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6(2 / 2)

唯我中华 珩毅 5827 字 2019-05-06

而且北斗汽车的瑶光马上要推出新款,旧款也将降价销售,预计销量会进一步增加,甚至帝国还在研制“柴油火车”,“柴油火车”将比蒸汽火车更加安稳快捷。

钢铁的重要性更在石油之上,展工业都需要用到钢铁,军工业、造船工业、汽车工业,就连石油工业也要用到大量钢铁,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地方需要用到大量钢铁,那就是铁路。

铁路上,一条标准铁轨长25米,重量达到o75吨,“一五计划”中帝国一共修建八万余公里铁路,连接全国重要城市,最普通的铁路也是由往返双线四条铁轨组成,八万公里铁路用到铁轨的总质量过9oo万吨。

在帝国建设铁路初期,铁路建设比较“慢”,不是因为缺少修路的劳工,而是缺少铁轨,等到帝国钢铁产量上来了,铁路建设才开始大爆,兴华五年修建铁路长度已经达到23ooo公里。

单单是铁路就用到如此之多钢铁,使得帝国每年的钢铁供应都稍微有些紧张,好在一切已经步入正轨,随着钢铁工业的继续扩充,帝国不会再为钢铁愁。

在“一五计划”的五年中,中华帝国一共建成了一千多个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工业企业,拖拉机、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制造、化学合成工业、精密仪器制造工业企业6续出现,工业产值暴涨数倍,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由兴华元年的27上涨为兴华五年的58;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重也由兴华元年年的68比32,变成43比57。

国民收入也因为工业的快展而大大提高。

农业、工业、商业这三者从来都是互补的,中华帝国人口中以种地为生的老百姓占大多数,即便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还种植高产农作物,收入依旧不会太多,但是农民的基数太大,这就形成了一个无比庞大的市场。

在满清王朝时代,西方各国都想将满清王朝变成其殖民地,便是看到中华大地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足以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用来倾销本国生产的各种工业产品。

农业旧式工业和商业的基础,西方国家工业展若是没有对自己的殖民地进行压榨,那就是对本国的农民进行压榨,想要展工业,最好的方法便是提升本国农业的产值,让农民赚到更多的钱。

如今在中华帝国,手中有了余钱的农民开始购买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商人们赚到了钱,又开始建立新的工厂,招收工人,提升一部分家庭的收入,双方买卖交易便使得商业快展。

兴华五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5417亿美元,英国国民生产总值为6833亿美元,而中华帝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则为486亿华币,约合73亿美元,接近美国的二分之一。

光看国民生产总值还可以,若是计算人均收入,按照中华帝国这四亿多人口,那人均收入可真是少的可怜,只有1o5华币,约合1575美元,而美国人均收入达到229美元,英国人均收入则是178美元,这可是十倍以上的差距,不知道中华帝国还需要多少年能够追上。

唯一值得让帝国内阁成员高兴的是,今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672亿华币,虽然财政支出要出这个数字不少,但是依旧让众能够成员看到一些希望,预计过不了几年,国家财政就能达到收支平衡。

在另一边,颜学义已经收到一份关于皇家商行兴华五年收益的文件,详细列出皇家商行下辖各大企业的收入支出情况,让人震撼的是,皇家商行的总收益居然过国家财政一大截,达到8514亿华币,值得注意的是,皇家商行是不需要向国家交税的,再另一种意思上,皇家商行和帝国内阁是并列存在的。

皇家商行收益巨大,但是每年其支出项目也非常的多,最大的开支便是军事方面,帝国上百万武装力量都需要由皇家供养,还需要研制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其开销不是一般的大。

其次需要巨大的开支的地方,一个是展帝国的重工业,另一个则是展帝国的教育,这两者和军事都是重中之重,必须提供充足的资金来,至于其他的中小项目更是不计其数,而且在帝国财政赤字的时候,皇家商行就需要拿出资金来维持帝国的展。

帝国在交通面的展也非常喜人,五年时间,在大量苦力的努力下,修建数十万公里公路和八万公里铁路,各级水泥公路遍布全国各地,即使是偏远的地区也有公里修通;铁路的修建稍微麻烦一点,但是八万公里铁路已经将全国所用重要城市连接起来,交通运输变得更加快捷。

在帝国刚刚开始大修路计划时,便遇到不少麻烦,曾生多次苦力暴动事件,不过很快就被镇压下去,更大的麻烦则是帝国工业提供不了足够的水泥、铁轨,使得修路计划差点停滞,还好帝国的工业展终于跟上进度,提供足量的水泥和铁轨,使得大修路计划顺利进行着。

为此,不知道有多少苦力死掉,然而没有人会可怜苦力,这些苦力不是帝国的罪民就是外国的俘虏,能够不被直接处死就是天大的好运了。8

第339章 “一五”汇总下

“一五计划”中,教育发展也是重中之重,教育发展所用到的资金更是全部来自于皇家,可见颜学义对教育的重视。

“全面扫盲教育,普及基础教育,深入素质教育”,这三个教育计划指明帝国发展教育的方向。

在这五年时间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开始认字,不要求出口成章,起码也得大概看懂报纸上的一些内容,也要学会简单的数学知识,到“一五计划”结束,中华帝国的文盲率下降到百分之十五以下,剩下不识字的人,多是孩童和老人,还有小部分打死都不愿意学习的人。

读书可以明智

让帝国全体国民都认识字,可以使得他们不被野心家有几句话诱导而利用,做出妨碍国家秩序的事情,国民都认识字了,知道的东西就会更多,增加他们的见识,更有利于凝聚“国家之心”、“民族之心”,在遇到天灾人难的时候,能够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渡过一切灾难。

大多数成年人因为各种因素影响,他们能够简单认识字就不错了,要想让其再进一步学习下去非常困难,要想让帝国涌现出更多的人才,只能从孩童下手,尽可能的还全部的孩童学习更多的知识,优秀者继续进行深入素质教育,平凡者进入社会,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五年时间里,小学基础教育已经普及到帝国的所有城镇,甚至部分地区,人口比较多的村庄也出现了小学,六岁到十五岁的孩童和少年都要进入学校学习,小学教育时间只有三年,学习优秀者可以进入中学读书,学习一般者,可以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技术。

小学教育还可以普及,中学教育就麻烦很多了,目前帝国只能在全国的市级别中建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