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19(1 / 2)

后并非修行之真正寓意,承启之余再有品相突破才是修行之本,标新创异方为敢于人上之举,才会有超乎前人之一往无忌,才是圣义所达之根本”

浦和仙帝猛然间呼的一声站起,向着刘君怀微施一礼:“君怀,你堪当老人家如此一礼多日来我苦苦思寻其中道理,却是始终恍惚不明,闻听你一番言语,才恍知我胸中隐存那一缕对上谨从敬畏。”

“却是不知承启后品相突破之理,立异与创异之间根本尚不明确,你一番解读却是令师伯我心神大开,眼界目力所及范围如雷霆惊耳,瞬间有所广及,尚不及穷高厚,览山川那般深远,却一样具有警醒之效”

乐圣仙师瞬间也是明白过来,他呵呵乐道:“怕是我之前心态,也与浦和兄前日相类似。窗中缟练舒眼界,枕上雷霆惊耳门,还是你我眼中所容过于浅狭原因,还是年轻人见闻觉知活泛,敢想身心久锢之外他念原因”

浦和仙帝莫名一声轻叹,“老而弥坚一词我看就此舍弃也无不可,改至少而弥坚,老而弥纯或许更有警示之理你我二人所缺乏,便是其中单纯这种单纯,应该包容于丰富情感,体验与思想。”

“更超脱于它们之上所流露出来之心智,实乃超越自然之单纯,为一种极高深境界,彻底摒弃老人精神被生活经验改变之贫乏,剔除厚重认知后傲娇所带来悲哀与可耻,犹若心灵再生”

“讲得好”闻声赶来安邦仙帝,却是不由自主高声插言道,“老而弥坚并非仅仅喻意心态更加坚强或是秉持,也同样暗喻陈腐观念更加深醇。以耽沉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便是大多未及圣人境地者通病。年岁增长,还要与文义粲然、礼义兼重兼同,再加上天马行空之思维无羁,方可有晋升可能”

乐圣仙师点头道,“还需心怀愈加宽宏,不固守着旧规戒律,方可达蕙心兰质之本质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其上更有憾大道理圣义笼及四方,穷究实理寻真义,与实际年龄履历无甚关联,却需求一颗一往无前之心灵”

随后跟来茂彦仙帝乐道:“未曾想到,今日里,我等一干老家伙,却是由君怀这位年仅几十岁轻壮所教化不过,年轻人对于勇于创新,却是远超我等久浸传承规例之辈,其中鲜活灵气,却是我等早已失却之物”

刘君怀笑道:“诸位老人家轮番称道,小子我就暂当做夸念承接了实际上,并非诸位失却年轻心态,而是越加浅显道理越是容易被疏忽,就如窗纸一般往往纸张相隔薄薄一层,越是高深造诣,却是想着利用意念去破除视觉屏障,反而忽略了一指捅透之便”

众人闻之一愣,转瞬皆是哈哈大笑,连称此喻甚是契合,一念之差,有时便是如千里之遥,越是接触诸般深晦日久,越是容易走入迷顿。

刘君怀口中比喻,无疑最是贴切,无谓何等高深,仅是视觉角度不同罢了。

但就是这等看似浅显道理,却是愈加令人恍而不觉,大道从简至理,便是从简单中得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正是道之进行运用、表述与化简,但其中道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自另一角度观来,却又是太过玄妙高深。

回到最简单自然中去融道、品道、悟道,即使自己不曾悟及,但也才会有旁人所一语道破。

大的道理与规则,均是由简单组合而成,或由简单事物中所发掘,一切幻想或事物之表像,皆是由内心所形成。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便是极高深理悟才可讲述得出。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人人皆知其意,却是少有人在极高深修行后,再行回首感念道家基础由始,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方是其中根本来由。

当然,大道至简则是修为博大精深后才可看穿实质,但博大精深有个明显悖论,就是广博与高深是一对矛盾体。

其根本就是没有认清实质、没有抓住关键,反而陶醉在自我制造之纷繁复杂中不能自拔。

也只有将此等博大精深,逐次将多而广,精化为少而精,方才有大道至简至理勘透一刻。

显然刘君怀相比有若天地之遥,他之所以能有上述道理明辨,便是年轻人心态所促就果决之心。

第1214章 神界之第五神域

大道至简,衍化至繁,修道之路,便是将复杂冗繁表象层层剥离,之后即为事物最本质道理精髓。

此等剥离过程,乃窃夺造化之道征途,大理不明各式冗繁中,窥阴阳、夺造化、转生杀、扭气机、先天而天弗违之道,鬼神不能测,蓍龟莫能占。

其间步步有步步之玄机,变化多端,随时而行,方能有准。

更不乏诈称有道者,以错引错,妄冀成真者,以盲诱盲,妄想一言半语之妙,即欲成道。

有志之士,取古人之法言,细穷细究,求师一决,通前达后,毫无一点疑惑,方可行持,慎误自恃聪明,而有己无人。

而此等故人法言指引,便令无数渐入臻境者沉迷其中,步步蹈规循矩,唯恐若差之毫发,便失之千里。

便是此等小心翼翼举措,才令他们忽略复杂冗繁表象下,所隐藏真中之假,假中之真。

浦和仙帝之前状态,便是过于刻意追寻古人法言,始终处于彻始彻终追究清白境地,却是忽略了天地感知渐浓之际自我存在。

乐圣仙师道,“往往天机大露之时,太过专注于诸般精深,从而轻忽自身了悟真谛何妨自其中拈出一二,作个悟头,朝参幕思,寻些本心终属,即便是大理不明,而知识渐开,与道相近,也是获得。”

“俗语常言中已有大道藏焉,特人未深思继而虑及,所悟者有时也需求细研一己之私见,贸然下手也是一种勇气张显。包括我个人在内,过于遵秉故人法言指引,极易错失本身道义突破良机。”

“诚然,性命之学,必有师传,非可妄猜私度而知,因而即得缘自悟那一刻,亦不敢自足轻涉它途,内心纠虑便是在考及岂能无师而晓。像是浦和兄明明窥得丹道一线蹊径,却是彷徨于自命独弦绝调之嫌,即是一次私见得以成就良机丧失。”

浦和仙帝点头,“多亏君怀及时惊醒,才险些错过尝试机缘,我这就去寻一次本心使然,或许就此蜕变了悟也是有极大可能”

说罢便是站起身,旁人也不做劝解,反而眼神中流露出一抹艳慕神色,毕竟此等意外感知可遇而不可得,乘着识海偶有通明,及时加以深悟才是,便是再大事件也可暂时抛却一边。

浦和仙帝离开之后,却是乐圣仙师也在催促着欲将进入混沌空间,方才在他讲授心内感知同时,自身也渐感体内神元之迫切。

交代刘君怀备好精髓晶体与涤魂丹,略与众人告辞,便即随同刘君怀前往。

刘君怀需要留滞混沌空间半晌,亲眼见得师父服用,毕竟诸般神物还是首次连番尝试,他心内总要有个详尽了知,方可将此等方式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