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00(2 / 2)

老管家笑道,“我所讲传说,自然非仅此一种,但上述至少有据可循由此传说便衍生无数原始信奉亦或崇拜,于是神树崇拜派系也就应时而生。此等道家派系诞生于凡界,却因其中陆续有人飞升,便将此等理念也带至仙神两界。”

“只是此等理念,与崇拜习俗密切相关,在仙神两界不同形式飞升层出不穷环境里,那等崇拜理念才渐趋淡薄。但神树崇拜终属道家思想,仅为不同时期另一番解读而已。”

“它与各式道家学说具有文化传统上渊源关系,也由此反映出,古人眼中神树天地通道作用,皆因道教便是吸收并继承这种天地通道作用,将其作为宗教神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精灵住所一说,便是神树崇拜派系中心理念,却是在其派系日渐没落之后,精灵住所也就仅为部分古籍来记载,那种神树崇拜思想,早就转作道义精髓中之道中至理不懈追寻”

“道教道义至理,即更完善那种天地通道作用,将它想象成道士成仙一条通道,还根据自己教理教义,将长生成仙思想贯注其中。再一方面,道教并不否认神树存在,刻意淡化其用途,仅为凸显教中理义罢了。”

久未开口向笛先生,此时接道:“神界中也有相关传说,道教本意并不为过,毕竟前述神树由来,有众多偏颇之意存在,有些过逾教化之嫌,我此讲可是有真凭实据的”

说罢,他手指安邦仙帝说道:“安邦大人在卫道者势力,便负责信息搜集一任。根据他所举荐,我曾有幸拜读神树崇拜思想相关古籍,至今仍记得其中相关描述。”

第1194章 聚合因果突显,顿现虚相奇观

向笛先生深深粗喘一口气,略作回念,这才接着道:“关于飞升仙界,神树崇拜有具体精描:枝巅上有云鹤盘旋,箫笙响亮,道华突飞在神树顶坐俄顷,云中音乐声幢幡隐隐,凌空而去而大多数仙人,皆由各个位面凡俗界飞升而来。”

“我人虽诞生于神界,但相关仙人也接触实在太多,统一飞升感知,均为欲加飞升者气息所及,即会引来天降五色祥云垂衍招引,那通天之树并无实际显化,这与神树崇拜思想所具体描绘相异。”

“或许飞升通道果然为神注若木神树所化,但也可解释所化通道,为道义至理感悟通彻后方才达其所化因此,我无限怀疑,神树崇拜思想精髓之处,实乃将道义与其之间本末倒置之嫌,如今道教道义至理,方是最真实体现”

老管家回以淡然笑意,“先生此言,颇合我心念,我所言精灵住所一说,意在标示神注若木实际存在,心内悟感却是与先生理念甚为契合”

他侧身向刘君怀言道:“楼主既与神树之间已有意念相连,对于此等解读又有何明示”

刘君怀呵呵乐道:“我所知均来自神树自身感知,与二人前辈自行究寻,存在着巨大不如正是如此,神注若木之所以存在,乃是借助于对天地气息与天意获取,两类气息,正是神树赖以生存能量来源。”

“上述神话传说也基本合理,但正如先生所言,通天之路之所以有所显化,便是那株神注若木,已将天地自然法则,与天道意志尽数、感悟,虽不具有天道那般更深邃广远,至少形成轨迹与本心已是了彻至通。”

“神树崇拜派系之所以没落下来,便是因为无数先贤圣者,早就觑探出其中玄秘,真正道义感悟通明者,不会令半点一叶障目遮掩但神注若木可成圣木,与松印小世界中元阳神树堪有一比。”

“相对于前者,元阳神树更专注于无穷生机蕴养繁生,二者均属于天道所认可吉瑞祥和神物,于我修炼者眼中,堪称圣物无分毫过逾之嫌。两者皆具洁静光泽本质,得自生天之所,护神尊荣为一世秉持。”

“树意本命即等同于寻道者道心秉执,既象征着长寿生命,也着眼于未来之永生。我等修炼者信奉道教,便如神注若木之依赖天地至理感悟,本心所在同样为自身灵魂与生命髓精”

乐圣仙师大赞,“君怀,你这番言谈简单明了,且直达天道万端事物本意,两类神树皆属上天意志某一种最直接衍化,勘透其中道理,表明你对于天地气息又有感知提升。”

“天本无极,方有聚水气而成云,渐至漫生豪情于胸臆,长空有阴有晴,白云有聚有散,其中变化奇正各有相宜。有此等感念,才可有更深层自然感悟,这一方面,我敢言,在场众人无一可有你这般深彻了悟”

茂彦仙帝呵呵乐道:“单凭君怀瞬移神通,便是在整个神界,能够强与之人也是寥寥我等对于天地自然感知,切实有甚巨不如,不过此乃天意有所垂衍,旁人却是艳慕不得”

刘君怀直接将这番褒赞略过,面向着乐圣仙师言道:“身处此株神注若木之下,对于道蕴感知具有着无与伦比明晰感,将之与小世界内元阳神树一同安放,会不会对元阳神树之元阳神机有所羁绊”

乐圣仙师摇头笑道:“元阳神树与其同为天界世界之树,天界存在与否,与之有直接关系,有了它的存在,仙气才能运化,天地虽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甚至寂然至无,皆是仙气运化范围之内,天地之道才能功尽于运化”

“天道无常,惟德是辅,二者气息中均有道德气息生有,保持本心为两者所共同秉奉,才是对天道最大推崇,它们之间所衍生气息虽有甚巨相异,却恰好形成互贴互补,各有千秋。”

“实际上两者之间托物连类,足以寓人不能宣之他意,却是对方本身所缺乏,此等事物寄托己意相异互补,却是惊人巧极之事,它们应该为目前独一无二存在,便是圣人欲将二者凑集也是不得”

“此等机缘巧合,莫非是冥冥之中早已安排好之事运气后面有其必然存在,命运大势如是,顺应大势便理所应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谓之深者,包含道德,构掩乾坤,不就是两者之结合”

刘君怀眼中神光频闪,玄为生成宇宙与万物之本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变化作用,这些变化作用,无一不在两类神树中皆有具体体现。

乐圣仙师口中仙气运化与惊人巧极之语,句句契实二者存在之真实秉义,却是将其中精微抽象诸般显化,尽数于这三言两语中道破显露。

他自己虽有更深天地自然感知,却是对这等事物实际显现,缺乏有效勘悟,便是刘君怀自身虑事周详缺憾,更有头脑明晰清净境地不如之处。

老管家道,“元阳神机即为一切气息之本元,为天地万物之本,将步天路,用之灵轨,寻绪本元,我等寻道者便是寻求本元演化妙理,这其中便包含了天机气运,大势所趋。”

“而神注若木可衍化天地意志,以本身气息呈现,诸般天道意志显化中,又具有修法行道之功德,在其可通天接地特殊引念之下,元阳神机只会愈加温煦旺极。”

此时神注若木,已然心生追随之意,这也是它离开此地唯一机会。

虽然此间有百多仙人齐齐来至,却是不具有高深天地法则感知,数不足以令它与之意念相生相伴。

此等自动认主行为,皆是出于本心所生发,刘君怀并不需将其再行炼化,便已获取神注若木执念灌注。

意念间两相交汇融合,便不再辩分彼此,正如此时刘君怀心内所想,一心一意顾及神注若木未来发展,其中并无半点私心杂念。

念及与此,刘君怀便不再留意于此间空间内其他存在,任由着众人各自相行探究便是了。

他与神注若木意念间交流过后,随着吱轧轧一阵根结拔起之势,神注若木周身蕴荡着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