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3(2 / 2)

唯我中华 珩毅 5910 字 2019-05-06

若是一些农民有魄力,甚至可以带领一家人移民,移民后,一家人会获得更多的土地,收入增加数倍,就算不移民,也可以进入工厂成为工人,一家人即使不种地,也可以靠着工人的薪酬生活的不错。

另外农家子弟无论是上学还是从军,都是光明大道,只要努力,日后都会有所成就。

农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知道这都是谁带来的,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皇帝高高在上,他们无法报答,只能在家供奉其像,很多人家甚至直接供奉一张华币。

颜学义也没有想到华币在作为交易货币的用途之外,还有这么一个用途,让颜学义哭笑不得。

官商工农,官的位置最高,在满清王朝时期,商工农都接受官的压迫,在某些偏远地区,一个小小七品官县令就如同土皇帝一般,对治下的百姓拥有生杀大权,商人也在百姓中。

商人虽然有钱,但是多被人说成一身铜臭,一个小小的官员都敢看不起巨富,当初颜学义未起兵之时,颜家为做生意,都要和官员打好交道,即便颜家成为全国富,在一些地区,依旧有官员不给颜家好脸色看。

颜家都是如此,其他的商业家族也是曾经遭受到官员的打压,无奈之下,只能献上大笔金钱。

但是中华帝国成立,一切都不同了,中华帝国任何事都讲究一个“法”字,用“法律”规范除颜学义外所有人的行为,官员也不能随意对商人下手,这就为商人创造出一个非常有利的经商环境,商人们不需要再害怕有官员对其勒索,也不需要担心对手和官员联合起来陷害自己,这样商人们就可以把自己的心全部在商业上。

一个国家的经济展,不能缺少商业,商业是使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一旦商业短缺,那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打击。

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让中华帝国商业大兴,同样促进中华帝国的经济展。

中国古代从来不缺少富甲一方的商人,但是这些人大多数没有什么好下场,或许官员随便找一个由头,就能将商人置于死地。

现在商人不需要再担心这些事情了,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生意,甚至走出国内,去占领他国的市场,甚至可以给别的国家来一场经济战争,商人的作用不可忽视。

当然,中华帝国成立,最有利的还是贵族阶层。

满清王朝覆灭,旧有的贵族阶层也跟着覆灭,中华帝国成立,一个新的贵族阶层也跟着出现,一个国家总有那么一个拥有各种特权的阶层,在中华帝国,这种阶层被列出来,成为所有国民向往的存在。

往往一个国家的特权阶层都会可以排外,不愿意新人加入,因为那样会分掉原有特权阶层的利益,若是新人越来越多,那每个人的利益就会越来越少,所以每个国家的特权阶层都想要将通往特权阶层的路封掉,不让新人来分拨他们的利益。

中华帝国却明确指出数条光明大路,帝国公民不分贵贱,只要你努力,就有机会成为贵族阶层的一员,虽然成为真正贵族的几率非常小,但是成为一个名誉贵族,这不是多么太难的事情,无论是从军、从政还是从商,成为名誉贵族都不算是太难。

中华帝国给了所以人一个向上的通道,这也将帝国生内乱的几率降到一个低点,只要帝国的政策不变,大部分人都会向着帝国,效忠皇室。

另外中华帝国不需要担心一个问题,虽然贵族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是每个贵族的利益并不会减少,贵族的利益会随着帝国的扩张而不断增加,更别说其他贵族的福利,不成为贵族是永远想象不到成为贵族的好处。

或许有人会说,地球有限,即便成功,中华帝国只占领一个星球,最终还是有一个极限,但是不要忘记颜学义前世的工作,地球也只是宇宙中的一颗星球而已,只有当中华帝国统一地球,将那些拖后腿的家伙消灭掉,才能更好的向地球之外展。

按照颜学义的意志,中华帝国是不兴跪拜礼的,但是颜学义让国人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颜学义出行,道路两旁都会跪满人,口呼万岁。

民众的热情让颜学义只能减少自己的出行次数。8

第376章 娱乐业兴盛

八年多的发展,使得帝国国民收入迅速增加,在中华帝国未成立前,吃饱穿暖只是底层老百姓心中的幻想,而现在,吃饱穿暖的时代早已经过去,普通老百姓正在向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的时代迈进。

当人民物质生活等到满足的时候,就是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开始,“精神生活”换个词就是“娱乐”。

一个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外,还剩下不少的时间,部分人会将这部分时间用于学习、谈情说爱之类的,但是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这部分时间该如何利用,于是便出现各种娱乐活动来打发这段空白的时间。

娱乐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看戏听曲、看电影、听“说书”、看书看报纸等等,花点钱来打发无聊的时间,这是中上层收入群体都能接受的事情,即便是最底层收入较少的老百姓,也会拿出一点钱,用来丰富自己的娱乐生活,也能增长一些见识,毕竟现在不是满清王朝时期,那时候底层老百姓每天从早忙到晚都不见得一家人能吃饱饭,而现在,人们不但都吃饱穿暖,空闲时间也大大增加。

看戏听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一直保存的娱乐生活,人们看的戏听的曲合起来就是戏曲,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中国传统艺术,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念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

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在此之前,从事戏曲行业的人地位非常低下,几乎和农民、小贩的地位等同,但是在娱乐活动缺少的时代,戏曲是各个阶层都接受的事物,这也导致在和平年代戏曲行业的快速发展。

不过在古代普通老百姓又能有多少钱,老百姓会花钱看戏曲戏曲无论怎么发展,发展的速度和现在的发展速度相差甚远,因为在中华帝国统治下,老百姓的收入大大增加,收入增加,老百姓才会拿出钱来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短短几年时间,中华帝国的戏曲行业犹如大爆发一般,一方面是因为从事戏曲行业的人员地位稍有提升,摆脱“贱民”身份,人们不会再用有色眼光看待他们,另一方面则是从事戏曲行业赚的钱比较多,所以吸引不少人加入到这一行业中。

一些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