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2(2 / 2)

唯我中华 珩毅 6002 字 2019-05-06

就这样,肯特将一批批药品顺利送到货船上,每一批药品送到货船上,肯特的心就轻松不少。

再过几天,货船即将起航返回美国,肯特最后一批夹带药品的货物正在通过海关验收。

在验收的过程中,原本心态比较稳定的肯特生一些变化,这多么次成功验收货物的经历,让肯特懈怠了,心中产生一些幻想,幻想自己带着一大批药品返回美国,无数人高价抢购自己手中的药品,自己的财富迅增加到几十万美元,从此一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

肯特甚至还想自己有那么多钱,可以找几个年轻漂亮情人,住豪宅吃美食,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随着肯特的幻想越来越多,肯特的表情开始有些激动,不过肯特多年的习惯让肯特稍微显得安静,但是海关工作人员却现肯特不对劲之处。

之前肯特就多次带着货物通过海关的验收,这显然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海关和肯特双方都会感觉麻烦,另外则是肯特现在不对劲的表情。

海关工作人员将这件事上报给主管,主管看了一眼还处于幻想中目光有些游离的肯特,然后下达指令:仔细查

在海关经常生偷税漏税事件,夹带货物的事件也不在少数,上级更是要各地海关严查药品走私情况。

得到主管的命令后,海关工作人员开始对肯特的货物进行严格检查。

这个时候肯特也从幻想中清醒过来,因为在之前,货物通过海关可不需要这么长时间,今天怎么需要这么长时间

肯特用他不熟练的华语上前询问,却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肯特心中就是“咯噔”一声。

“黄皮猴子不会是现了吧”

现在肯特只能向上帝祈祷,祈祷货物中夹带的药品前往不要被找到。

那边海关工作人员在仔细搜查肯特的货物,可是药品的体积那么小,怎么可能被轻易找到,找了一会后见没有任何收获,工作人员也没有放弃。

远处一个工作人员牵着一条狗走了过来,这条狗可不是一般的狗,而是特殊训练出来的缉私犬,从缉私犬加入海关以来,可是立下不少的功劳。

在肯特疑惑的目光下,工作人员牵着缉私犬来到肯特的货物旁,缉私犬抬起头,嗅着货物的气味。

不到一分钟时间,肯特看到缉私犬将一个小包从货物中叼出来,肯特立马神色大变,因为那个小包中装着都是药品。

肯特现在有一种想要立刻逃跑的想法,但是周围到处都是海关的工作人员,还有人盯着肯特,怎么会让肯特逃走。

在海关工作人员现肯特货物中夹带的药品后,肯特的结局已经被注定。

肯特的财梦破碎了。

无论是帝国的公民还是外国人,凡是意图走私者,皆要被承担巨额罚款,要是走私数额重大,需要按照事件轻重程度判处监禁年数,要是无力支付罚款,走私者会被判处苦役,用苦役偿还罚款,直到罚款偿还完毕,若监禁年数已满,则释放,未满,则继续被监禁。

肯特走私药品事件,涉及金额是比较大的一种,甚至该事件还成为一期页头条。

按照肯特走私药品事件涉及到的金额,预计肯特这一生都要服苦役,只有死亡才能解脱,帮助肯特收购药品的赵虎三人罪责不大,只是没收其从肯特处所得钱财。8

第352章 女子学校

兴华六年日,各地区域性报纸上都打上一条相差无几的广告,主要内容:xx地xx女子学校正式对外招生,凡是年龄在十岁到十二岁的女性皆可在家长的陪同前往学校报名,无需缴纳任何费用,报名时间截止八月三十日,九月一日学校将正式开学。

这些广告一处,在社会上引起不少讨论,一些老学究纷纷批评各地建立的女子学校,女子无才便是德,怎么可以建立专门传授女子知识的学校,这严重违犯道德规范。

与这些老学究不同,一些中产阶级家庭乃至富人对于女子学校的建立拍手称快,特别是那些家中有女儿的,非常欢迎女子学校的出现,一些人在看到报纸上的广告后,就带着自己的女儿前去学校报名,想要自己的女儿接受教育。

和前两者不同,社会最大的群体,底层的老百姓们对女子学校的建立没有任何看法,他们会让自己的儿子去上学,但是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去上学,儿子是要传宗接代的,女儿终究要嫁出去,嫁出去的女儿犹如泼出去的水,普通人家对待自己的女儿只能说是一般,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先给儿子,剩下的才给女儿,中华民族一直有“重男轻女”的传统,这在短时间内无法轻易改变。

更何况接受教育也是需要钱的,虽然上学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但是纸笔需要钱,纸笔的费用对于那些以种地为生的老百姓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能省则省,女儿迟早要嫁出去,对自己的家庭起不到太大的帮助,那还需要女儿上什么学。

在“二五计划”教育项目中,皇家拿出一笔费用在市县地区建立女子学校,每个城市少则一所,最多五所,确保女子学校能够覆盖到县。

建立女子学校是“二五计划”教育项目的一部分,在准备这个计划之前,颜学义就已经考虑到社会中的各种原因,要想让所有女子进入学校读书,会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第一个需要考虑的是男女不能同校,就算是男孩和女孩也不行,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女子无论是结婚前还是结婚后都不能和别的男性有过多的接触,一旦和别的男性接触过多,会引来风言风语,即使任何事情都没有生,也会让两家人感到羞辱,女子往往会悲愤的自杀。

女子需要有保守的地方,但是也不能出现不和其他男子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但是封建礼教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只能靠时间来慢慢改变。

所以最终没有男女混校,而是建立单独的女子学校,让女子接受教育。

第二个需要考虑的是学生人数问题,“女子无才便是德”、“嫁出去的女儿犹如泼出去的水”、“重男轻女”等各种因素影响着很大一部分国人,他们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去接受教育,除非帝国下达强制措施,使得女子必须接受教育,不接受教育,其家庭就要受到除非,但是目前帝国不适合下达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