楼的样式,让工匠们按照他画出的图纸来盖。本来李响还担心这个时代的工匠水平未必能盖出他想要的楼房,可没想到只要钱到位了,什么都不是问题。没有水泥,就用糯米汁混合黏土当粘合剂,用青砖垒墙,当真盖起了一座四层的高楼。

光盖起高楼还不行,还得要装修。玻璃墙什么都就不想了,外墙只能用瓷砖装饰。这样的装修在李响看来非常的土,但是在宋朝人眼里,却是高档的不行。瓷器家家都有,可谁见过将瓷器贴满墙壁的样子简直太奢华了因此还不等酒楼完工,就成了阳谷县的标志性建筑,全县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是还不等酒楼完工,李响终于从酒客的嘴里听到一个消息,景阳冈上的老虎终于被打死了,还是被一个人赤手空拳打死的而且县衙赏赐了一千贯钱,这人竟然分文不取,全都分给了那些奉命猎虎,却反被虎伤了的猎户们,当真是英雄了得,豪爽大气

李响一听就知道,果然是武松回来了。不过他却没打算让武大郎去相认,反正都在阳谷县,大家早晚能相遇,到时候自然而然的相认,比刻意去寻找强多了。

果然,过不几日,被知县封为步兵都头的武松,就随着几个手下的兵丁来到武大郎正店,一进门就嚷嚷着快上烧刀子,武都头乃酒中豪杰,来试试你们店的烈酒到底有多烈。

武松如今也是阳谷县的名人了,即使武大郎整天窝在厨房里,也听说过他的名声。刚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武大郎就怀疑这个人是他的二弟,可是因为店里实在是太忙,始终不得空去见识见识。今天听说打虎英雄来他们店里了,赶忙使出全身本领做了几道菜,亲自端着送出来。

武大郎端着菜出来,一见果然是武松,顿时惊喜的叫道:“武都头,如今你可是发迹了”

武松闻言回头,一看竟然是他的大哥武植,急忙推开众人跪倒在地,激动的热泪盈眶,说道:“一年有余不见哥哥,如何却在这里”

武植急忙伸手去扶,说道:“二哥,你去了这许多时日,为何不寄封书信与我让我好生牵挂”

李响看着他们兄弟相认,心中感觉有些好笑。武大郎身高不满五尺,武松却是个身高八尺的昂藏大汉,如今武松跪倒在地,却依然比武大郎高上些许,真不知他们两个是亲兄弟吗

他们兄弟二人说了几句话,武大郎才招呼道:“大嫂,你叔叔在这里,快来见见。”又对武松道,“你也见见你嫂嫂。”

李响这才走过来,施了一礼道:“叔叔万福”

武松没有回礼,而是让李响坐下,他才推金山倒玉柱,大礼参拜。李响吓了一跳,急忙伸手扶起,说道:“叔叔折煞奴家了,快快起来”

第400章璞玉武松

武松见了李响就大礼参拜,李响急忙去扶,可武松坚持要跪,于是两人自然而然较上了力气。可是论力气,李响现在的潘金莲身体怎么可能是武松的对手立即本能的使出了巧劲,抓着武松粗壮的手臂往怀里一拉,武松本就要下拜,再被李响这么一拉,差点失去平衡,一头栽进李响的怀里。他吃惊之下急忙收力,就拜不下去了。可李响要将他扶起来也不可能,就算武松不用力,他的大体格也不是李响能扶起来的。

最后李响还是拗不过武松,给他磕了头。待起身之后,武松就问道:“嫂嫂好武艺,兄弟佩服”

李响不理他这茬,只是说道:“你们兄弟久别重逢,当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大哥,你陪叔叔饮酒,我去下厨给你们做几道下酒菜。”

武松急忙道:“嫂嫂,不用忙了,随便弄几盘熟食就是。”

武大郎却说道:“二哥不要拦她,现在虽然是我在后厨掌勺,可我的厨艺还都是你嫂嫂传授的,比我可强多了。今日难得有这个机会,也让你尝尝你嫂嫂的正宗手艺。”

兄弟两人要说话,武松带来的那些人自然要识趣,坐了另外一桌。兄弟两个刚一坐下,武松就询问潘金莲的来历。武大郎就将潘金莲为何会嫁给他这个三寸丁的事说了一遍,顺便还将他们兄弟分别以来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尤其夸赞如今能过上好日子,全靠潘金莲的筹划。

可这却让武松更加怀疑了,觉得这个嫂嫂本事太大了,这样一个人,为何会嫁给武大郎不是他看不起他亲哥哥。而是武大郎的条件也忒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