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的结局了,如果t1000知晓了桑尼的存在,或者知道了有集群微型自主机器人的后手,那么它也不会败得这么惨,连身体都被完全给消融了。
“是的,先生”
桑尼慢慢走了回来,捡起地上的注射嵌入管,低头扫描了一下银色的液态流体,以确定的语气回答了陆渊的问话。
“还真是无比顺利啊。”
地上的银白色液体边缘处已然凝固变黑,想来要不了多久,曾经t1000遗留下来的痕迹就再也看不见了。
事情顺利解决,陆渊也是松了口气,t1000不像桑尼,威胁度太大,不论对他而言,还是对整体人类社会来说,尽早把它销毁掉绝对才是正确的做法,时间拖长了,真不知道它会做出什么事情出来。
“对了,桑尼,监控怎么样”
眼看把t1000给解决掉了,陆渊转头询问起了另外件事。
“所有的监控视频资料,已经清除销毁,为了避免进行恢复,已对销毁的数据进行了加密。”
“嗯,办的不错。”
陆渊把手中92fs扔给桑尼,走回仓库戴上手套和面罩,钻入t1000的那辆警车,准备开往另外的地方进行藏匿。
既然桑尼把监控视频销毁了,那么警察哪怕想要追寻失踪的警车和警察,也不是件容易办到的事了,等到陆渊把警车开往十公里外的一个深幽湖泊,看着车子沉入深不见底的水里,不禁叹了口气。
虽然t1000不是他刻意摄入现实世界的,但多少来说,前后两个人,或者有三个人的死亡都与他有一定的关系,这便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幸好昨夜的车祸他控制计算了下,没有造成人员死亡,否则他这次就牵连到太多的人了。
等销毁掉车子,陆渊回到仓库区时,发现桑尼已然把留下来的痕迹清除干净了,这让他很是感叹,桑尼越来越有机器人管家的趋势了,之前想要销毁桑尼的做法,到底对与不对
只是机器人终究异类,尤其是桑尼这种有了智慧与情感,严格意义来讲,已经算是与人类不同的智慧生命了,两者之间的矛盾真的能消除彼此间的关系相处真的能融洽
一切说不准,到底如何只能留待未来验证。
接下来,陆渊处理问题的重心得先进一步转移。
此次t1000事件,到底只是一场意外事故,还是必然会发生的后果
这两个结局,实在太重要了,甚至关系到了陆渊的身家性命,不搞清楚这个问题,没等到把永无止境中的nzt找到,他就彻底完蛋了。
为了追究问题的答案,陆渊必须得进行尝试与实验,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仓库内区被他从头到尾给改造了一番。
首先以监狱铁牢的形式,把周围用铁珊栏给围了一圈,加强固定以后,算是第一重防护。
第二重防护措施,则是他弄了一个不锈钢的大“冰箱”,不大,也就能容纳一人坐在里面,摆上一台电脑罢了,关上门锁死,哪怕是t1000,也得费些力气才能从中出来。
第三重的防护,则是把几挺重机枪,以“冰箱”为核心对准,一旦发生不可控的意外事故,在自动化的机械结构操控下,一声指令就能爆射出金属喷流,彻底覆盖整个仓库内区。
这三重的防护手段,算是有限条件下弄出的东西了,倒不是不能摄取电影世界中更为强力的武器,而在于已经出现了这种意外,若是再持续摄取道具,干扰电影世界的正常剧情,会不会发生更为糟糕的情况
若是这次出现的不是t1000,而是生化危机中的t病毒掉落在地上砸碎,那该怎么办
一想到电影中的一幕在现实世界里残酷上演,这可没有看电影的愉悦,而是彻彻底底的令人感到心寒颤栗。
“桑尼,温度怎么样”
“检测表面温度29c,没有异常”
站在铁笼外面,盯着墙上的两台显示器,陆渊点点头:“看来长时间的播放似乎对u盘没有多大的影响或者影响很小”
“可是一旦摄取大量的物品,或者持续不断地摄取物品,就会造成u盘过热。”
经过四天的测试,在一发现u盘温度异常后,陆渊立刻停止实验,随后u盘便会冷却下去虽然没有产生之前不受控制的事故,这般的测试依然令他感到胆颤心惊,做了几次测试以后,便不敢随意再进行实验。
说到底,这里的防护环境仍然太过简陋,真的发生不可控制的变数,应对能力太过薄弱不可靠了,再三思量,见播放视频不会对u盘产生过热现象以后,他不得不终止了这次的实验。
现在陆渊必须面对两种选择。
一是彻底抛弃u盘,不管不顾远走高飞,凭借手里的nzt以及桑尼,他短时间内便能聚集大量的财富,用到下辈子都可以。
然而如此一来,在吃完nzt之后,副作用一经显现,他将死的很惨,即是说他的生命周期将只有未来一年
不用说,给再多的钱,谁愿意只活一年
第三十九章 抉择与未来前景
何况抛弃u盘以后,谁知道u盘又会出什么妖蛾子,若是没有人来管理,等再次发生意外,说不定不用等到一年结束,整个人类都彻底完蛋了。
想象一下,他这么随手一抛,人类未来的命运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独木舟般,不确定的一场风暴,便能轻易摧毁独木舟。再怎么头疼这个u盘,陆渊也不能因为个人的原因,便完成这种史无前例的壮举吧。
第二个选择,继续持有u盘,并仍然按最初定下的步骤,完成永无止境中的计划。现目前他已是完全控制了主角埃迪,并由此掌握了一股不弱的势力,找到贩卖nzt的主角小舅子的线索也只是时间问题,用不了多久一大批吃不完的nzt便可入手。
那样一来,一年的时间限制将不复存在。
最重要的是,陆渊近几天依靠nzt带来的学习能力,大致浏览了下现如今世界的医学发展,立马放弃了研究nzt,然后解决副作用的想法。现实世界与电影世界,在医学技术上差距不小,想要学主角那般组织一个团队,用区区一年的时间便解决nzt的副作用,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事实上他大致估算了下,想要完善nzt,首先就得从永无止境中寻找nzt的制造和原理技术,然后在现实世界中挖掘上百乃至数百的生物制药人才,耗资上百亿美金,花个十年二十年,也许能做到完善nzt
而选择在电影世界中去完善,利用现成的高度发达的生物制药水准,用不到一两年的时间,就能完成上例要做的事情,两者对比该怎样选择,不言而喻。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