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2 / 2)

烈焰燎原 天下二白 8066 字 2019-05-05

谢婉站了起来,走到羽林跟前,神情凝重。

虽然羽林如今实力只比谢婉差了一点,但此刻他面前的谢婉给他的感觉竟然让山岳一样的沉重。羽林的额头和后背都沁出了汗,他微微的弯了弯腰,以适应这股沉重的压力。

谢婉看着低头聆听的羽林,说道:“羽林,你天赋惊人,日后必定成就非凡。也许你日后会达到我无法仰望到的地步,但我希望你现在能够答应我,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好人”

羽林闻言浑身一震,冷汗几乎都要把身体湿透。他默默的在心里念着谢婉的叮嘱,低声回答道:“末将谨记”

谢婉说完,手挥了挥:“好了,你回去吧。”

羽林回到帐中,坐在床边沉思着。

谢婉的请求看似异常突兀和奇怪,任何一个人在突然听到这个话都会感到莫名其妙。羽林却敏锐的察觉到谢婉语句中的态度。

好人。而不再是好将军。

其实羽林自己也隐约察觉到自己身体的变化。随着年龄和实力的增长,他那种奇怪的病发作的越来越频繁,从最初的几年一次到现在的几个月一次。

他感觉在身体中仿佛还有另一个自己一直在伺机争夺他的意识。

狂躁、暴力。

这是羽林每次发作后再回想起之前的画面时给他的最直观的感受。

羽林记得自己懂事后第一次发作是在八岁那年,后来他偷偷查阅家族典籍,却没有发现有关于这方面的丝毫记载。

他偷偷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一种病,但是却一直找不到这种病的治疗方法。好在这种病给他带来的只是短暂的不舒服的感受,对身体并未实质伤害,况且发病间隔实在太长,因此也就不了了之,到后来也就习惯了。

他不知道这种病的来因是因为跟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还是因为修炼的原因。

发病次数多了,羽林渐渐发现,这种病的发作似乎与自己的情绪有关。

然而情绪并不能随时受自己掌控,但相较起来发病确实减少很多。

好人。异常空洞虚无的标准,却让羽林不禁心中一凛。

标准自在内心。

怎样才能算一个好人

羽林想起娘亲曾对自己说过的话:坚守就是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羽林不清楚是否谢婉看出了什么。

羽林叹了口气,呆呆望着帐布,不知在回想什么。

良久,羽林从床头抄起自己的宝剑,握住剑柄用力一拧,咔的一声剑柄就已经被拧开了。

羽林小心翼翼的从剑柄里拿出一个物事紧紧握在手中。

那是一支朱钗。

细细把玩感受了一阵,他这才小心翼翼把它放进戒指里。

戒指中的那个桌子上的小抽屉中,暗红色的朱钗静静的躺在那里,仿佛在无声的诉说陈年的往事。

第三十二章 遗物

接下来的日子又回到平淡枯燥的节奏,羽林还是照往常一样每日带着亲卫巡山打猎,只是随着严冬的降临,山中的低阶魔兽活动迹象越来越少。

战事还是一如既往的发展着,据说东路已经进入了拉锯战阶段,这对结束战争的日程多多少少有些影响。西路还是照之前一样,白帝的十万大军被大散关四万守军牢牢拖在这里,每日战事少见,互相叫骂倒是从未间断。

西二十三领毕竟原本是地方守军,战力并不强大,加上之前伤兵退役,整休时吸收了近一卫新兵,因此只落到个后勤任务。羽林之前几次战斗机会也都是协防大散关时得到的。

当然,说是协防,其实只是让这些后方的年轻将领历练历练而已。

至少羽林之前有两次就是站在关门下和对方磨了半天的嘴皮子。

军中唯一的新闻就是雷豹停滞八年的境界已经隐隐有了突破的迹象,因此羽林近期每日都是早早出门,回营后就闭门不见人,倒是军中那些没有外出任务的将领吃了大亏,一个个被揍得鼻青脸肿的。

另一个传言就是陛下将要亲自劳军。

羽林对传言并没多大兴趣。朱雀家族地位超然,就连西凤陛下要见当代族长也得事先派人通报,因此在羽林心中陛下充其量也就是和族长一个级别的。要知道羽林可是羽宗宗主的亲孙子,满月时族长可是还亲自来观礼的。

这段时间由于天寒地冻魔兽活动迹象日少,巡山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每日两个时辰不到巡山活动便结束了。在这段空闲时间里羽林一直在阅读亡灵法师留下来的那几本书。他看得最多的是那本灵魂与生命,其他几本关于空间和位面的知识实在太过深奥,对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魔法知识学习的他无异于天书一般。

亡灵法师并没有留下任何关于魔法基础的书,或许是他认为能够得到他遗物的人都有强大的魔法实力,又或者他把他所有的魔法感悟都留在传承之中,因此如今摆在羽林面前的如同没有基脚的高楼。

倒是那本灵魂与生命,倒像是对灵魂这个神秘的领域一个系统的介绍,整本书深入浅出,羽林凭借自己对生命的感悟竟然能看得一知半解。

就是这一知半解,也让羽林无比震撼。之前他犹如一个小小环形沙丘里的蚂蚁,待他费力爬上沙丘时,展现在他面前的是汪洋的大海

整个世界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他面前,隐约间他看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这时他才知道,原来他突然得到的那种强大实用的感应能力就是精神力,而精神力正来源于自己的灵魂。

遗憾的是,书中并没有关于修炼精神力的方法,也没有精神力的使用秘技,关于这方面,羽林还得慢慢的在黑暗中探索。

倒是书中对于生命和灵魂无与伦比的深刻见解和那些振聋发聩的问题深深吸引了羽林,他犹如一团海绵一样疯狂的汲取着知识。

在这系统详细的讲解熏陶下,羽林看待世界的眼光已经截然不同。这并不是在运用精神力的结果,而且那些知识让他隐隐看到了生命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