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长,兵力消耗太大,日本政府越来越感到后继乏力,不但无力继续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甚至连维持现有占领区都赶到力不从心。
而且此时,英美等国已经停止了对日本的绥靖政策,开始在经济上制裁日本,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停止向日本提供石油等重要的军事物资供应。众所周知,日本资源匮乏,为了侵略扩张,日本的大多数军事物资都是依赖进口,英美此举无异于掐住了日本人的脖子。前所未有的危机,笼罩在整个日本,压抑的日本政府根本喘不过气来。
仅仅从石油方面来说,如果没有石油,日本的战斗机将无法升空作战,其庞大的海军舰艇也将全部抛锚,沦为一堆堆废铁。
巨大的危机使得摆在日本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选了,第一条路就是,从中国撤兵,停止对外扩张,外交上向美国靠拢。一心妄想称霸世界的日本人自然不甘心沦为英美的附庸,成为一个二流国家,更不愿意吐出已经吞进嘴里的肥肉。
如此一来他们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南下,取战略资源,继续加强对外侵略。南洋有美国,英国,荷兰的殖民地,进军南洋就等于向美英荷三国宣战。在这种情况下,在日本南下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在40年春夏之际,英美等国刚开始制裁日本,日本人就开始积极的准备南下,攻取东南亚地区,以获取它急需的战略资源。然而由于在中国战场,日军接连失利,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打乱了日本人的侵略部署,这才使得南下的战略一直被拖延了下来。
当然在日本还有另外一种呼声,那就是北上进攻苏俄,陆军方面大多支持北上,尤其是日本关东军。但是在39年的时候,诺门坎事件,日本人本来想试探一下苏俄的实力,结果被苏俄揍得满地找牙,给小鬼子们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此后北上的呼声越来越弱,而海军鼓吹的南下论逐渐占据了上峰。
不过此时的小鬼子仍然犹豫不决,毕竟一旦决定南下就等于同时同英美荷等国同时开战。其中荷兰就不必提了,曾经的海上马车夫,早已经没落了,二战爆发之后,本土更是被德国占领,其王室和政府灰溜溜的跑到了英国组建了流亡政府,这样一个国家日本人根本不会看在眼里。
至于英国,这个昔日的世界霸主也已经到了垂暮之年,一战之后就不复往日雄风,二战爆发后更是被德国人打的满地找牙,现在的英国政府仍然胆战心惊的担心德国人会打上英伦三岛,根本没有实力再维持其在海外的庞大的殖民地。所以英国对于日本人来说也不足为虑。
唯一让日本人顾忌的只有美国,一战结束之后,靠着一战大发战争横财的美国,就逐渐取代了英国成为了新的世界霸主,又经过二十年的稳定,快速发展,美国的霸主地位变的更加的稳固了。而且二战虽然已经爆发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了,但是始终奉行孤立政策的美国,始终没有参战。此时的美国正处于全盛时期,即便是一向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日本,想要对付这样一个国家,也得先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
于是日本政府高层,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无休止的讨论,而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不要南下。
也就是说,此时的日本政府仍然犹豫不决。但是这时八路军却是已经下定了决心,向东北进军,创建东北抗日根据地,进而收复整个东北地区。
1941年4月底,第七纵队的十几万大军已经训练完成,形成了战斗力,并做好了随时进军东北的准备。
这时,第七纵队司令员李国韬等第七纵队几十名高级将领,联名致电八路军总部和党中央,请战出兵东北。
八路军和党中央经过慎重考虑之后,随后由八路军总部直接下令第七纵队,进军东北。
李国韬接到八路军总部的命令之后兴奋不已,随即召集第七纵队各级将领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李国韬直接下令第七纵队所属之各部队,与5月1日起,分批开拔经热河省,向东北地区挺进。
5月1日,第七纵队十几万大军,分兵数路,离开了驻扎几个月的察北地区,兴奋的八路军战士们,高唱着嘹亮的军歌,浩浩荡荡的向着热河方向开去。
李国韬站在一个土坡上,看着面前浩浩汤汤向东开进的队伍,心情激动澎湃,涌起万丈豪情,一脸坚定的说道:“整整半年的时间过去了,我八路军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磨砺了我们第七纵队这把无坚不摧的利剑,如今也该到我们亮剑的时候了,东北就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
第四卷卷第1576章越快越好
推荐阅读:5月3日,李国韬率领司令部部分人员,随同新编第一师先头部队,率先赶到了承德。
在承德休息了一夜之后,第二天李国韬便随同部队北上,来到了隆化县城,第七纵队司令部暂时安置在了隆化县城。
当天夜里,李国韬,李长胜,马振国等三人带着少量的警卫人员来到了隆化县北部的唐三营镇附近侦查敌情。
之前的几个月内,日军曾经发动了数次进攻,虽然占领了围场,但是在隆化北部地区遭到了八路军的顽强阻击,始终未能前进半步。双方在唐三营一带进行了大小数十次战斗,双方各有胜负,但是战线一直维持在唐三营附近一带。
此时热河军区的宋司令员率领所部八万大军驻扎在承德至隆化县以北地区,宋司令员得知李国韬要去前线侦查敌情,于是非常热情的主动要求担任向导,随同李国韬等人一起来到了前线阵地。
在宋司令员的陪同下,李国韬等人登上了一座小山,李国韬举着望远镜,向着对面的日军阵地方向看了一眼,随口问道:“老宋,对面的日军是什么番号,兵力有多少。”
宋司令员连忙解释道:“自从上个月日军进攻热河再次被我军打退之后,对面的日军兵力有所减少,目前在围场附近一带只驻扎着关东军的第23师团。师团长是井上政吉中将,下辖步兵第64,71,72三个联队,还有一个野炮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其中有一个战车大队,由于与我军直接接触,其兵力有所加强,据我军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日军的总兵力大约在二万人以上,但是不超过两万五千人。”
李国韬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第23师团,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当初诺门坎战役的时候,就是这个第23师团挑起的,结果小鬼子被苏俄人打的满地找牙,这个第23师团更是损失惨重,甚至险些被全歼,没想到这支部队竟然被调到了热河。”
宋司令员微笑着解释道:“为了进攻热河,关东军已经先后乱换了几个师团,发动了数次进攻,结果都被我军打退了,现在正好轮到这个第23师团了,如今你们第七纵队回来了,我看这个第23师团也就不用走了。
”
李国韬哈哈笑着说道:“他们这次就算想走,我们还不愿意呢我们第七纵队出关的第一战,就拿这个第23师团开刀吧对了,除了这个第23师团之外,附近还有其他日军主力部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