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1(2 / 2)

最秦 郝赵 6042 字 2019-05-04

闫三儿给李剑和卫霍送上了两份一模一样的圣旨。其中文辞自然华丽,但这三个将军除了明白了意思,其他的对仗工整什么都没有感觉,唯有一句话让他们内心感到一股豪气油然而生:“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掳我中原百姓者,我必奴之。”

归根结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从这两句话之中,李剑和卫霍敏锐的感觉到了皇帝陛下征伐异族的决心,那决心之中,带着一股子凛冽的味道和气息。

这股子气息,很合武将们的胃口。

李剑和卫霍在半路分开,他们两人拱手告别,临别之时,互赠一句话:“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掳我中原百姓者,我必奴之。”

随着大军开进,这两句话在军中轰然传开。

跟着大军行走的白霸听到这句话是来自大秦皇帝亲自书写的诏书之上,不禁被这两句话的含义所震撼。大秦之前,中原战乱不休,异族也趁机窥探。可曾经的七国霸主,竟然没有一个人为华夏苍生考虑过,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宗庙社稷。

“如果我祖坑杀的四十万降卒,不是赵国士兵而是胡人,定然不会被冠以人屠的称号。当今皇帝是个明主,一切都是为了华夏百姓着想。”白霸内心感叹。

熊罴和光头强之辈,不懂得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但那里蕴含的杀伐之气却深深的感染了他们。

两支雄壮的秦军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开拔向了大秦的北疆。

而此时,北疆之外的冒顿单于正在接见来自南方大秦的几个商人。这几个商人是秦人在草原上的盐商。冒顿统一了胡部,雄雄的野心早就按捺不住,如果不是有蒙恬震慑,早就向大秦发起试探性进攻。

如今秋季到来,草长马肥骑兵狠,正是兵刀入秦时。

冒顿已经开始准备大举进攻秦国,不过进攻秦国需要一个借口。他正在想办法制造借口,而给他带来这个借口的人就是项羽手下的大将,钟离眛。

钟离眛了解中原地形地貌和气候,如果此人能为自己所用,进攻大秦把握更多。冒顿盘算着,钟离眛他已经养了足足半年,此时正是用人之际。

第358章树欲静而风不止

刚刚入秋,大秦的帝国学院就在锣鼓声声之中开张。这标志着大秦学术的一个开端。法家、道家、儒家诸子百家的学者都可以在大秦帝国学院的文学院之中自由的争辩,各种思想潮流不断的碰撞闪光。

恪物院之中,原本只有李可带着几个过来的学子。可帝国学院建造的工程结束之后,公输家和墨家两股人马就杀到了恪物院之中。使得原本最为萧条的恪物院瞬间人头济济。

胡亥在亲自宣布自己为大秦帝国学院的院长之后,整个学院沸腾了,更多的良才慕名来到了咸阳,想要进入这个大秦皇帝亲自做院长的帝国学院之中。

一时间,咸阳城中到处都是各色人物,有的有才学,有的有能力,各展所长。一派繁荣景象。

公输家一心料理学院的后期建设,墨田园则在胡亥的诏令之下,在咸阳开了一家祥泰居家居店,里面贩售各式各样的桌椅板凳梳妆台。

墨家的人不愧是天下第一巧匠,在胡亥给出了简单的桌椅图纸之后,更是发扬光大,加入了自家的设计思想,更是在每一张桌椅家具不影响美观又显眼的地方刻上了一滴墨水,在墨水中央则雕刻咸阳宫的楼角,一股皇家气息瞬间使得原本就精致的家具更加高大上起来。

一时之间,咸阳城的勋贵之家几乎必备祥泰居的家具。如果那个勋贵之家没有祥泰居的家具,那就会被所有世家大族看不起,认为还不是真正的大秦贵族。

至于那些有钱的商人,没有贵胄的爵位,想要购买祥泰居的家具,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更别提普通百姓了。

墨田园几次想要打开大量贩售祥泰居家具的口子,胡亥就是不允许。其中原因早就给墨田园说了,要吊足有钱人的胃口,如果祥泰居刻着咸阳宫楼角的家具到处都是,就不值钱了。所以将来开放贩售,也不能刻上皇族象征的标志。

这样的事儿自然有朝臣反对,认为这是对皇家尊严的亵渎。可胡亥说这是皇家尊严的品牌效应,这样做更接地气儿。皇帝陛下都这样说了,自然没有人再敢有异议。尤其是其中几个大臣在回家看到了自家刻着皇宫楼角的祥泰居家具之后,顿时感觉倍儿有面子,也就偃旗息鼓起来。

蒙毅在安葬了蒙恬之后,再次离开了咸阳帝都,他放心不下自己一年来的辛苦付出,要亲眼看着颗粒归仓。于是整个大秦土地上再次出现了蒙毅消瘦的身影,在他身后农家的许慧也紧紧跟随,两个人就这样丈量着大秦的广阔疆土。

眼看一个秋天就要安稳的过去,凉风渐渐的从北方的大地袭来之时,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同时传到了咸阳帝都。

胡亥在武信殿之中连续打开了两道奏章,第一道是来自北方疆土,李剑所镇守的九原郡第一次遭到了小股匈奴骑兵的袭扰。还好李剑防御得当,使得入侵九原郡的匈奴骑兵没有得到什么油水,留下了十几具尸体就逃出了大秦的边境。

卫霍驻扎的雁门和代郡也出现了匈奴的骑兵,只是看到大秦军阵俨然,这些匈奴骑兵一触即退,没有做过多的接触。

胡亥放下奏章,感叹一声:“树欲静而风不止。”

把分别来自李剑和卫霍的两道奏章递给了在武信殿一起参赞政务的刘墨和李斯。

“匈奴不安分是迟早的事儿,只是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心急。看来这冒顿单于野心不小。”李斯把手上的奏折合上,脸色也沉了下来。

刘墨点了点头,他知道打仗的事儿,两个兄弟比自己擅长。没有过多的说话。

“报南路军侯李元奏折到。”武信殿外,老内侍一反常态的大声奏报。

“嗯”胡亥内心微微一沉,李元在平定大秦内乱的过程中,独当一面,虽然年轻但是已经有了那种将帅风度。国家再次一统之后,胡亥就令李元南下,密切注意岭南赵佗大军的变化动向。如今他的奏章得到老内侍的如此通报,说明是有大事儿。

“快呈上奏章。”胡亥吩咐。

“是。”老内侍回应一声。

原本大秦奏对之中,回应的是嗨或者诺,可胡亥听着不顺耳。尤其是哪个嗨,让他有一种穿越到了鬼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