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亦当时心里感觉就不妙,这女子就这么进去了很难能有好结果。确实,那个女子和那个千总进去了就一直没出来,门口李尤、齐大用还有刘斯一边嘿嘿笑着一边往里偷看。
萧亦心中叹息,他已经预料到里面发生什么了,这就是大明末年的官兵,这样的官兵,百姓不反才怪。若是官兵真正为百姓着想,不需做很多,仅仅需要为百姓保平安,百姓就会感恩戴德,万不会再与官兵作对,更不会一提起官兵就咬牙切齿。
那个千总终于出来,乐呵呵的拍拍屁股,道:“好了,你们别看了,也进去吧”
那李尤急忙淫笑着进去,齐大用和刘斯都是帮其看住门口。看的萧亦又是握紧双拳,却又无可奈何,自己要想干出一番事情来就不能管这事情,况且自己也没办法救那个女子,一时冲动只能是将自己搭进去。
萧亦只得逼迫自己不再去想这件事。
终于,在太阳缓缓落下的时候,那千总大声道:“携民夫回关”
第五章:至大安口
夕阳的余晖下,一排约莫几百人的长队在缓缓前行。若是你留心就会发现,这些人几乎都是穿的破破烂烂的农民。没错,他们就是刚刚从附近各处村庄征集的民夫。
萧亦走在队列中看着有些发黄的天空,此时他的内心其实是充满悲哀的。昨日自己还想着要给爹一个好的生活,不让他再受苦受难,今日自己却眼睁睁看着他被李尤杀死却毫无作为,而那个十分活泼的黄娥自己也是眼睁睁看着被官兵玷污自己也是什么都做不了。
“快走,快走天黑之前必须回去”一个官兵踹了萧亦一脚破口大骂,萧亦看了那人一眼,心中却没有丝毫波动,今天他经历的已经够多了,这点事实在没有必要和他多计较。长长的队伍中时不时传来几声这样的呼喝。
终于,在又行走了大约又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的时间后,一处险峻的城关慢慢出现在萧亦眼前。
这就是大安口大安口这么险要鞑子怎么打进来的难道这是大安口之后的一处关卡,而后金入寇时并没有经过这里
萧亦现在一脑门子疑问,唯独不认为这里就是大安口。据他所知,后金几乎是轻易之间就突破了大安口,所以潜意识中萧亦就认为一定是大安口十分简陋破败所致。
萧亦不知道的是,这的确就是大安口。只是身为现代人的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古时城关,这种感受和电视剧上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即使是最逼真的3d技术也无法媲美萧亦此时真实的感受。
所以萧亦才会一下惊为雄关,其实大安口在此时的明朝的确是算简陋了些,估计此时的萧亦就算见到一处火路墩也会惊为大城吧。这也算是情有可原。
随着慢慢的行进,城关逐步显露在所有民夫和押解的士兵面前,士兵们松了一口气,民夫们却是依然一副害怕的样子,只有萧亦惊讶的看着这处城关。
“这关卡真大啊,这是哪关啊,我们距大安口还有多远”萧亦问身后的黄阳。
黄阳答道“这里就是大安口,萧亦,你莫不是吓傻了”
萧亦一听,“什么这里就是大安口”萧亦倒吸了一口冷气,这里的守将难道是废物吗真么大一处城关居然守不住几天
事实是,这里的总兵叫刘策,历史上正是他见后金大军便弃关遁逃,以至后金大军长驱直入,入寇直至京师。
走到了关口,萧亦见到两个睡眼惺忪的士兵,靠着城墙呼呼大睡,已至傍晚却连连城门都不关,防备程度可想而知。萧亦往城墙上一看,居然没看到一个站岗的士兵。
都晚上了居然无人站岗,城门不关,这就是边关这要是后金大军突然打来的确是防守不了多久说是毫无抵抗能力也不为过。本来明朝此时的士兵都是已经不知多久未经过训练,边军纵然是比卫所军好些,但是像大安口这种边关,已经不止有多久未曾有敌人打来了,也和各地卫所军差不了多少。
“萧亦,想啥呢,走啊”后面黄阳推了站那不动的萧亦一把。萧亦这才走进关内,进了关内再没了之前那股气势感,有的只是荒凉的破败感,两旁破败的房屋,屋外三三两两的站着和萧亦他们一样的民夫在交谈着什么。
萧亦边走边环顾四周,越看越觉得这关总兵就是个废物。边走边摇头,刚开始的感觉荡然无存。心里想:这就是大安口怪不得抵挡不住后金进攻,若是来些流贼都挡不住吧,这里的总兵真是个尸位素餐的人。
边走边有人来带走一批民夫,最终就剩萧亦在内的二十个民夫,走到一处偏僻的小屋内。一个领头的官兵指了指里面,道:“这里就是今后你们住的地方,今天第一天,晚上不用干活,明天起来干活,不来的二十个板子。”说罢十分嚣张的离开了。
萧亦几人看了一眼,还没进去就扑面而来一股酸臭味,萧亦在门口看了一眼,里面真是屎尿横流,也不知道有多久没清理过了,基本没有下脚的地方。
一个民夫捂着鼻子道“娘稀皮,这些官兵就让俺们住这个鸟地方这能住人”
后面一个民夫笑着道:“有住的就不错了,没看外面有些人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吗”这人的话得到了绝大多数民夫的赞同。
萧亦道“咱们先把这里清理一下吧,这么臭,住着也不舒服不是。”黄阳道“我觉得也是,清理一下也好。”
之前说话的那个大大咧咧的民夫也是道:“没错,这里不清理的确是难以住人,俺叫石刚,来自石家庄,你们呢”
萧亦道:“我叫萧亦,来自小黄庄”萧亦身后黄阳道:“我叫黄阳,和萧亦一样,也来自小黄庄。”
“刘通,石门庄”
“王大勇,也来自石家庄。”
“刘航,我来自小刘庄。”
剩下的人基本都一一报上了名字,之后大家都开始一起打扫卫生,毕竟这里将是自己今后住的地方,也不知道要住多久,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余生基本都在这里度过了,因为基本上没有几个人能当民夫还活着回去的,大家都将这里当成自己的最后归宿。所以打扫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