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35(1 / 2)

该还不甚理解卫道者存在诸般意义。若大殿主一心留驻,大劫再是无可抵挡,有圣人相护,卫道者中人并不会被涉及其内。”

“立人兄能获得天师名号,已在圣义护持之下仰荷圣恩,永垂护佑,为天师层面独有专享,也仅有此等一心修行圣道,护持正法者,才可拥获此项弘任。”

“但立人天师大人甘得放弃那等特权,舍身投入至无尽浩劫中来,便是因为你的出现,给一丝天机带来有所垂衍机会。天师大人大义如斯,你心内自会有所感悟。”

立人天师摇手阻止高岑半圣口中言语,淡然笑道:“君怀,你命理中隐微不显之处,或许放置以往,容不得分毫洩遗露失之事生出。但时下时机已到,大劫亦即将临至,却是再也容不得有少许延滞。”

“你本为应劫者身份,且自身能力所达,再有天性使然,更有先天所具有性情品质,与天意垂旨两相交映,亦为唯一可干预到末法末劫大势之人。但过早将你身份有所泄露,也是应对大势最有效方式。”

“诚然,应劫者身承,不仅仅意味着得到远古诸神时期道统传承,也必将受到天道意志影响下之气运加持,由此便即衍生劫杀应劫者,以夺取气运之种种谬论以及闳大不经”

“但就因此等不着边际,近乎荒诞般怪迂之认知,使得与魔道有所涉及之势力,被前所未有恐慌感充斥心头之余,会自然生出劫杀应劫者之举。但这般作为,也会令往日里深深隐藏势力显露出来。”

“或许你自修真界伊始,应该已然了知,自己职责担负所带来另一现实,便是始终于无休无止杀戮与凶难形影相附。这绝非乃是旁人所利用与你,而是你身担之责命理注定。”

“对于天下众生而言,最终决战来至越早些,对于最终胜利也越有把握。因此,在你修为不断晋升之际,也需要有步骤将你身份逐次有意泄露,想必你一路行来已是察觉,神界间魔气存在尚不足形成大范围蔓延,但此种泛萍浮梗之势,已有连衽成帷征兆”

刘君怀点点头,微微笑道:“天师大人不必有甚更详尽解读,当前大势我已探识清楚。以我为诱因,进一步揭露暗中潜伏存在,实乃我心内刻意施为认知,这与自身某种身份无关,身为修炼者,理当为自己所循之道肝胆尽忠”

立人天师点点头,笑道:“果然不愧为天性使然,你一生所秉均建立在更多上天意旨垂衍之下,皆是出自于本心,却无关箴言相行规谏劝戒。”

他说罢,眼望何泰河继而言道:“泰河半圣乃我立人恩师,亦为上一任天罡殿大殿主。他老人家本有机会进入卫道者势力,也因你之将到,从而滞留在神界中。”

“我此言之本意,仅是欲将告知与你,护持正法者,天下间大有人在,你所行所事应和者众,并非孤身上路。你之日后公然出现,也是将真正末法末劫宣及之时,那时会有更多人幡然醒悟。”

他微微振了振衣袖,站起身,负手凝望远方,语气低沉而坚定:“你日后无论遇到怎般艰难险阻,总是能够化险为夷,并能从中取得足够好处,且有我等自身后无条件支援,大胆行事吧,生之所至,义有所及,一生无憾呐”

何泰河自旁侧粲然一笑,“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将那水晶球所刻录景象,神界中但凡不为魔气所熏染者,断然会自其中辨识出自身之未来。”

他面色一转,已换做凝重神态,“应劫者气运的确深重厚实非常,但是不能将之认为护身符存在应劫乃是应劫数而生,而且还要承受劫难,能够渡过这些劫难,这才是真正应劫者。如果渡不过这些劫难,也不过是气运有所护持而已”

“君怀,你切记看似近乎于无尽显现之法则,也需道义秉奉始终,方可有天地之力所借用威势尽显。同样道理,未有一颗秉公之心,气运与道行也终会有终结那一日”

他有如此直言,并非暗中警醒刘君怀不予擅为,而是提醒神佑左右吉凶祸福,对他所行之事加以正确指引。

刘君怀自然知晓二人口中诚挚之词,他们本能借助圣义庇护,逃离天地大劫所带来灭顶之灾,却是自行摒弃此等机遇,从而义无妄故投身于这场天地大劫数当中,其本心堪称大仁大义。

他心下敬佩之余,也为此等举措深深震撼,尤其在他二人已触摸到一丝入圣门径之时,能够勘透公私之间那层薄薄雾障,着实令刘君怀钦服无比。

只是他依旧能从何泰河眉宇间加杂丝缕愁苦,感受到其人心内忧患意识始终存在着。

可倾覆天地大劫面前,三族再是强大存在,亦不过如蝼蚁般存在。

此等灭绝天地生机劫数,绝非之前二人口中那般摒除诟病而已,更非刘君怀一人之力所能左右大劫降临。

仅是魔气从此蔓延之势,便是人力所不能阻止,应劫者历史上也并非仅有刘君怀一人,且大多过早陨落。

一旦刘君怀就此身死道消,再有应劫者应势而生已是晚矣,此等影响大势所趋之人,却是非应劫者所能力行。

悍然危机,蠢蠢欲动,更有无数无知者跃跃欲试,即使意识到天地大劫之不可阻挡,总是要意图建立独属于自己的躲避空间。

因此而由生不安定因素此起彼伏,使得持身涉世,随境而迁者大有人在,大开诈善之门,已是其中小恶,威胁更甚大奸大恶者,却隐身其后,竟是将仙神两界通道皆能擅自关闭,其真实贪欲野心,已达敢于欺瞒天道境地。

天道因此感知,却悬罪与无尽莽生大众,而何泰河此刻所忧,为内心关注超越自身利害、荣辱、成败,而将万众之前途命运萦系于心。

此等存在已超脱于纯粹精神信仰,而是升华为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这一类常怀忧道之心,恪尽兴道之责之人,刘君怀并非首次遇到,但肯放弃自身安危确切保障,甘于以己身所化一缕神辉,来填充天道遗漏间隙行为者,他却是首次亲眼见识。

相较之,立人天师显然要比他恩师要开通灵活许多,忧患意识虽然同样不予忽视,但此时面上表情,在明皎皎双睛点漆寒星映照下,却是彰显其峥嵘生威般帝王风仪,神圣而不可轻犯。

何泰河性情上更专注于道义最求,此等理念有建立在个人修行之上。

而立人天师除却这两点,相比何泰河更适宜主宰一方,两者间均存在着对天道义理无限尊崇,且在大义上也有共同秉执。

第1233章 天罡殿不堪往事

相对而言,立人天师较之恩师更有果决心念,此时他说道:“大恶多从柔处伏,哲士须防绵里之针;深仇常自爱中来,达人宜远刀头之蜜。君怀,你将行之事,最忌盲动冒举,今后做事要勇于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世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

“心性乃端正行事唯一把持,便如道法自然与无为合道之根本至理。我等今后所面对战事,乃是围绕天人之际展开,但是天人之际核心非天为人。而人之问题实质上就是心性问题。”

“须是大火流金而清风穆然,严霜杀物而和气蔼然,阴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涛倒海而坻柱屹然,方是新型始终把持之关键所在。宁有求全之毁,不可有过情之誉;宁有无妄之灾,不可有非分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