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2 / 2)

大明1629 崛起的石头 7822 字 2019-05-06

黄娥正在给萧亦穿衣,先是换上繁琐的重锁子甲。

再是套上官服、拿好腰牌、戴上印信等物。这些全部完成已经是过去了大约半柱香的时间,萧亦又是温柔的替黄娥套上外衫,二人相视一笑,出了房子。

刚出了门,却见到门前的街道已经是挤满了送行的百姓。一个老者颤颤巍巍的上前。

“大人啊,你可不能离开我们啊”

“是啊,离了你我们可活不下去了”

萧亦神色动容的看着百姓,这是他的疏忽。自己忙前忙后的,什么都考虑在内,结果居然忘记安抚百姓。示意黄娥待在后面,这才是上前,在两个屯兵的帮助下上了大马。

只一挥手,嘈杂的街道就再次寂静下来,“百姓们,我此次离去并不是抛弃你们,而是去上任。这永安堡依旧是永安堡,墩卫上的,依旧是我们永安堡的战士,我也还是你们的屯官,一切如旧”

百姓们看着萧亦,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但是还是不愿离去。都说着要给萧亦送行,萧亦无奈,回头冲着黄娥伸出手。

但是他却没有发现,有些人却是悄悄的溜走。

黄娥在后面听着这个男人的话,是那么铿锵有力。忽的见到萧亦回首,朝自己伸出了手。毫不犹豫的伸出纤手,跟着萧亦上了马。黄娥在前,萧亦在后。两人同马,萧亦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对黄娥的感情。

百姓们看到了皆是主动的为两人让开一条道路,二人就这样在马上慢慢行出东门,去往校场。

此时校场内早已是集结了永安堡一半的战士,他们之中既有最初从京师保卫战就跟着萧亦的老兵,也有小五台山之战幸存的战士,又有上次新招募未经训练的新兵。

他们都望着校场外,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

当萧亦和黄娥从校场外缓缓骑入,战士们都是悄无声息,静静看着萧亦二人去往点将台,百姓们也都是自发的停留在校场外,争相观看。

几处民房,民房旁边有一口井。忽的房门被撞开,房内走出几个妇人和中年人。

“快点,刘婶子。再不快出去大人就要走了”一个嘴急的妇人焦急的催促着。

一个中年男人看着自己的田地,“这,这还没开犁,要不你们去吧,我看着地。”李婶子终于是从房里急急的出来,拍了自家男人一把。

“瞧你,那是什么。”

男人看去,只见远远的几个山包上,永安堡的战士正挺立在那里,一丝不苟的守护者地界的安全。那个男人挠了挠头,“倒是俺糊涂了”于是也是拿着犁耙就是跟着去了。

校场内,黄娥也是静静地站在下面看着台子上的萧亦,而石刚、史路、黄阳、刘通、王大勇四人领着一众小队长于前,其后人皆是呈方阵排列,大家都是看着萧亦。

萧亦手握戚家刀,在台子上缓缓走动,看着台下的战士们。

忽的一把抽出戚家刀,发出噌的一声。台下诸人顿时精神抖擞,看着萧亦闪烁着寒光的戚家刀。

“战士们,从正月建堡,到抽马手马帮、到小五台山之战,也许你们的小队长们还经历过去年十二月的那场京师保卫战,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

“记得”每个人都是扯着脖子大吼。

说着,萧亦将戚家刀指向长宁堡方向,大吼:

“出发,长宁堡”

说完,萧亦、史路、刘通、王大勇四人翻身上马,身后则是黄阳和黄娥兄妹二人。再次吩咐了一声黄阳好好照顾黄娥之后,萧亦看了一眼黄娥,黄娥也在看着萧亦,黄娥的眼中噙满了泪水,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故作坚强的挥着手。

萧亦深深的朝着黄娥点点头,这才握着戚家刀,头也不回的赶往长宁堡。身后则是和萧亦一样,头也不回的永安堡的战士们。

百姓们都是一路相送,最远的送到了永安堡最远处的三十六卫那里才停下。

萧亦骑在马上,心中思索。这次出去是到一个新的地方,对于自己和永安堡的战士们来说都是意义重大。

就似第一次杀鞑子,第一次上战场一样。只要自己在那里站稳了脚跟,之后就算给自己再大的地方。萧亦也相信,永安堡的将士们也会毫不犹豫的跟随自己,信心满满。

黄阳和黄娥就在三十六卫的墩上看着渐渐远去的萧亦他们,伴随着萧亦他们的还有远方初升的朝阳。

当萧亦的身影终于消失在远处,黄娥再也忍不住,泪水犹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不断滑落。趴在黄阳肩上哭着,黄阳则是用他的大手轻轻拍打着黄娥的后背,目光深沉的望着远处。

“大人,有民众来报。说是有小股贼匪偷袭了一处庄子,守墩的是个新兵不知道大人说过的事情。发现贼匪点起狼烟,以致那些贼匪奋起,几户村民损失惨重是不是”

忽的一个小队长来报,看面色似是在询问什么。

黄阳听到了之后摆摆手,

“对,就让这些新兵这么处理。只是不要再点狼烟了,这样才更显得真实,更显得我们手足无措。”小队长忽然明白,立刻道了一声是。

又是想起了萧亦昨天深夜找自己说过的话。

他问自己,觉得永安堡现在怎么样。

黄阳当然是如此回答,

“好,民众安定,踊跃参军。”其实不光是他,就连石刚、王大勇他们几个也均是如此想。

却见萧亦摇了摇头,“这永安堡并不似表面上那般平静,史路也和我提过一些事。我在的时候那些人尚还能老老实实安宁本分的,但我一走就会有人迫不及待的原形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