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泉没有说话,但是眼中却不自觉的流露出不以为然之色。
“现在下结论尚有些早。所以,章桐,你要仔细观察他。”曾伯函道,“若是其心术不正,你须要小心提防,如若是一心为国,不计名利”曾伯函的眼中闪过一丝期许之色,“那么,人才难得能臣也好,枭雄也罢,你都可选他做你日后的替手”
“替手”李绍泉一惊。
“对替手做大事以寻替手为先”曾伯函说着,一只眼中竟然放出煜煜光芒来,“他若能为你的替手,三十年之内,自强中兴有望”
听到老师的这句话,李绍泉心中波澜涌动。
“他若能为你的替手,三十年之内,自强中兴有望”老师的身影一下子模糊起来,声音也变得空旷起来,渐渐的远去。
李绍泉突然意识到,老师说的那个能成为自己替手的人,现在已经不在了,不由得嘶声大叫了起来。
“不”
李绍泉猛然惊醒,这才发现,适才是做了南柯一梦。
想到如今老师和好友全都不在了,李绍泉一时间泪流满面。
“老师鲲宇你们为什么走得这么早啊”李绍泉悲叹道。
可能是李绍泉的惊叫声惊动了外面,一队仆人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看到李绍泉独坐在那里流泪,个个惊疑不定。
“没事,都下去吧”李绍泉摆了摆手,仆人们行礼后全都退了出去。
李绍泉缓缓起身,西边天空渐由明朗而转成绯红,最后,夕阳终于顽强地冲出云层,在即将坠入西山的最后一瞬间,露出了它火红的一角,余辉将直隶总督衙门罩上了一层金色。
李绍泉回到了书房之中,看着书案上摆放的信札,他将放在最上面的一封电报拿了起来。
这封电报是张霈伦发来的,已经被李绍泉打开看过了,电报的内容是他打算上折子参劾黄树兰,“以破朝中守旧之臣力保”,“一雪前恨”。
这封电报内容虽短,但透露出的信息却非常多。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 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大总督
“誓破朝中守旧之臣力保”这一句,表明朝中有极强的保守势力,想要借着保黄树兰的机会阻碍兴办洋务,“誓破”和“一雪前恨”则表明张霈伦已然决心参倒黄树兰,替林义哲报仇雪恨。
李绍泉想起林义哲灵柩运到天津时的情景,再次流下泪来。
那一天,他看到林义哲灵柩时,第一次不顾一切的想要上前去抬棺,结果被僚属死命拦下,而由四位亲信部下上前抬棺。
当林义哲的灵柩被运上“和硕公主”号时,那一刻,对他来说,所谓撕心裂肺之痛,不过如此。
李绍泉取过书桌上林义哲的文章看着,回想起和林义哲相识相知的一幕一幕,禁不住流泪太息。
“查西国富强之源约有五大端:”
“一曰通民气:用乡举里选以设上下议院,遇事昌言无忌;凡不便于民者,必设法以更张之;实查户版生死婚嫁,靡弗详记,无一夫不得其所,则上下之情通矣。”
“二曰保民生:凡人身家、田产、器用、财贿,绝无意外之虞;告退官员,赡以半俸;老病弁兵,养之终身;老幼废疾、阵亡子息,皆设局教育之,则居官无贪墨、临阵无退缩矣。”
“三曰牖民衷:年甫孩提,教以认字;稍长,教以文义;量其材质,分习算、绘、气、化各学,或专一艺,终身无一废学者;何也有新报之流传,社会之宣讲也。”
“四曰养民耻:西国无残忍之刑,罪止于绞及远戍、苦工,其余监禁、罚款而已;监狱清洁无比,又教以诵读,课以工艺,济以医药,无拘挛,无鞭挞,而人皆知畏刑,不敢犯法,几于道不拾遗;父母不怒责其子,家主不呵叱其仆,雍然秩然;男女杂坐,谈笑而不及,皆养耻之效也。”
“五曰阜民财:其藏富于民者三要,一、尽地力,谓讲水利、种植、气、化之学;二、尽人力,各擅专门,通工易事,济以机器,时省工倍;三、尽财力,有公司及银号,而锱铢之积,均得入股生息,汇成大工大贾,有钞票及金银钱以便转运,则一可抵十矣。”
“此五项,皆以圣教民本为宗,是以凡兹西学,实本东来。取其长而补我之短,有何不可”
这些都是林义哲进献给中枢的“西国圣道考附论”的内容。
那些出自林义哲之手的文章,这些天一直是他案头的必看之文。
“西人崇圣教民为邦本之说,西人尝谓谋国之要有三,曰安民,曰养民,曰教民。所谓养民者,何也一曰造机器以便制造,二曰筑铁路以省运费,三曰设邮政局、日报馆以通消息,四曰立和约通商以广商权,五曰增领事衙门以保商旅听其言,方知西国所以坐致富强者,全在养民教民上用功。而世之侈谈西法者,仅曰:精制造、利军火、广船械,抑亦末矣”
“夫商为中国四民之殿,而西人则恃商为创国、造家、开物、成务之命脉,迭著神奇之效者,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