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任何机构旗下的级计算机,可都是有租用计算力的服务的,没有任何所有者会乐意见到计算力的闲置,毕竟资产买来就是要物尽其用的,而这可绝不是一笔低廉的收入。
就像德拉肯的这一次豪掷,尽管只租用了几分之一的计算力,也足够让爱丽丝每月都赚上一笔千万级的外快了。
新产业的研就是耗钱,但只要方向正确,消耗的资金也肯定会和进度相匹配。德拉肯现在只是刚开始向机床领域转型,就信誓旦旦地揽下了保护伞公司药品生产线的订单,正是出于其百年企业的信心和信誉。
“哦那一整个过程可长着呢,毕竟我还得组建出一整个庞大的科研团队。”
见茜茜看得仔细,爱丽丝补充说明道:“所以对方也是精明着呢。这边跟我在计算机上合作着,那边瞧着我新事业有个漫长的周期,就先一步把订单揽下来了。跟聪明人做生意,大家都会省事。”
茜茜摸了摸嘴唇,然后伸手拍了拍爱丽丝的脸蛋:“我说爱丽,明天又是周五了,带着我一起去趟埃克塞特吧。自从上次参观后,我可好一阵子都没再去过了。”
爱丽丝扫了眼书桌,左边那一摞正是这几天来,各科教师留下的作业:“我这一去就是一周末诶,别的我不担心,拉德尔先生的初级微积分,你确定能做完”
足以叫许多普通学校高中生胆寒的科目,茜茜好一番纠结,最后还是咬了咬牙:“我还就去了大不了这份作业作弊,全交给你了”
“诶表这样好不哦,好吧。”
刚想抱怨,最后还是闭嘴了,没办法,谁叫茜茜把自己的嘴给堵上了呢8
第四百五十四章、文化人的影响力
要说新闻和江湖这两个概念,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也从来都是那么的有趣。
某一件事,除非成为了真正的大新闻,全市、全国乃至全球媒体争相报道,不然除去那些专门关注它的人之外,鲜少会有人留意。
再小的圈子,诸如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三五个团伙,如果一个人是圈内人,那就是他的江湖。再大的圈子,诸如一整个娱乐圈或金融界乃至任何行业领域,如果一个人不是圈内人,那就算爆出天大的消息,他也根本无从得知。
爱丽丝王在科技圈可谓大放异彩,对于任何一个硅谷工作者而言,近两年都不可能没听说过思科的兴起。
一家成立才四年的企业,上市却已满整年,并凭借精良的产品以极扩大市场,市值的飙升更是在纳斯达克中屈一指。对于科技界和金融圈的人来说,这一个人,这一家公司,这一支股票,潜在的价值和意义都太丰富了。
可惜,少女本人平日里还是非常低调的,毕竟她终归还只是个中学生。
企业日常运营方面,思科自有职业经理人负责常规项目,包括爱丽丝旗下其他那些个产业,每日直接和各行各界接触的,也都是其各自的直接负责人。外界人士接触到她本人的机会虽然有,但平均值却难免就不高了。
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就是以爱丽丝本人为名片的事情,自然就格外地引人瞩目了。
比如,一本叫做的魔幻小说,即将出版了
这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因为不管是哪个作家出了哪本书,归根结底,这只是文娱圈领域的新闻。甚至更确切地说,这只是读书人的事,粉丝规模比之好莱坞的电影明星新作,可要差了不止一个量级。
但尽管这是个相对较小的圈子,只要有心人特别关注着它,那也就是一整个江湖。
其实从出书频率来看,爱丽丝的创作度只能算是不错。虽然她的第一本书,到第二本书,之间只间隔了小半年时间,而作品厚度也是不菲,但再直到这一部诞生时,却让人焦急地静候了经年的时间。
是的,四年出了两本三十万字数的书,外加一本比较薄的日本推理故事,然后再加上现在这本号称五十万字的儿童魔幻,这度只是不错而已。
毕竟对于真正高产的专职作家来说,每天的创作量都是无比惊人的。就如史蒂芬金说过的那样,即便不是正式创作,他每天也都会敲出五千个单词,全年只有两个休息日,一个7月4号,一个他自己的生日。
所以,单纯从职业作家的领域来看,四年的时间,两本三十万,一本十几万,再如今一本五十万,爱丽丝的创作度只能称得上“不错”而已。
但毕竟没有人能单一地看待一件事情。
兼职啊有木有
一个到现在也不过近十七岁的少女,在把她科技圈的事业展到现如今这规模的同时,靠兼职写作上了两次畅销榜啊
普通作家出书,那只会是读书界的事而已,但她写出一本书来,却真是在牵动着多少人的心。
要知道,这位少女企业家可不是单纯在写些企业管理方面的东西,而是正经八经的故事书。生物科幻,吸血鬼爱情,日式校园推理,然后现在的儿童校园魔幻,她的受众面可是跨越一切行业的阻隔,直指每个个体内心的
科技圈的人会买她的书,不管是本公司员工、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金融圈的人会买她的书,不管其本人的公司和个人账户是否与之相关;教育界人士也会买她的书,不管这女孩有没有在自己学校上课
会计、律师、医生、公务员、销售员,各行各界的任何人都有机会购买她的小说。能吸引所有对科幻感兴趣的男性,和寻找刺激的女性;能吸引所有对爱情感兴趣的女性,和一些对其中阴暗情节兴致勃勃的男性;在美国的出版册书有限,但推理爱好者盯上这本获了江户川乱步奖的作品亦是迟早的事。
行业是有限的,影响却是无限的、不管一个人究竟是从事哪一行业,随着爱丽丝各个题材的小说不断出版,越来越多的人起码都能对她的名字耳熟能详了。
然后现在,“据说”要按照长篇魔幻架势出版的,第一部居然“提前”要上市了。
“这么快”
杰米的母亲听到这个新闻,惊讶极了:“我们不是上个月才去过新书宣传会吗这么快就要正式出版了”
“其实这个度也很正常,”杰米的父亲翻着报纸道:“宣传活动不可能持续得太久,这东西要的不是时间,是效率。一个月的功夫够可以的了,是吧杰米”
这里是客厅,现在是早餐时间,十二岁的杰米手持刀叉,兴高采烈地说道:“爸爸爸爸,那我们什么时候把书买回来啊我和艾米都商量好一起看的呢,你可不能让我被落下了啊”
哦,我们家亲爱的杰米居然提到了小艾米。
夫妻俩相视一笑,前后不过一个月的功夫,他们儿子就和在书店遇到的那女孩成了好朋友。虽然只是个试读小册子,通篇也就是一个章节的量,但却成了这俩孩子平日里最主要的话题了。
瞧吧,平日里连帮父母接个电话都嫌烦的小子,最近却没事就站在走廊里不动弹。而且每次当夫妻俩经过时,他还总要神神秘秘地捂住嘴巴,嘀嘀咕咕地说话,生怕叫人听到了。
不管是从读书还是交友,还是哪种意义上的交友来看,这不都是件好事吗
“好吧”所以杰米的父亲马上同意了:“报纸上说明天早上八点半是吧,杰米,跟爸爸一起去买吧,也许你还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