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5(2 / 2)

附身吕布 王不过霸 5467 字 2019-05-05

“子真,冠军侯还未至吗”床榻上,郑玄微微睁开眼睛,虚弱的声音询问道。

“快到了,爷爷,我再去看看。”郑小同握着郑玄的手,声音有些哽咽,正要离开,却见屋子里光线一暗,吕布和陈宫、贾诩等人已经进来了。

“康成公,吕布来了。”吕布进来,看着床榻上的老人,心中突然有些发堵。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郑玄变得更老了,如果按照历史轨迹来说,吕布救他的那一年,他其实已经是他的死期了,丧子之痛,被袁绍裹挟,拉上袁家的战车,最后郁郁而终,当时的郑玄,其实已经有了直面死亡的准备。

后来被吕布发现,并将华佗请来为郑玄续命,才好转了一些,不过当时的郑玄显然将吕布和袁绍当成了一丘之貉,已经做好慷慨赴死的准备。

只是后来,随着跟吕布开诚布公的一次长谈,吕布言明只需要他教学,不会将他拉进自己的政治之中,郑玄才答应留在长安,培养人才,这一待就是五年。

“子真,扶我起来。”郑玄目光亮了一些。

吕布上前,和郑小同一起,将郑玄从床榻上扶起来。

“有劳冠军侯,恕老朽不能下拜。”似乎有了些力气,说话不再虚弱。

“您老何时拜过我啊”吕布苦笑着摇摇头道。

“嘿。”郑玄闻言不禁笑了,也跟着摇头道:“若说这天下诸侯之中,恐怕也只有冠军侯受得起老夫这一拜,只可惜,老了”

“您老人家不骂我已经很感激了。”吕布玩笑道,尽量让气氛轻松一些。

“骂”郑玄笑道:“站在儒家的立场,确实该骂,自那董仲舒之后,儒家独尊,儒家地位何等遵从,冠军侯推行法家,更激励百家争鸣,天下儒门学子,哪个不恨哪个不骂该骂”

贾诩、陈宫等人相视一眼,放眼天下,恐怕也只有郑玄能够这么坦然的将这话说出来,还不会遭到吕布的怒火。

“不过这五年来,到死的时候,老夫却是想通了。”郑玄看着吕布,感慨道:“以前做学问的时候,老夫就觉得有些不对,儒家独尊了,但四百年下来,儒学却在向一个怪异的方向发展,本身不但毫无进步,而且很多时候,连儒者的风骨都没了,老夫一直在想,究竟哪里错了,也一直在跟人研究,如何更正,将儒学拉到正道之上。”

“当年,老夫跟大多数人一样,是看不起冠军侯你的,尤其是依法治国,推行法治,与我儒家学说,背道而驰”郑玄回忆着五年前的事情,笑着摇头道:“不过这五年来,老夫却突然发现,儒家丢掉的东西似乎又回来了”

儒家丢了什么

儒家原本是一种中庸之学,可以容纳百家,听起来,似乎有些像帝王之学,但却又不是,儒家讲的更多的是做人,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学问,吸取他人的优点来补足自身,孔子一生都在身体力行,这就是儒家的魂。

但自董仲舒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渐渐变了味道,渐渐地成了一门富贵学问,本来是讲做人,渐渐地却融入了权术,成了专门为帝王服务的学问,骨头断了,魂也丢了。

“冠军侯说过很多话,听起来似乎悖逆纲常,但细思之下,却是发人深省,一家独大,没了旁人的监督,自然也就失去了认清自我、纠错之能,久而久之,不但没有往前走,反而倒退了。”郑玄笑道:“老朽钻研儒学一生,至死方知错在何处。”

“已经不错了,有些人,就算知道,也宁愿活在错误中,不愿意改。”吕布笑道,真没人看出其中弊端吗不见得,但却没人改,甚至有人推波助澜,相比起来,郑玄虽然固执,却有着学者的风度,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会掺杂太多私人感情在里面。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夫能在有生之年,得遇冠军侯,幸甚,幸甚。”郑玄呵呵笑道。

“第一次有名士跟我说这种话,也是布之幸运。”吕布笑道。

“儒家独尊固然不好,然儒家传承千年,自有其道理,老夫也希望,冠军侯能给儒家一条生路。”郑玄沉声道,这才是他一定要在死前见吕布一面的原因,作为一位一生钻研儒学的学子,他不希望儒家有一天在吕布的打压下彻底淘汰。

“康成公放心。”吕布叹道:“某不会打压任何一家,也不会过度扶植任何一家,法家要用,儒家也要用,法治与德治,其实并非全无共通之处。”

法治规范了人的道德下限,而德治却是提高人的道德上限,当然,前提是这法必须合时宜,能够与时俱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终有一天,今日看来于天下有利的善法将会彻底沦为投机者钻营的恶法。

“百家争鸣,方能共同进步,道理很浅显,老头子愚钝,用了一辈子,还是在冠军侯的帮助下,才悟通这个道理。”郑玄喘了口气。

吕布默然,如果没有他的横空出世,这个渐渐形成的怪圈子不但不会被打破,而回不断的膨胀,最终形成一种故步自封的怪圈,就这点上来说,他觉得自己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是有帮助的,至少无论跟被后人黑化的奸雄曹操还是被美化到不像人的刘备比起来,自己更加伟大。

“我死后,子真可以继承我儒家学院院长之位。”郑玄扭头,慈爱的看了一眼郑小同。

“康成公,学院有学院的规矩,不会为任何人破例,若子真真有这份本事,我可以为他提供最公平的环境,还是那句话,能者上,庸者下”吕布肃容道。

谁坐院长之位,在长安书院内部已经立下了规矩,老的院长如果逝去,新的院长会从学院精英之中选出,能力、弟子,方方面面,郑小同便是有能力,现在也太过年轻,不适合坐这个位子,要知道如今长安书院可不是刚刚建立时人才凋零,哪怕是儒学院之中,能者也不少。

郑玄微微一怔,随即恍然,的确,这里是学院,以学术见高低,分长幼,没有继承一说,哪怕是吕布入学,也是经过严格考核之后,才拜入学院求学,吕布之子尚且如此,遑论他人,那等于是吕布自己打自己的脸,自己或许真是老糊涂了。

“老夫惭愧。”郑玄摇了摇头,看向吕布道:“老夫一生两袖清风,到老却是逃不开人情两字。”

“人之常情,只是”吕布摇了摇头,人老了,自然希望给后代留下些什么,郑玄两袖清风,财产是不用想了,至于名望,对于郑小同来说,或许更是负担,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