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3(2 / 2)

明朝谋生手册 府天 5573 字 2019-05-04

我这边光从扬州过来的就有三四十,再加上本地的缙绅,族亲,各种沾亲带故又或者有往来的宾客,这还真是兴师动众

汪孚林暗自咂舌,忍不住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算,最后苦着脸说:“看这情形,若是在松明山办婚事,加上松明山的族亲乡亲,看样子难不成要七八十桌这婚礼肯定是要晚上办,看来我还得厚脸皮到对面西溪南村借几个园子让宾客借宿。”

说话间,正房的门帘一下子被人拉开了,却是叶钧耀那张有些气恼的脸:“我说怎么就听到说话的声音却不见人进来,你们两个就等着回头拜堂成亲就行了,其他的事情哪里用你们操心,爹娘自然都会给你们操办齐全孚林,还不赶紧给我滚进来”

这一声滚进来却是亲昵多过戏谑,汪孚林朝小北耸了耸肩,赶紧带着金宝闪了进去。见叶钧耀回到主位大马金刀一坐,汪孚林闻弦歌知雅意,当即上前深深一揖道:“小婿见过岳父大人。”

汪孚林早就已经叫过岳父了,叶钧耀自是习以为常,奈何金宝却瞠目结舌了。这都还没办婚事呢,怎么就叫上岳父了那自己应该开口叫什么平时读书的时候,一直被李师爷和方先生柯先生称之为天资聪颖过目不忘的他,足足纠结了好一会儿,这才跟着上前一步结结巴巴地叫道:“见过叶大父。”

这如果小北过门了,哪怕他不是亲生儿子,随着叫一声外祖父自然是没错的,可眼下到底还没到那一步呢,天知道叶钧耀听了会不会反而觉得不痛快。至于大父,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爷爷,他此刻只能暗中祈祷这个称呼没出问题。

叶钧耀也这才发现金宝竟然跟在后头,等听到这一声叶大父,他倒是莞尔,招手叫了金宝上前之后便笑道:“回头等你爹成亲之后,我可是平白就捡了个十岁的童生外孙。这次考不上是因为你病了,可不要气馁,去见柯先生和方先生吧,他们才刚说起你。”

知道叶钧耀和汪孚林有话要说,金宝如释重负,赶紧行礼告退了出去。他这一走,叶钧耀才觉得真正自在了,坐的姿势也变得很没个正形,竟是伸了个懒腰,这才对汪孚林笑道:“真是当过县令,这才知道按察分司的日子有多好过。南直隶没有按察司,所以按察分司都是挂在浙江按察司名下,而按察司远在杭州,本道的事务就我一个人说了算,姚府尊品级高,却也管不着我,赋役之类最头疼的事都不归我管,只要把刑狱处置好就行了,监察只不过顺手而为,这才叫逍遥好似神仙”

汪孚林见叶钧耀一下子如此得瑟,他也乐得让这位昔日菜鸟县尊,如今的新任分巡道继续得意一下,当即凑趣地说:“而且新来的县尊拜见时,岳父的感觉应该更好。”

“那是交割的时候他一口一个前辈,后来到按察分司拜见的时候一口一个观察。而且,他带了两个师爷来上任,忙活老半天,愣是没有在三班六房查出任何纰漏来”叶钧耀一拍大腿,兴高采烈地说,“可因为他查账的关系,三班六房对他都有些阳奉阴违,他只能又来向我讨教。我好好指点了他一番,他这县尊位子才算是稳了。尤其是刑狱,之前那些个盗贼,他都还按照我的旧例处置,赋役更是不敢动。而且你听说了吗,本县缙绅公议,我该进名宦祠”

说到这里,叶钧耀才叫真正眉飞色舞。历来首任官就能进名宦祠,那是非常少见的,遥想两年多前自己刚上任的步履维艰,现在的意气风发,他不由得站起身来,很想赋诗一首。奈何他经史文章不错,诗才却实在平平,想想就不在未来女婿面前献丑了。刚刚一番卖弄也已经完事了,他就亲切地对汪孚林说道:“孚林,南明先生刚刚高升去了兵部,虽说你寄籍顺天府参加北直隶科考也没问题,可为了不被人说闲话,我建议你还是在南直隶考,你觉得呢”

不等汪孚林答应或反对,他便低声说道:“今岁徽宁道科考押题,方先生颇有把握。”

“我听岳父的。”

汪孚林本来就这么想,乐得给未来岳父一点面子。果然,心情大好的叶钧耀立刻眉开眼笑,非常实诚地说:“你叔父仲淹已经回来了,说是代南明先生回来参加你的婚礼。南明先生此次就任少司马,第一件事是巡边蓟辽。等他明年回了京城,就是你跟着去历练的时候了。”

尽管程老爷也请托过,希望他到时候把程乃轩带过去历练一下,但汪孚林其实真的不大想在京城混。在徽州又或者其他地方,他哪怕是区区一个小秀才也足可游刃有余,可京城是大佬满地走,进士不如狗,要从憋屈到畅快何其难也万历皇帝凉薄成性,那种大腿送上来他都懒得抱而且,他能够看得出来,汪道昆这人有点理想主义,和张居正这种超级现实主义的人混在一块,迟早会被一脚踹的

第四五二章什么叫厚脸皮

尽管并不情愿上京,但这怎么也是明年的事,因此汪孚林并没有纠结太久。他在徽宁道按察分司只停留了一小会儿,就不得不赶在府城和县城之间的德胜门关闭之前,带着金宝匆匆赶了回去。这时候,县后街上的小宅院里早已经准备好了饭菜,迎接他的除了家人那一张张笑脸,还有几位不请自来的客人。除了从前就经常到家里蹭饭的户房司吏刘会,还有转到了吏房的吴司吏,壮班班头赵五爷,叶钧耀离任前提拔的刑房司吏萧枕月。

这是当初叶大炮在歙县令任上的最坚实班底,现如今新官上任,他们却还是跑到了汪孚林这里来,自然是表明态度。虽说人家的家宴闯进来他们四个,可他们有的常来常往,有的是顶尖的厚脸皮,所以纯当没看见汪道蕴那有些愠怒的目光,敬酒说话全都很自然。等到饭后,汪孚林就向汪二娘问道:“对了,我从扬州带回来的东西可都送到了”

“都送到了,足足几个那么大的箱子,哥你真是的,乱花钱”尽管如今家境殷实,可汪二娘还是带着当年的勤俭节约好习惯,此刻不由得嗔道,“那么多东西,你还让我分哪样东西是谁的,怎么分啊”

“好好,那我就现在分。”

汪孚林笑着叫人进来,说了箱子上的标记,先让他们搬了进来。等到那个樟木箱子搬进了屋子,他打开箱盖,先把那几色特意挑过的料子一一分了,而后从底下拿出一个小盒子,里头却是几方玉佩。汪道蕴早知道扬州玉器雕工是有名的,可一想到这玉的价值,他不免有些心痛,可还不等他也顺着汪二娘的口气埋怨汪孚林多花钱,就被儿子几句话给弄得目瞪口呆。

“这几块玉也是借花献佛。汪家四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