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2 / 2)

“好的,刘远哥你快去忙吧。”

谷儿冲刘远点头,她也没想到让刘玉陪她。

等下午的时间刘远又来了,和谷儿说了几句话,谷儿的菜就卖完了,她还了刘远茶缸,告别回去了。

就这样谷儿开始了采菜卖菜的日子。

每次得的钱她都会给周麻子一部分,自己留一部分出来。

只是卖菜的生意并不能做长,十天以后,谷儿就感觉到生意有所下降,她知道,野菜怕是要卖不动了,因为有菜要下来了。

这天谷儿正在给人装着野菜,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到了谷儿的摊子前。

“姑娘,你这里葱卖完了没有”

她急火火的问着谷儿。

“婶子,葱还有这一把,婶子你要”

谷儿看了看,葱就剩下一点了。

“哎,这也不够啊,姑娘,你明个还来要是来的话,你多给婶子捎来点葱,大葱,小葱都要。”

那妇女看着那点葱摇头。

“行啊,我明个还来,婶子要多少葱”

谷儿看有人预定葱急忙点头,现在菜不好卖了,采一天卖两三天,所以她可以连续来。

“多来点吧。”

妇女没有说具体的数字。

“她王婶子你要这么多葱干啥啊,能吃的完”

旁边有认识妇女的人奇怪的问了起来。

王婶子道:“哎,我这不是要娶媳妇了吗。”

王婶子说完还叹了口气。

“娶媳妇是好事啊,你咋还不高兴,你那儿媳妇上次上你家门我看见过,长的好,还是工人呢,娶个这样的儿媳妇你可是有福气啊。”

那人羡慕的说着。

“是好,我那儿媳妇性子也好,和我也处的来,可你不知道,我那儿媳妇祖籍是河南的,不是咱们这边的,是当初闯过来的。不过她家里人也算有出息,在咱们这边站住了脚。”

王婶子说起儿媳妇还是很满意的,儿媳妇能拿的出手,她脸上有光。

、第35章:为难

众人也都明白她不是真不满意儿媳妇,但不会拆穿她。百度搜索

“这有啥,管她祖上是哪里的,只要现在在这不就好了。”

那个和王婶子唠嗑的人有些不以为然。

“是啊,只要人好就行。”

旁边的人也符合。

谷儿也认真的听着,女人嘛,都是爱听八卦的,她也不例外。

“我不是嫌弃她娘家是那边的,哎,我和你们说实话吧,这不是要结婚了吗,她娘家那边来了不少的人,都在这边吃住,等着三天后他们结婚,可我这儿媳妇的娘家人不爱吃米,要吃面条,要吃馍,我也不会做啊,他们还要什么大葱,他们吃葱也不蘸酱,就干吃,这还不算,他们还要我蒸什么枣糕,说闺女出门婆家得送个大枣糕,送九个小枣糕,这是风俗,你说我哪儿蒸过那玩意啊,这不是为难人吗这急的我头发都白了。”

王婶子和众人道出了原委。

王婶子的话略微有些夸张,这是人的天性,说话爱夸张,但她的焦急众人也是能看出来的。

“哎,这确实愁人,咱们这边都吃米,这面食是不会做啊,都说低头娶媳妇,要是不把人家娘家人伺候好,将来可是爱生事。百度搜索”

有人在旁边感叹着。

“是啊,咱们这边说起来没那么多讲究,可那边不一样,说道可多了,我听着她娘家人那些说道我都头疼。”

王婶子的心烦不是装出来的,对于这个要进门的儿媳妇她是很满意的,对方人长的好,脾气也还行,最重要的是有个好工作啊,说出去她住的那一片谁不羡慕她。

她本来走路都能带风,做梦都是笑着的,可这两天笑不出来了,儿媳妇不是本市的,是齐齐哈儿那边过来的,齐市本来就比这个城市大,儿媳妇也算是见过市面的人,可她结婚,她娘家人都赶过来了,有从齐市过来的,还有哈市过来的,一下子来了好几十人口。

媳妇在这边亲戚就一家,那边也不可能住这么多人,儿子就出头把亲戚都安置在了他们这边,人来了,她要管吃管喝管住不说,问题是,吃不到一块去啊。

她要吃米,可人家要吃面,吃馍,馍是个啥都东西她都不知道,后来听儿媳妇说了她才知道。可她也不会弄啊。

即便她豁出去了,借了一些粮票换了不少的面回来,可面也不可能变成人家要吃的东西,还得做啊。

她做不好,那些亲戚里有两个嫂子说话就有些难听了,自己说让她们自己做,可她们说她们是娘家人,自然听婆家人的安排,哪有娘家人动手的道理,不然将来闺女在这边抬不起头来。

王婶子心里不舒服,可对于儿媳妇的这些娘家人也只能敬着,有气也只能忍着。

她昨个看到谷儿卖菜,就买了一些回去做蘸酱菜,没想到那些人说吃起来还中,还说她拿回去的小葱好吃,就是小了些,让她明个买点大的回去。

她也觉得谷儿这边的小葱比平时她吃的那些好,所以今个才过来了。

“这你娶儿媳妇请客,她娘家那边还来你家吃喝,也要坐席,没这样的规矩吧”

还有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

“咱们这边是娘家和婆家分开待客,可他们那边结婚的时间,娘家人要上桌的,并且婆家还得把娘家安排好了,安排不好还不行,我儿媳妇她亲戚那边住不下,我儿子才把他们都安置在这边,结婚的时间他们就直接坐席了,吃完他们就回去。”

王婶子和人解释着,都说十里不通俗,这两家不是一个省的,风俗习惯肯定不一样,一辈子就娶这一次儿媳妇,她得做到了。

“哎,不容易啊。”

有人听了叹息,同情王婶子。

“是啊,不过要说王婶这还算不错的,我家那个都二十五了,连媳妇都还没有找到呢,我更急。”

又有人说起了自己家的儿子。

听着众人的议论,谷儿心中微微一动,这两天她正为这野菜要到季了,她下一步要做什么发愁,今个听这个王婶子一说,她倒可以去对方家里帮着做饭,不是还说要蒸枣糕吗这个她会的啊,并且还蒸的很好。她之所以会这些是因为她上辈子在一个山东人开的饭馆里干过。

不过那个山东的菜馆并不卖这些,而她也只是帮着人家洗盘子,洗碗,帮着人家洗桌布什么的。

和她一起干的还有一个老太太,那老太太差不多都快七十了,也是外地人,听说家里媳妇不是东西,不肯养她,她那么大年纪还要出来干活养活自己。

谷儿觉得老太太挺可怜的,虽然她自己也是个可怜人,但她对于老太太很照顾,平时干活她自己的干完总是帮着把老太太的那份也干了,对她挺关心的。

大概过了两个月,老太太就开始教谷儿她家乡的吃食。

那时间谷儿根本就没有想那么多,人家好意想教她,她也就学了,她觉得多学会一门手艺将来说不定能多找份活干。

那时间谷儿的日子虽然过的也不好,但不像现在,面她还是买的起的。

从最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