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2(2 / 2)

硬核危机 迷路的鱼 5707 字 2019-05-06

念力为何需要他来确认一个物体的位置、速度状态来参加反应

例如他之前看不到原子,也无法对原子产生改变,等他能观测到原子时,念力即可产生作用。

陆渊微微摇头,虽说证明了念力可以在原子这一层面上对其施加影响,可一来无法继续深入,他不知道能不能让念力参与到更为可怕的聚变、裂变反应中去,其次视线范围就那么上百个原子,就算能改变构造,要想让一个石头形态大变,他估计得耗费上百年时间。

这么得不偿失的事情毫无意义。

只是

陆渊心头产生了一个恐怖的想法。

“想得太远了。”

陆渊起身从地上站了起来,灰蒙蒙的天空在橘红的阳光照射下,蒙上了一层橘色的雾霾,在没有了大脑中的生物芯片以及液态金属的情形下,他也不知此刻到底是什么时间了,悬浮上升而起,准备先离开火星回去再说。

“咦”

沿着火星大地不断飞掠上升,陆渊不经意地往下看去,正巧看到被他摧毁那座死火山,崩塌后的中空山体内部。

灰蒙蒙的沙尘雾霾遮掩了大部分的视线,可以目前陆渊的眼力,只需轻轻一扫,没有任何物体能逃离他的观测。

是而拦腰截断的死火山下面,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力。

“怎么会在这里出现”

他神色微变,飞掠的身影猛地停了下来。

这可是相距地球最近5500万公里,最远可以达到4亿公里的火星,为何那东西会在这里出现

没有犹豫片刻,陆渊迅速向着死火山的坑洞飞去,不一会儿便降落至死火山的坑洞内,悬浮在坑洞的半空中,抬头看向与南太平洋地下基地那一模一样的金属长枪,把一头长着四对漆黑翅膀,类似蜈蚣的多足不明生物,狠狠插在石壁之内。

若说在火星上出现这玩意已经让陆渊感到神色微变了,那么在这怪物一旁,不停折射扭曲着光线的“大门”,就不止是神色微变那么简单了。

那东西他再熟悉不过,正是以前u盘开启了通向“迷雾”世界的爱因斯坦罗森桥

居能在这里看到一条虫洞

难道又是u盘造就的

陆渊头一个念头就归咎于u盘的身上,但他马上又反应过来,不大可能是u盘造成的缘故,而真正可能的原因应该与旁边的那东西有很大的关系。

陆渊想了想,左手一伸,百米外的岩壁顿时爆裂炸开,无数的岩石碎块在念力的作用下很快聚拢在一起,形成了一根长度超过数十米的石头长棍。

再轻轻一弹,这根被念力强行聚拢形成的岩石长棍缓缓渗透进入扭曲的虫洞,只留有顶部一段停留在这边,随后再等候了半分钟,陆渊才把岩石长棍重新扯了回来。

没问题,完好无损,也没有任何异常。

看来对面不是什么恒星或者更为危险的环境,那么只要不是恒星、黑洞、中子星附近,这个宇宙中几乎不可能还会有对他产生威胁的地方了。

失去了念力的控制,岩石长棍随即掉落了下死火山坑洞深处,陆渊则多看了一眼那金属长枪与不明生物,脚步朝前一跨,身子已穿过了虫洞。

与以前同样的感觉,爱因斯坦罗森桥把两个地方的时空连接了起来,穿过这道“大门”并不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在人的感官中,几乎连一秒钟都没有,人就来到了另外个地方。

“宇宙真空”

“好大”

一来到对面,陆渊就觉察到了对面并没有空气,而是处于失重的宇宙真空内,但他随即就被眼前一颗无比庞大的紫色气态行星给惊讶到了。

“不是太阳系了吗”

从惊讶中回过神来,陆渊纵然心里有所准备了,可看到这颗庞大的紫色气态行星,还是意识到这里已然不是太阳系了。

根据初步的观察,除了这颗紫色的气态行星外,他左右扫视了一圈,看到不知多少亿公里外,有一颗刺眼的恒星悬浮在宇宙背景下,除此外,他还没观测到其它行星的痕迹。

“这到底是什么地方”

“为什么在火星上也有那东西还有一条通往外星域的爱因斯坦罗森桥”

隐约的,这似乎有点证明了陆渊他以前的猜测,即是那不明生物和金属长枪代表的文明,都不是地球本土生物,而是来自于地球以外。

第四百六十七章 奇异星球

这颗紫色的气态行星的直径估计不会小于木星,但光从外表的颜色来看,却要比木星漂亮太多了,宛如一颗紫色的宝珠悬挂在黑暗的天边,闪闪烁烁成为了周围唯二的闪光点。

陆渊再回头一看,刚刚进来的虫洞已经融入了漆黑的真空背景下,若非他确认自己就是从这里过来的,只怕难以察觉到任何的异样。

犹豫了下,陆渊先重新返回火星,利用火星上的岩石制造了一根硕大的信标,先试探下虫洞是否会是固定在空间某个绝对位置上,还是移动着的。

事实证明,虫洞并非固定在空间上的绝对坐标,而是也跟着气态行星的移动而移动,即是说,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并没有发生改变。

不过就算如此,相对于庞大的气态行星,这个被陆渊新发现的虫洞实在是太小了,他必须把信标横放在虫洞之间,防止自己寻找不到虫洞。

那么

陆渊双眼再次发生改变,路过他周围的热信号、可见光、紫外辐射尽被纳入眼底,漆黑如墨的双眼宛如天文望远镜一般,以这颗紫色的气态行星为中心,横扫周边的星域,试图发现什么。

这样的工作持续了半个多小时,首先陆渊察觉到了这颗气态行星周围环绕有三颗卫星,其次更遥远的距离上,他又发现了一颗行星,距离这个星系的恒星较远,离紫色气态行星的距离不下于火星到地球的天文距离,至少也有五六千万公里。

而离他本人最近的一颗卫星,相距不超过几十万公里,等过上几分钟环绕过来,受到恒星与气态行星的光芒反射,哪怕用寻常人的肉眼去看,也能察觉到多了一颗明亮的星星。

陆渊头也不回,后面的信标猛地压缩起来,顷刻之间就化作了熔浆一般的物质,散发出红通通的可见光,而在人类肉眼不可察的红外热信号上,在这片冰冷的宇宙真空下尤为醒目。

无声无息,陆渊身子陡然由整化零,登时又在几十万公里外重组完成。

这颗距离陆渊最近的卫星,与人们普遍认知的月球不同,它的外形呈不规则形状,根本便是一颗大号的陨石形态,长长的像是一个马铃薯。

而它的长度不会超过两三百公里,这么一个不规则的卫星,很难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陆渊扫视了一遍,就看到了无数坑坑洼洼的陨石撞击坑,没有找到什么让他感兴趣的东西,摇摇头,又准备寻找第二颗卫星。

在这种动不动就以几十万公里、百万公里、千万公里为单位的距离上,纵然以他的眼力,也无法看到具体的影像,尤其是第二颗卫星与第三颗距离他在百万公里之上,正好被这颗气态行星的大气层反光遮掩住了,只能隐约觉察到两颗卫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