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0(2 / 2)

星际强兵 闪烁 5494 字 2019-05-06

其实,西方军营的守军在当天就全部撤了回来。只是,杨屹没有让杰克逊立即带着预备队撤回来,而是让杰克逊多守了一天。这么做,不是为了消灭更多的敌人,而是为了搞清楚敌人的进攻部署。

司令部所在的南方军营,以及第三战区援军守卫的北方军营没有遭到攻击。

到此,杨屹不得不相信,敌人已经掌握了人类军团的防御部署,知道西方军营与东方军营的防御最为薄弱。

当然,杨屹并没为此感到担忧。

很简单,在他的计划中,放弃东方大6与西方大6不但是迟早的事情,也是必然的。

关键就是,以杨屹手里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同时守住四座军营,能够守住两座就很不错了。更重要的是,如果没办法登6烽火星,无法建立登6场,那么在遭受惨重损失之后,硅魅大军未必会继续动进攻,很可能采取极端手段。虽然得到了能量屏障保护,而且一百台大型sss级原能转换器所提供的原能足以维持整个狼烟星系的空间稳定,但是只要硅魅大军下定决心,依然有办法摧毁烽火星。比如,设法从附近恒星系运来一颗小行星,用小行星撞击烽火星。

只是,杨屹也没想到,这一切来得竟然如此之快。

要知道,这场战斗才打了几天。

虽然在此之前,杨屹并没对第一战区与第二战区派来的援军抱多大的希望,但是在他看来,再不济,也能坚持几个月,至少能够坚持半个月。更重要的是,这些军团能够依托牢固的军营消耗敌人的兵力,挫败敌人的锐气。只要能坚持一阵,让敌人遭受惨重损失,那么后面的战斗就轻松得多了。

别忘了,杨屹的目的不是要在这里消灭硅魅大军,而是坚持到援军赶到。

简单的说,杨屹要做的,只是守住烽火星,让敌人无法通过烽火星撤退。就算敌人的目的不是从这里撤退,也要坚持下去。等到人类联邦收复了所有殖民星系,等到织星族的主力军团赶到,就能围歼烽火星附近的硅魅大军。正是如此,在制订防御计划的时候,杨屹没有以消灭敌人为主要目的,一切围绕着守卫军营进行,以坚守得更久为根本目的,甚至可以为此做出一定的牺牲。放弃部分军营,让敌人在烽火星上登6,其实也是为了通过地面战来争取时间。

可惜的是,两座军营仅仅守了几天。

虽然在这几天的战斗中,消灭了大量硅魅军团。按照玉阳的统计,四座军营的守军至少在战斗中消灭了三百万硅魅战士,也就是三百个硅魅军团。但是人类军团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东方军营里的守军几乎全军覆没,撤出来的不到十万人。西方军营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不过也好不到哪里去。在撤出来的大约三十万官兵中,只有不到二十万还能继续战斗,另外十多万都因为伤残伤势战斗力。就算能够用织星族的医疗设备,让多数伤残军人完全康复,也需要足够多的时间。

此外,预备队也遭受了不小的伤亡。

在前后两次营救行动中,杰克逊调动了预备队的二十个军团,上万名官兵阵亡,数万名官兵受伤。

当然,士气受到的影响更加严重。

虽然由杨屹直接统帅的军团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预备队的问题也不是很大,但是这仅仅是暂时的。那些从东方军营与西方军营撤来的军人,大部分都已丧失了战斗下去的信心,更别说取胜的希望。只要悲观情绪蔓延开来,必然会对其他军人造成影响,也必然会导致军队的士气受到动摇。

杨屹能做的,也只是尽量让官兵相信他们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至于这种局面能够维持多久,杨屹心里也没底。

那么,接下来的战斗该怎么打

在杰克逊带着断后的预备队返回之后,杨屹把大家聚到了一起,还派人去把方志成请了过来。

现在,只剩下了两座军营,不管接下来怎么打,杨屹都不可能抛开方志成。

更重要的是,在丢掉了东方军营与西方军营之后,北方军营绝对不能有半点闪失。如果只剩下一座军营,就会遭到敌人围攻。哪怕有足够多的兵力,也不可能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坚持到援军到达。

那么,不管怎么打,都应该跟方志成商量,至少要获得方志成的支持。

第五百四十四章 相互依靠

杨屹别无选择,方志成也是一样。,

虽然对詹姆斯的愚蠢愤怒至极,但是军营已经沦陷,方志成只能接受这个没人愿意接受的事实。现在只剩下两座军营,不但杨屹需要方志成的支持,方志成也需要杨屹的协助。跟詹姆斯与霍化德相比,至少方志成不是来应付了事,而是希望在这里打一场大胜仗,为那些牺牲的战友复仇。

在杨屹提出,对从东方军营与西方军营撤出来的官兵进行整编,组建新的军团,用来充实预备队之后,方志成立即就答应了下来,而且主动提出负责此事。杨屹也很乐意,还明确表示,新建的预备队首先满足北方军营的防御部署,甚至答应由方志成安排第三战区的军官来指挥新建预备队。

至于那些来自其他战区的官兵是否愿意接受方志成的统帅,根本不是问题。用杨屹的话来说,现在是战争时期,他是烽火星防御作战总指挥,违背他下达的命令就是背叛,按军法处置就是死刑。再说了,詹姆斯已经阵亡,东方军营的另外两名将军也被杨屹控制,霍化德为了洗脱兵败之责,肯定不敢在指挥权上跟杨屹较真。没有高级将领支持,基层部队的军官也就没有了自立的能力。此外,只要这些来自其他战区的军人还有一点责任心,还想活着离开烽火星,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因为受谁指挥制造矛盾。说白了,听谁的命令不重要,关键是能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能不能守住烽火星,能不能活到战斗结束的时候,能不能平安回到家人身边。不要说方志成是第三战区的中将。而且在大撤退中打出了威名。哪怕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军,只要能带领他们打胜仗,只要能够给他们一点点希望,也比死在这个鬼地方好得多。

当然,在与方志成谈好之后,杨屹象征性的征求了霍化德等几位将军的意见。

与他预料的一样。没人表示反对,几位将军都老老实实的交出了指挥权,还亲自命令手下的军官听从总司令的调遣。不是说他们肯放权,而是有求于杨屹,即在丢掉了守卫的军营之后,杨屹随时可以用指挥不力解除他们的职权,甚至可以根据战争时期的军法,在不向军部申报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惩戒。哪怕杨屹没有这个胆量,只要在向军部提交的作战报告中多说几句。他们就将为战败负责。到时候,哪怕能活着离开烽火星,在回到家园星系之后也无脸做人。

要知道,在人类联邦,战败的将军不会受到任何人的同情。

在过去数千年里,人类联邦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战败的将军。说得简单一点,人们不会因为战败而追问普通军人的责任。因为基层官兵听从将军的命令,而真正承担责任的只有指挥作战的将领。

随后。杨屹就让方志成派人把来自东方军营与西方军营的官兵接了过去。

其实,对杨屹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

关键就是,整顿这些残兵败将肯定需要用很大的功夫,而且现在缺少兵力的不是杨屹所在的南方军营,而是方志成的北方军营。如果把这些残兵败将留下。杨屹不但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