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纳米丝太细可能没法对物体造成影响的缘故以外,还有另外的考虑。
单壁纳米管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强大,一旦速度过快,可能就会直接绷断,加上纳米丝固定方式也必须使用碳纳米管制造的材料,想用它来切割物品,根本不现实。
除非
除非陆渊更加匪夷所思的“念力”,能够感应到纳米丝的存在,并能施加影响,否则的话一切皆是白费功夫。
陆渊尝试过用“念力”去操控灰尘,单独操控十几粒灰尘还真没多大的问题,然而纳米丝太细了,比灰尘的尺度还要小的多,他也没有确定的把握能感应到纳米丝的存在。
为了保险起见,或者说增大成功的几率,也是为了增强纳米丝的强度,他刻意让桑尼把纳米丝的尺度维持到45纳米的程度。
1纳米级别的纳米丝,很难说真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分子间的作用力可能会自动给修复,而骨骼间的空隙也足以容纳这些纳米丝通过,那还不如把许多碳纳米管拧成一根紧密的“绳”,既避免了空气的滞纳导致丝线绷断,也解决了分子间作用力的修复。
这等粗细的纳米线,会直接切断人体中保持连接的胶原蛋白分子,范德华力与糖催化共价键也会被瞬息破坏,人体会猛地出现一个非常弱的面体,在心脏、血液流动、肺部呼吸、肌肉颤抖、血压等各种压力差的作用下,结局会非常“美好”。
如果正在这个时候,人体和其它生物、金属还在剧烈运动中,那么上半截直接飞出去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第一百九十四章 测试上
现在主要的问题在于
他的“念力”能否感应到如此细微到肉眼根本察觉不到的纳米丝
若是察觉不到的话,那么用来作为武器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握着这个金属圆盒,陆渊轻轻开启了里面的机关,让只有45纳米的碳纳米管形成的“绳子”放了出来。
单纯从肉眼来进行观察,显而易见是看不到只有45纳米。
45纳米从数字上来说,只有头发丝直径的两千分之一,头发丝都容易令人忽略过去,又何况是这样细小到了极点的纳米丝。
肉眼是无法察觉到这么细的纳米丝的,陆渊知道纳米丝已经从圆盒里放了出来,却偏偏什么也看不到,任凭他怎么去凝聚视线,也是察觉不到丝毫的异样。他唯有以“念力”去感觉,去探察
“念力”就如同海浪一样轻轻地扫过,以比平常还要缓慢得多的速度,去感觉视线中感觉不到的东西。
“没有么”
陆渊有点失望,他没有感觉到纳米丝的存在,果然还是太细太细了吗
还是说,平时“念力”是以视线中的成影物品为根基,一旦看不到东西,那么就没有了效果
想到这里,陆渊心中一动,“念力”说到底并不是一种探察的手段,虽然扫过去碰到物品会感应到东西,但那是在他视线之中才会有的“触感”,如果转过头去,再想操控起身后的东西,就必须是先前用眼睛看到了,意识到了那里有东西才能操控,否则蒙着眼睛去操控,当不知道眼前是什么东西时,也无从操控施展影响了。
既然是这样,那么他“意识”到这里有纳米丝存在,而也确确实实真正存在时,他能不能施展影响
要转变自己的思维,不能单纯用眼睛来认识世界。
闭上双目,陆渊不断以暗示来巩固心里的认知,过了至少三分钟,才缓缓睁开双眼,凝聚视线于空中,用“念力”去操控纳米丝。
瞬间,陆渊心里一喜,果真如此,他真的感应到了被操控中了的纳米丝。
这可真是不简单,他从没操控过如此细小的物品,与那些能以肉眼可察觉到的物品相比,这些没法用眼睛看到的东西,稍微有所分神,立即就会失去对其的感应和操控,过程堪比在悬崖上过山车,一切都令人紧张万分。
金属圆盒内,能放出高达数千根的纳米丝,而每根纳米丝的长度都达到了五十米左右,只是他目前的“念力”操控范围只有十五米而已,这五十米的长度有点浪费了。
一根纳米丝本来犹如灰尘一样在空气中漂浮,随着陆渊感应到它后,猛地形成一道笔直的线,缓缓朝着面前这张桌子划去。
如果说,用刀子划过凝固的牛油,基本上还能感觉到一丝的阻碍,那么用纳米丝划过这张桌子的桌角,陆渊完全没有感觉到一丁点的阻碍,就像划过空气一样那么简单,连速度都没受到影响,就这么划了过去。
“嗯”
纳米丝确实划过了桌角,但桌角却依然毫无变化,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过般。
陆渊想了想,伸出手去,抓住桌角,轻微一用力,桌角仿若涂上了胶水似的,在他用力下有点凝滞的感觉,必须加大力气,才把桌角给扯了下来。
光滑整洁,没有一丝一毫的缺口或者毛刺,切割面就如镜子相同,光滑得不可思议。
看起来由于纳米丝实在太小,尽管敲开了一层分子,然而在大气压的作用和参与分子作用力下,就算切割开来了桌角,仍然会保持原来的形态。
这还只是木头,换做金属的话,这一情况会更加严重。
当然,人体也会类似,只是人体内部和表面各种压力都有,如被切开的桌角这般保持原样不会太久。
要是纳米丝再小一些,切割人体估计都不会有什么伤害。
“接下来是这样”
陆渊心念一转,深呼吸一口气,逐步熟练操控纳米丝后,他一口气又放出了三十多根纳米丝,小心翼翼地操控着纳米丝犹如蜘蛛网一般,布满了整个房间。
对,这三十多根肉眼难以察觉的纳米丝,一根一根地分布在了室内各处,就连陆渊也不敢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