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经济复苏阶段的英国和法国,手中有了一些余力,开始加大对俄国的援助。
对于英国和法国来说,不援助俄国不行,一旦俄国被中华帝国打败,乃至彻底消灭,中华帝国的领土将会更加广阔,直接为中华帝国增加实力。
英国和法国是海洋强国,不是6地强国,两国的战舰不可能开到6地上去,英国和法国需要一个强大的6地国家盟友,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俄国被中华帝国干掉。
印度是英国最重要的一个殖民地,越南也是法国一个比较重要的殖民地,这两个地区就在中华帝国眼皮底下,6上接壤,中华帝国随时可以派兵将其攻下,若是没有俄国牵制中华帝国,或许有一天,中华帝国就会向印度和越南下手。
像英国和法国这样的老牌列强,就是依靠殖民地使得本土快展,一旦重要的殖民地丢了,对英国和法国是一个巨大的影响。
大批大口径高射程的防空火炮被运送到俄国,英国和法国甚至将防空火炮的技术都送给俄国,使得俄国自己也可以进行生产,至于步枪、重机枪、各型号火炮,更是不计其数,足够俄国再武装出来上百万大军。
而且随着英国和法国的大量物资运抵俄国,俄国动用更多的人力,向东方加修建封锁线,在修建封锁线的同时,俄国也在往一些封锁线区域移民,必要时,这些移民都能可以去修建封锁线。
实际上西方国家的一些专家学者还现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中华帝国的飞艇可以轰炸俄国的都莫斯科,为什么没有去轰炸
有人说:“中华帝国的飞艇航程不够,炸不到莫斯科。”
下一刻就有人进行反驳:“中华帝国的飞艇都能飞到英国伦敦上空,中华帝国距离英国可比俄国远多了,怎么可能炸不到莫斯科。”
也有人说:“中华帝国的飞艇是害怕被俄国的防空火炮击落。”
随后也有人进行反驳:“用其他火炮改造出来的防空火炮射程高度最多只有三千多米,专门研制出来的防空火炮能有四千米射程就已经非常高了,然而中华帝国的飞艇飞行高度可达五千米以上,飞艇如何会害怕射程不够的防空火炮”
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争相讨论,又互相辩驳,始终拿不出一个得到大家认可的答案。
没过多久一个名叫法比安的德国学者,他的说法很快得到不少人的认可。
法比安说:“我认为中华帝国对俄国的战争并不是一场灭国战争,中华帝国没有想要灭掉俄国,之前中俄两国6上边境线长达上万公里,两国要想防守这么长的边境线,需要驻扎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军队,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然而现在中华帝国只动用十万骑兵就占领俄国过一千万平方公里土地,将整个俄国都拖入到战争的泥潭中,相反,中华帝国一边和俄国开战,一边却在展经济,两者间的差距非常明显。”
“俄国始终都是一个人口过亿的大国,一旦中华帝国的军队进入到俄国的欧洲区域,就会陷入俄国的人海战术中,骑兵战术不再好使,会让中华帝国付出巨大的损失,而且俄国在各地修建大量防空洞,飞艇轰炸效果会越来越差。”
“不需要动灭国战争,现在的情况已经让中华帝国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中华帝国为什么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来进行灭国战争”
法比安的说法迅得到一大批人的认同,不过也有人认为,一旦中华帝国有机会,还是会覆灭俄国,同理,俄国也相应覆灭中华帝国。
不管各国的专家学者的见解如何,英国和法国还是要源源不断将各种物资运送到俄国,幸亏英国和法国是老牌列强,多年的积累,连金融危机都不能将其打垮,还有余力支援俄国。8
第304章 奥斯曼前进
兴华元年十月,奥斯曼帝国向德国购买五万支1889式委员会步枪和五百挺暴雨重机枪。
暴雨重机枪即为中华帝国的暴雨重机枪,而1889式委员会步枪则是中华帝国的中华1式步枪德国修改版,其造型更符合德国人的体形。
1889式委员会步枪和暴雨重机枪已经成为德国军队的制式武器,德国正在进行大批量生产,为德国军队进行换装。
奥斯曼帝国突然向德国购买这么多武器,德国为了拉拢奥斯曼帝国,同意出售武器,并将一批原本准备装备到德国军队的1889式委员会步枪和暴雨重机枪交付给奥斯曼帝国,剩下的部分,预计也会在三个月内生产完毕,交付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得到这两种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步兵武器后,立刻列装部队,列装对象是效忠奥斯曼帝国君主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嫡系部队。
奥斯曼帝国突然间大批购买先进武器,吸引众多国家关注,奥斯曼帝国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军队武器过于落后,要进行更新换代。”
但是其他国家都不会轻易相信这个理由,有不少西方专家学者指出:奥斯曼帝国购买大批武器装备军队,意在俄国。
这个可能性很大,但是此时全世界都在金融危机的肆虐下瑟瑟发抖,哪个国家有时间管这些,而俄国自己却在竭力抵挡中华帝国的进攻,也忽视了奥斯曼帝国的举动,只有奥斯曼帝国周边部分国家对奥斯曼帝国警惕起来。
奥斯曼帝国全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土耳其人建立的一个帝国,创立者的名字为奥斯曼。
奥斯曼帝国曾经是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强大帝国,虽然如今已经衰弱,甚至被西方国家称为“欧洲病夫”,但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面积也足有四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将近三千万,现任君主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一个控制欲极强并希望奥斯曼帝国重新强盛的人。
17-19世纪,俄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黑海等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其中重要的有10次,旨在结束地跨欧亚非三洲、曾经长达数个世纪的扩张和征服的奥斯曼帝国和其藩属克里木汗国对俄国的侵略。
俄土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前后共长达两百多年,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奥地利、英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先后参与其中,战争的结果是俄国扩大了疆土,奥斯曼帝国逐渐衰落。
1877年,俄土争夺势力范围,使得第十次俄土战争爆发。
1877年4月24日,俄国向奥斯曼帝国宣战,俄军占领希普卡山口并攻克普列文,接着,双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