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也与杨屹有关。
在此之前,康盛女王已经做出决定,而且得到了极境族上下的决定,即极境族在参战之后首先对付昆阳族。道理很简单,昆阳族拥有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是这场战争的主导者之一。只有在打败了昆阳族之后,才能遏制狂兽族与兵域族,也才有希望通过非战争手段迫使狂兽族与兵域族投降。
问题是,康盛女王并没想到随后发生的事情。
在明炎王完蛋,以及那个由昆阳族潜心经营了数千年的恒星系被摧毁之后,昆阳族已经不是最具有威胁的对手,甚至算不上对手。根据情报机构提供的消息,昆阳族已经因为明炎王之死发生了动乱,内部在是否继续打下去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因此出现了争取昆阳族投降的机会。虽然这个机会并不大,毕竟杨屹没给昆阳族任何保证,但是受自身实力,特别是族群规模限制,昆阳族的战争实力已经大幅度降低。按照康盛女王的估计,昆阳族的威胁完全可以忽略了。
这下,问题出来了。
昆阳族不再是威胁,那么狂兽族与兵域族,谁的威胁更大一些
换句话说,应该先对付狂兽族,还是先对付兵域族哪怕到最后肯定要打败这两个强大的文明,但是总得有一个先后顺序。此外,极境族也需要一些时间完成战前动员,却本能因此而放弃进攻的主动权。依靠有限的兵力,必须得找准对手,才能把价值发挥到极限,也才能够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那么,到底先打哪一个
显然,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还是一个连康盛女王都拿不定主意的问题。
如果从直接威胁来看,肯定是兵域族更大一些。很简单,兵域族的舰队足以跟极境族的舰队抗衡,而舰队是发动进攻的基础,只有在舰队取胜之后,才会轮到军团上阵。因此只要狂兽族与兵域族是否对极境族发动进攻,就得由兵域族舰队打头阵。不管是守卫本土,还是发动进攻,极境族首先要面对的都是兵域族的舰队。问题是,兵域族有的也只是舰队,而且兵域族的舰队几乎全部集中在北部大区。此外,兵域族除了舰队,也没有其他什么了。如果只是进行舰队决战,极境族有足够大的优势,毕竟极境族的舰队也很强大,加上依靠本土作战,足以击败远道而来的兵域族舰队。更重要的是,在极境族的防线不够完整与严密的情况下,狂兽族的军团未必需要兵域族舰队的支持才能发动进攻。虽然没有舰队的支持,军团根本不可能取得决定性胜利,但是只要狂兽族投入足够的兵力,依然能够在极境族的防线上打开缺口,给予极境族重创。从这个角度来看,狂兽族的威胁反而在兵域族之上,毕竟狂兽族始终保持着一支规模足够庞大的预备队,而且就部署在中心大区。就算没有极境族舰队,只要有足够多的飞船,狂兽族的预备军团就能到达南部大区,并且赶在极境族完善防线之前发动进攻。
如此一来,只有优先对付狂兽族才能确保南部大区的安全。
问题是,极境族动员起来的常备军团并不多,哪怕抢先发动进攻也未必能够给予狂兽族重创。
按照康盛女王的估计,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首先攻打狂兽族很有可能陷入苦战。
显然,这是康盛女王不愿意见到的场景。
连康盛女王都是举棋不定,至于极境族的其他人,特别是舰队与军团的指挥官,也就更是如此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战略选择
在送走了玉明辉等人之后,康盛女王把舰队与军团的主要统帅召集了起来。
其实,这些统帅几乎全是王室成员。
与昆阳族等文明一样,在和平时期,极境族的军事大权掌握在王室手里,而且通过由王室成员担任主要军事统帅加以保证。因为没有直接出兵参战,之前动员的是辅助力量,作战部队依然以常备并里为主,所以极境族舰队与军团统帅依然以王室成员为主,大部分是康盛女王的近亲。
其实,这也是康盛女王能够坐稳王位,或者说是在做稳王位之后所做的主要事情。
面对这些跟自己一脉相承的王室成员,康盛女王没有做太多的解释,只是让她们感受到自己现在的强大实力。因为其中一些本来就是新晋长老,所以康盛女王也用不着解释投靠杨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当然,康盛女王将她们召集到一起,就是为了确定接下来的作战行动。
与康盛女王之前预料的一样,在她提出问题之后,这些独镇一方的统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而且明显分成两派。
以舰队统帅为主的一派主张首先对付兵域族,理由很充分,只要打垮兵域族,狂兽族就只能在本土作战,自然不会有什么威胁。哪怕狂兽族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最多也只是对正在构筑的防线构成一定威胁,不足以对极境族的核心区域,至少是本土恒星系构成威胁,也就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相反,如果因为出兵攻打狂兽族而错过了宝贵的机会,给了兵域族完成调动舰队的时间,那么在拿下狂兽族之前就会遭到兵域族舰队的攻击。到时候,哪怕兵域族舰队没有进军南部大区,也会在中心大区的战斗中给极境族造成巨大麻烦,甚至成为极境族的主要对手。更重要的是,极境族还没有完成战争动员,也不可能立即完成,因此没有足够的能力同时与两个二流顶级文明交战。也就是说,如果在攻打狂兽族的时候,被迫跟兵域族交战,那么极境族就会两线作战,从而在各个方面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甚至会因此遭受惨败。只有首先攻打兵域族,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按照这些统帅的意思,在攻打兵域族的时候,只需要分出一部分战舰封锁狂兽族,就能够消除狂兽族的威胁,至少不用担心两线作战。
显然,以军团统帅为主的另外一派并不赞同这个观点。
按照这一派统帅的意见,狂兽族的综合实力在兵域族之上,而且狂兽族统治的恒星系比兵域族多得多。如果首先攻打兵域族,哪怕作战行动非常顺利,也必然需要耗费足够多的时间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狂兽族肯定会在此期间发动袭击,同时加强本土的防御部署。哪怕不用考虑狂兽族的反击,也必须为接下来对付狂兽族着想。这就是,只要狂兽族完善了本土防御,那么在攻打狂兽族的时候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无法在不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战胜狂兽族。关键就是,狂兽族死战到底的意志远远超过了兵域族,而且狂兽族军团的战斗力也很强悍。如果被迫一个接一个的攻打狂兽族控制的恒星系,那么极境族要付出的代价几乎无法想像。
此外,这派统帅还指出了一个问题。
这就是,如果首先对付兵域族,就必须分出一部分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