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2(2 / 2)

至于说它这点市值能给自己每年带来多少收益嗯,爱丽丝表示,等你的总额啥时候到了十亿美元,我再计算计算吧。

把这一份文件抛到一旁,想了一想,她倒地还是把奥斯卡汉娜的报告拾了起来。

原因无他,在所有苏菲经手的公司里,这是她最上心的了,毕竟顶着自己两个孩子名字呢嘛。所以在整理这份报告时,当妈的肯定还要给大女儿填进很多私货去,比如对中国整体经济情况的判断。

这是爱丽丝最主要关心的。

纵观建国后中国经济的展历程,截至八十年代前,都是工业化之旅。早在1952年时,全国三大产业的比例分别为,第一产业5o,第二产业2o,第三产业3o。而直到198o年时,第二产业的比例已经飙升到48的程度了,趋近一半

所以,在全国总人口数不断飙升的同时,这样的一种比例提高,自然是要以第三产业的大幅降低为代价的。同一年,中国的第三产业比值仅仅为左右,比之1952年下降了好多。

所以,纵观改革开放后的一整个八十年代,自然就是第三产业再度兴起的过程。

苏菲列的数据清清楚楚,截至今年12月份,中国的第三产业比值已经回升到3o的程度了。

苏菲当然没精力给女儿写一篇评价报告,想法是要爱丽丝自己出的。

至于说想法嘛

千万别以为这个比例会再度飙升下去。

第三产业毕竟是建立在前两项的基础上的,事实证明,1989到1996年,中国第三产业的比值正是玩了一个抛物线,从32升到34又降回到原点,其中甚至还有个31的低点,搞了半天,全成瞎折腾了。

也就是从1997年起,这个比值才开始由34的程度,稳步提升冲破了4o的关卡。然后,2oo2年到2oo8年的这一整个阶段里,就一直在4o到42这个阶段里区间震荡。然后在2oo9年起才再一路飙升,截至2o14年时,轰轰隆隆地干到了48的惊人程度。

所以,这些资料对爱丽丝都有些什么用呢

当然是关乎到她再怎么对中国投资的问题了。

截至目前,她也就在中国扔了两笔钱而已。

一个服装连锁店,闹腾去呗。

再就是华为了,从任正非最近传来的报告称,他正颇有种风生水起的感脚。虽然爱丽丝几乎啥忙没有帮,但有着几万美元的注资在老任注册这公司时,统共才揽到了两万元软妹币也足够他大手大脚地在香港代理程控交换机了。

但说到他的这笔业务其实多少有点搞笑。

交换机诶。

爱丽丝投资的华为,竟然跑香港去代理了她的老对头,朗讯科技的同类产品。

嗯,是的,作为上市公司的思科,并没有把海外市场紧盯在中国身上。究其原因嘛嗯,那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其实这是件好事。

毕竟只要不出意外,华为肯定能一步步展成中国的思科。那么,既然都已经是中国的“思科”了,它要是还和“真思科”有太密切的关系,就算美国这里没吭声,党中央那里的反垄断法怕是也要来找麻烦了。

所以,就让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任正非,自己瞎捣鼓去吧

爱丽丝这个天使投资人,就只打算当个单纯的股东了

讲道理,好长一段时间以来,有多少人其实都不知道,阿里巴巴6o的股份都是由日籍朝裔的孙正义先森,及其投资公司软银持有的

哦对了,还有软银。

思路到了哪里,就翻开哪一份文件。

虽然这些都还是雏形阶段,但瞧着小宝宝一步步长大,不是也蛮有趣的么

相关文件及时想大书特书,也没什么可写的。因为爱丽丝只是单纯为孙正义还了欠款,然后顺便入股罢了,公司展程度还是原来那德行。

也即是说,除非她再主动推波助澜一下,不然这家将来靠阿里巴巴彻底兴起的投资机构,非得还等到1994年才能上市。

而彼时筹集到的资金,也才不过是一亿四千万美元罢了。

嗯,给马云注资倒是够了。

所以,现在的孙正义,爱丽丝只是瞥了两眼,就把他扔到一边儿去了。8

第四百五十九章、我为什么会想到武库舰

事件处理需要一个先后顺序,在撇去了孙正义的那份材料后,爱丽丝先朝洛克希德公司发去一份电邮。

由于对将来局势的了解,爱丽丝很清楚新品种炸药在未来的市场。

相关事件,就是有关新型海军的建设计划,尤其是朱姆沃尔特系列的诞生。

冷战结束后,苏联阵营对于美国大洋制海权的威胁急剧降低,但是地区性冲突却与日剧增。

此时,美国的潜在新威胁,中国海军仍处在建设期,仍然没有与之全面抗衡的能力。因此,美国海军的战略方针就从冷战的大洋海战,逐渐演变成对陆地上的武力投送,以应付纷纷扰扰的地区性冲突。

在这当中,海湾战争可谓是给美国积累了充足的经验。作为真正的现代战争的起始,作为美军其后二十年里打的最漂亮的一场战役,它给军方和军火商带来的启迪,绝对足够深入。

基于爱丽丝的猜想,这可能就是直接原因吧。

1992年9月,美国海军司令、海军作战部长与海军陆战队司令共同颁布“由海向陆”的战略白皮书。

其内容针对对沿岸目标投送武力、控制沿海以及内陆通往海洋战略要道,对地面投送武力为考虑,包括强化海军舰队与陆战队的协同作业、建立海上远征部队与陆军和空军联合作战等等,大幅修改了冷战时代在大洋上反潜与争夺制海权的政策。

随后在1992年10月,美国海军进一步提出“21世纪驱逐舰技术研究”,其概念随后被纳入到美国海军新一代水面作战舰艇框架之中,即“21世纪水面作战”。

进而,在1994年9月,美国海军又提出了“前沿由海向陆”的概念,首度将近岸作战、支援对地攻击纳为海军主要任务之一,具体要求舰队能对深入陆地100海里的地面部队实施支援,并提出“前沿存在”、“前沿部署”、“前沿作战”等新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