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75(2 / 2)

佛经与咒语是佛菩萨累劫修来功德、能量,佛菩萨加持时有光、气从头顶穿入,在佛前加持佛义,心灵与道德觉悟数倍添持。

此时佛音便化作音波,自众人头顶处没入,这时候,由玄义与空净二位法师为首,高声唱念顶礼诸佛菩萨名号,众僧拜愿即时此起彼落,神情庄严肃穆。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如此声声不绝,尽沐于圣辉萦绕、佛音蕴唱之下,其音其势竟是渐自扩及出此间道场,波及更多,以致整个山巅法坛。

诵经之音渐趋兴旺,来自三宝塔所在山脉每一处角落,虔诚、恭敬、肃穆、庄严渐至铺满,经、咒、佛号相互配合,排列巧妙有序,遍满山野林丛间。

两日一夜后,忽一刻,遥远拈花古佛方向上空,突兀绽开天窗,五色祥云环绕生出,如杲日丽天,那庞然古佛影迹,倏然显身云间。

云间祥光骤然间大盛,光中涌出千叶宝莲一座,圣洁洒清香而天然独秀,极玲珑又纯洁谦虚,污泥而洁白无暇。

古佛盘坐宝莲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虚空里便涌现无尽宝光,光意近乎凝如实质,其丝如缕,绵延不断,辐射出庄重香馥长远,其义与天地自然天衣无缝般契合。

圣光洁白如雪,如天花般洒落,所衍之处,天地间驳杂事物气息,由烦恼而至清净;垂衍与众人身上,净化自我,不受污染,超凡脱俗,仿似已达清净无碍境界。

此时天地间静谧一片,几乎可闻圣白天花洒落之音,五色云霞垂落至山峰极顶之处,也瞬息自整座山峰泛延开来。

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也在不久后蔓延成势,山间四处,仙草灵果散发熠熠霞光,在祥云衬托中,不断涌荡出七色流光飞舞。

有迷蒙之气如流光般坠散,仙家气象在云生雾绕中倏隐倏显,天地有别迹象彰显,朵朵白云在辽阔大地上飘舞,有万种生灵气机升腾,在天地之间流转缠涟。

仙气缭绕如九天盛境,详云叠叠簇拥着高远与深邃,金意佛光幻象所化拈花古佛,于云间端坐,屏息垂敛,任五色祥云将其周身浸染。

彩云日晕显现内赤外黄,呈四方瑞气铺展整片空际,五彩成纹,状如龙凤,随一阵隐隐风云悸动之音泛起,异象频仍似佛家道场灵应不绝。

数百万里天空,也被这种颜色映衬得五光十色,美丽异常。

良久之后,随着天空慢慢暗下来,五彩颜色逐渐消失,最后只留下橙色,与古佛满身佛光慢慢合并在一起,如同彩带一般。

当天色完全暗下来之后,祥云才消失在天际,整个过程持续一个时辰左右。

刘君怀一样心神沉迷在无限遐想当中,却是不知何时,诠济法师身形,悄然出现在他身后。

“君怀,你未觉得拈花古佛在你来到之后,已出现两次这般巨甚变化这可是数千年内,从未出现过情形”

刘君怀闻言倏然惊醒,回身望见诠济法师,不禁摇头道:“侄儿也不知,怎会有这般风云际会涌淙迭起,还道是此间异象频繁之象一向如此师伯不是在体悟当中体内可否有感知获得”

诠济法师点点头,“也仅是一缕生死意境蕴意悟及,刚刚神智有些清明,便忽觉仿佛冥冥中佛义在召唤,神念探出,却是惊觉三宝塔已是这般详气漫天”

刘君怀不由得郑重道:“想来清凉寺上下佛气已是集蕴非常,数万年佛家底蕴沉积从密,使得圣地精气佛理因果缔结厚实不堪,从而引动拈花古佛感知,继而佛义淳然生变”

“或许吧”,诠济法师摇头轻笑,“再是佛韵厚重,也需要因果气息相行契连,你体内妙法之树应该便是因果缘起所在。因缘果报,种子是因,芽就是果,因为先有种子,然后才有芽之发展,这是异时互存因果关系,无因未必成果”

不待刘君怀有所反应,他身旁两位半圣已是起身,玄义法师接言道:“主持大人此言极是因无缘,则不果,机不投,因不果。时机不到,因缘不生,因不受缘,有缘无份,如此使然。”

“刘施主连日间堪堪两次佛意引动,便招以古佛两次佛气沸然,此间定是存在那般因果缘分,天地因缘才因此感召而至。执著生机,通天会地,修佛高尚,至成今日机会。”

他身侧空净法师也是言道:“因果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在于哪一时刻。欲知前世因,则今生所受者是,欲知后世果,则今生所为者是,刘施主天命之体,却是同时具有未来果体”

天命之体乃是道家命算之理,未来果体为佛家天人感应理论,实际上二者间殊途同归,因果连结,皆为天命有所垂衍喻意。

宇宙万事万物之间,复杂因果链条中,任何一个直接因果环节,都是由一事一物构成,事因生物果,抑或物因生事果。

因果孰属,并非关键,正如刘君怀与拈花古佛之间关联,不在于因果从属,而在于两者间缘分存在。

刘君怀此时自身能力,与清凉寺大部分门下弟子尚有巨大不如,却是不影响他体内,数种上古佛典所传佛义加身。

既然此类更愈精纯佛气抑或佛义,清凉寺上下不曾拥之,即表明他所修得佛气其中佛意更深。

佛义与佛气,便等同于修道者体内能量生成,之间有精纯、劲道、属性相异,不同功法所产生能量自然各有差异。

因而刘君怀心内也就推算出,此间半空里古佛虚影,绝非清凉寺公开言及那般,乃为一缕寺内圣祖意念秉持。

显然古佛之前所拥有佛义悟得,并不如他佛典传承那般邃深,不然也不会引起两次古佛佛气进化。

此时在他看来,拈花古佛作为一具庞然元神载体之说,才更加符合真实状态。

元神载体即为那等三维物理空间,元神在高维空间分神化气过程,才是此具元神载体日趋巨大原因所在。

高维空间分神化气越多,所获得能量与信息就越加巨甚,但近乎同等质量无数元神汇聚,仍旧不能使之佛义趋向至深至理,唯有崭新精湛佛义再行汲取,才会有拈花古佛整体佛义进化可能。

这便是为何,拈花古佛感知并汲取刘君怀所散发佛义后,将它所掌握更深生之力理解,相赠与刘君怀原因。

只是此等认识,刘君怀并不打算与清凉寺中人进行探讨,怕是清凉寺历代主持层面,均早已体会到,圣祖意念秉持之说,仅是无限提升清凉寺威慑力罢了。

既然如此用心良苦公宣出来,刘君怀没有理由破坏所产生效果,毕竟这些与他之间并无实际关联。

第1284章 神皇中期

旁人却是不知刘君怀这一瞬间,心内已有诸多念想,诠济法师笑声也再次泛起:“二位师弟所言不假,古佛连番气息生变,与君怀所散播佛义密切相关不过,他这等功绩却是令我等佛门中人汗颜。”

“好在君怀师侄身怀道佛两教修为,且与佛义相关法通修得,已尽数交由我清凉寺加以秉持,亦为我清凉寺幸甚大事。善哉原来清凉寺与君怀之间,尚有如此一段因果,如此看来,佛道虽复殊途,之间因果却令二教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