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最后,凤翔来到了昏厥的王中泽面前,低头看了看他,随后面无表情的一剑挥下,王中泽的头颅也离开了身体。
不过是片刻时间,台下的混乱刚刚开始,台上的五位大人就全部丢了性命,广场上的所与人都呆住了,愣愣的看着主看台上那个持剑傲然而立的身影,看着他手中的长剑还在滴滴答答的滴着鲜血。看着台上那散乱的五具尸体,在场的无论是官是民都是一样的不可置信的表情,这是如此的疯狂,如此的令人难以置信,谁能想象的到,纵横了数十年,把持了雍国大部分权力的五位大人物,只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就没了
同样不可置信的还有在不远处客满楼三楼观看的魏远逸,他呆呆的看着下面的全场鸦雀无声,脑中只盘桓着一个念头,那就是:凤翔真的动手杀人了,还真给胡仁这个老骗子说中了
第三百零八节 :第308章
“你看,老夫没有骗你吧”
胡仁就跟与魏远逸心有灵犀一样,魏远逸那边刚一想他就知道了,原先还挺沉默低调的,再看现在,那张老脸上的得意之色简直就快蹦到魏远逸的脸上了。本来魏远逸对这老头还产生了那么点儿高深莫测的感觉,结果给他这么一搞,顿时心中的印象又跌到了谷底,魏远逸宁愿相信老头是胡言乱语碰巧说中了。
于是魏远逸故意问道:“那请问半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胡仁面带得意的看了看广场高台上持剑而立的凤翔,状若思考的想了想,最后斩钉截铁的说道:“目前还不知道,不过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
“哦哪一点”
“接下来只有两种可能,一,凤翔接着杀人,二,凤翔不再杀人”
行了,魏远逸已经完全明白了,这老家伙刚才那次确实是随口瞎说的,只不过那一次他运气好,蒙对了而已。失去了和胡仁继续说下去的兴趣后,魏远逸转而开始了思索。
虽然在胡仁告诉他之前,他根本就没听说过什么冯张王郭黄五大家,但是胡仁只不过是提了一下,魏远逸却是立刻就明白了这五大家在雍国的地位。功勋权贵之家,再结合曾经听说的一些关于雍国的事情,魏远逸对这五大家厉害程度的了解绝对在胡仁之上,因为他自己就出身于这样的权贵家族。
不是一直都说雍国太后恋权不愿意放手,所以联合国内的权贵一起压制雍王么
魏远逸第一反应就是雍王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心一横,做出了某件失人伦的事,可从转念一想也不对,就像魏远逸曾经说过的那样,雍王除非是拿把刀出来直接将他娘给捅死,否则的话无论是在宫内宫外他都是没有机会的。因为以他娘那让孔仲尼都要退避三舍的精明,怎么可能会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呢
不过雍王杀母这个念头来得快去得也快,没看见下面那个老女人安然端坐么,难道雍王还会控制死人的逆天之术当然,那个太后也不可能是雍王找一个相貌相似的人来假扮的,一国太后,尤其是长期掌握着莫大的权柄,那气度威严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模仿的了。而且那五位大人和太后离得那么近,要真是个冒牌货,他们能看不出来
所以就能得出结论了,太后是真的,雍王也是真的,可刚才太后的表现与传闻中的根本就是截然相反,这又如何解释呢
该不会是这对母子长期以来都是在演戏给别人看吧
一念至此,魏远逸只觉得身体陡然发寒,看似不可能,可细细一想,这却又是最符合逻辑最能解释发生的一切事情的如果他们真的是在演戏,目的显而易见,是要除去手握大权甚至可以对皇权产生干涉的五个权贵,那么他们究竟是谋划了多久呢是从七八年前上一任雍王驾崩后就开始布局还是更早外人不得而知,但魏远逸知道,无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能设计出如此的卧底计策并身体力行了近十年,那位太后果然不愧是能让孔仲尼心生退意的厉害角色
以冯张王郭黄五家的根基和人脉关系网,想要一点点蚕食最后将他们完全击败,那还不知道要熬到什么时候,这种浩大的工程绝对不是三五年时间就能完成的,而其中的风险也是不小,一旦被发现,立刻就会遭到权贵们的全力反扑。而为了不被发现,就只能更加的小心,更加小心也就意味着更慢,慢到让人有遥遥无期之感。
那五人虽然权势熏天一呼百应,但是弱点同样明显,那就是他们的权力实际上是来自于他们的身份,而一旦他们死了,一切的身份也都成了浮云。所以快刀斩乱麻,擒贼先擒王的策略无疑是极为正确的,换了是魏远逸他也会这么做,所以这里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接下来的事情。
接下来,当然不是胡仁说的杀或不杀的问题,要真是严格论起来,这雍国上下大大小小数千官员,哪个敢说与那五人没有一丁点的关系难道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那显然是不现实的,真要是杀光了,这雍国也就瘫痪了。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哪些人必须要杀,哪些人可以不杀,哪些人虽然可以不杀但是杀了比不杀好,又有那些人是必须要杀但其实留他一条性命更加有利。这是多么繁复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在五个大佬突然被杀,大大小小官员们人人自危的时候。何况在这种时候,总会有些人在暗地里煽风点火,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与死去的那五人关系极其亲密的,他们会认为无论如何自己也逃脱不了干系,既然如此不如多拉些人下水,而越多的人被他们拉下水,他们也就越安全。
那个四十岁的太后和她不过二十的儿子,雍王,他们真的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后手准备了么
在魏远逸的揣测中,不远处的那个老太监胡德庆又一次站了出来,宣读了第三道圣旨。
“陛下旨意,只诛首恶,其余人等一概不予追究”
因为凤翔的连杀五人,广场之上及周围都静的吓人,老天也配合,原先还隐隐有些风雷之声,可在凤翔杀过人之后,那团乌云还在上面飘着,可雷声却暂时消失了,不得不说,这也是一桩怪事。因为这令人心脏发紧的寂静,老太监扯着嗓子喊出的这句话传出去老远,连客满楼上的魏远逸都听到了他喊得是什么。大声喊完了之后,老太监胡德庆垂下头,低眉顺眼的站回了雍王身后,怎么看怎么就透着那么恭敬那么谦卑那么谄媚。可要是有人凑到老太监身边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胡德庆低下了头之后,他的嘴角就带上了一抹笑意,笑的有些冷。笑谁呢笑冯张王郭黄五个不可一世的大权臣以这样悲剧的方式结束了一生,还是笑与权贵们勾勾搭搭自以为得宠而不将自己这个总管放在眼里的那三个副总管太监不得而知,或许胡德庆也就不过就是单纯的觉得今时今日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让人发笑。
底下依旧是鸦雀无声,那道旨意要传达意思很明白,朕只杀冯张王郭黄这五个人,其他人,不论是五人提拔起来的官员还是拐弯抹角的亲戚甚至就是他们的儿女至亲,朕一个都不杀,所以你们放心。
百姓们没那么多闲工夫去思考五人的死会对雍国的权力构成产生如何的影响,他们只是被鲜血刺激到了而已。可那些官员就不同了,陛下这就等于是公开的承诺了,于是在场的官员们都是心念急转,迅速的开动脑筋,为自己日后的前程开始了思考。
就在这时,凤翔站了出来。凤翔自小从军,至今近二十年,亲手杀死了不知多少蛮人,他不是武者,但是自鲜血杀伐中却是磨练出了一身的凌冽杀气,刚才在极短的时间内连杀五人,动作却是干净利落,甚至没有一滴鲜血溅到他的身上。
凤翔这一站出来,顿时就对在场所有的官员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从来没有去过雍国北防线的,如果不是凤翔活捉了蛮王努尔哈赤并将其押解到了西凉城,大部分官员可能连蛮人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所以虽然经常听说蛮人怎样凶残怎样嗜血,却不会有直观的感觉,这就造成了他们对凤翔的认知也产生了偏误。这很好理解,就像一个人站在你面前,别人告诉你他杀了多少多少人,你也许会害怕会避开他,但是也不会如何的重视。但这个人要是真的在你面前杀了人,而且一杀好几个,那你可就又是另一番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