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号和“雷电丸”号小心翼翼的前进,果然如同“第二丁卯”号说的那样。水手们在航道上发现了渔网,立刻出声示警,并用长竹竿将靠近军舰的渔网推开。
上村彦之丞有些惊奇的望着海面上漂浮着的渔网,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他有心想要再问下“第二丁卯”号,但“富士山”号同“雷电丸”号此刻已经和“第二丁卯”号拉开了距离,而且“第二丁卯”号此时正在救助沉没的“千代田形”号,是以上村彦之丞放弃了这个打算,而是准备靠岸后直接去找萨摩海军的实际指挥者林逸青问个明白。
好容易进到港内。来到了萨摩海军的锚泊地,上村彦之丞发现在不远处的泊位上。“比睿”号和“金刚”号两艘铁甲舰并排停在了那里。
上村彦之丞注意到“比睿”号和“金刚”号的舰体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弹痕,知道二舰应该是经过了一场激烈残酷的战斗。不由得暗暗心惊。
虽然看起来“比睿”号和“金刚”号的伤并不重,但从那密布的弹痕来看,能给这两艘铁甲舰造成这样的伤害的,除了“扶桑”号之外,应该是不会有别的政fu军的军舰能够做到了。
此时“金刚”号舰尾旁边的一艘小艇上,两名潜水员准备完毕,便拿着刀跳进了海中,似乎要为“金刚”号清理什么。上村彦之丞看到这一幕,一下子想到了来时在海面上看到的那些漂浮的渔网,不由得心中一凛。
“富士山”号和“雷电丸”号在引导船的指引下进入泊位之后,上村彦之丞便迫不及待的和“雷电丸”号的舰长河原要一上了岸,直奔萨摩军参谋本营而去。
到了位于原大阪镇台司令部的萨摩军参谋本营,上村彦之丞和河原要一赫然发现,参谋本营正在林逸青的主持下召开军事会议,不但东乡平八郎、出羽重远等主要海军舰长全在,萨摩军的最高统帅西乡隆盛大将军也在。
“上村君和河原君回来了,太好了”林逸青看到二人平安归来,很是高兴,“你们这一仗打得漂亮”
“林君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战果”听到林逸青夸奖的话,上村彦之丞和河原要一全都吃了一惊,上村彦之丞忍不住问道。
“我们在东京的情报员是通过电报将消息传回来的。”林逸青微笑着点了点头,“你们全歼了东京湾的岸防舰队,击沉了十六艘敌舰,还有大批船只,摧毁了敌人的海岸炮台,并且炮击了城区,给东京的逆贼们以极大的震慑,我都知道得非常清楚,等到这次打沉扶桑号之后,便给你们庆功。”
“你们深入敌后,奋勇作战,取得了这样的战绩,必须要给你们庆功”西乡隆盛也在一旁说道。
听到西乡隆盛的嘉奖之言,上村彦之丞和河原要一激动得浑身发抖,一时间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上村君,你们回来的时候,没有遇到敌舰,是吗”林逸青将话头转到了正题上来。
“是的。”上村彦之丞答道,“我们进港时,看到了已经沉没的千代田形号,第二丁卯号正赶去救援。”q
s: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 第三百六十一章 序曲
“千代田形号是被扶桑号击沉的吗”河原要一急切的问道。
“对。”林逸青点了点头,示意他们俩到地图桌边来。
林逸青指着摆在地图上的几条写着舰名的小船模型,对上村彦之丞和河原要一讲起这些天发生的战斗来。
自政fu军在大阪侧后方的松阪一带登陆后,完成护航任务的政fu军海军舰队也展开了攻击行动,以配合陆军的进攻。
从6月10日到现在的6月12日,双方在大阪港进行了多次战斗。
6月10日7点左右,大阪港外风平浪静,政fu军军舰“清辉”还在左右徘徊。侦察拦截萨摩军的舰船,此前“清辉”曾在纪伊水道拦截过几艘商船,都被前来接应的萨摩军“金刚”号铁甲舰赶走。
中午时分,行动迟缓的政fu军主力舰“扶桑”号和炮舰“天城”号终于出现在海平线上。11时,所有的政fu军军舰会合为一队。井上良馨向“清辉”通报了命令后,即开始一面观察大阪港的水文、地形情况,一面听取“清辉”舰长关于连日来对萨摩军修建炮台进行监视的汇报,以一个西方式职业军人的眼光,选择将要采取的进攻方式。
大阪港的一些险要位置,自古就设有炮台,明治维新后日本政fu建设近代化的海防设施,新修筑了十余座炮台,这些炮台装备有新式的火炮,建造得也很坚固,但大都毁于萨摩军进攻大阪的战斗中。在萨摩军攻占大阪后,林逸青经过仔细研究,新修筑了多处炮台,这些炮台都不是砖石修建,而是以土垒成,看上去较为简陋,但各炮口都额外加有装甲防护,装有顶蓬。并且可以自由向各个方向射击,因为这些炮台旁边就是从海边通向大阪城区的道路。此外林逸青还将原来被萨摩军摧毁的炮台加以修复,整体而言,重新布防的大阪港的炮台和火炮及守军的数量比原来要少,但守御的实力却大大的加强了。
在对整个港口形势有了大体上的了解之后,井上良馨立刻开始布署他的军舰。大阪港属于自由贸易港,虽然现在已经易手。但萨摩军并没有禁止本国和外国的商船进出,是以虽然双方交火激烈。但海上航道却一直保持畅通。看到这些政fu军军舰来意不善,炮台守军一面加强戒备,观察着政fu军在港湾口排兵布阵,一边派人飞报参谋本营。
政fu军吨位最大的“扶桑”号铁甲舰吃水较深,难以逼近大阪海岸,井上良馨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将“扶桑”布置在了大阪港4座炮台的火力交汇点上,或者说布置在了一个可以同时炮击大阪港4座炮台的位置。“扶桑”号铁甲舰排水量3997吨,明治十一年完工。舰长7803米,宽1494米,吃水657米,装备2台卧式二汽缸复合双动式蒸汽机,双轴推进,功率3900马力,测试最大航速113节。煤舱容量500吨。井上良馨之所以敢于冒险把这艘军舰放在4座中国炮台的炮口下,主要因为“扶桑”是1艘正宗的铁甲舰,水线带包裹着厚达102毫米至229毫米的装甲。同时,“扶桑”号的炮火凶猛,装备有6门240毫米主炮和6门75毫米克虏伯后膛炮,此外还有6门75毫米舢舨炮可以随机布置在甲板上。另外还有诺典费尔德25毫米4管机关炮。“扶桑”号的240毫米火炮对付大阪港的炮台,几乎是无敌的。井上良馨根据得到的情报,认为大阪港主炮台最大的火炮只有170毫米,于是按照政fu军海军以往的测试情况,决定军舰停泊在209毫米装甲能够抵御住170毫米炮弹的地方,即距离炮台1000米左右。作为配角的“天城”和“清辉”等炮舰,船小水浅。被命令直接抵近大阪主炮台所在的岸边作战。
命令下达后,旗舰“扶桑”号首先开动,在大阪主炮台外900米的位置停泊。以右舷朝向大阪主炮台和旁边林逸青修复的政fu军炮台,左舷以及舰尾火力控制林逸青修建在港口右岸的2座炮台。吃水较浅、没有装甲防护的“清辉”一直深入到几乎到了大阪岸边的地方,在大阪主炮台侧翼的老炮台前120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