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6(2 / 2)

大明1629 崛起的石头 8033 字 2019-05-06

萧亦在想着的时候,其余的人也都各怀心思,有人担忧有人害怕,也有人无所谓,此时都是在欢喜的互相敬着酒。

这萧亦担任桃花堡防守官,资历够的人桃花堡一抓一大把,要说萧亦没有后台谁信啊,没有后台凭什么轮到他

前些日子操守官白崇安大人的心腹徐峰到长宁镇大家都有所耳闻,至少证明了白崇安对于萧亦的看重之情,萧亦居然抱上了操守大人这个大腿。

况且萧亦身后这些兵他们也都看到了,实力也不可小视,且不管萧亦是如何练出来的,在这个世道只要他手里有兵,那就是大头,就可以大声说话。

而王大勇和石刚作为萧亦带来的心腹,自然是有不少人前去巴结,王大勇对于敬酒的都是浅尝辄止,而石刚则不同,那是来者不拒,现在已经喝得有些面目通红,又在大吹特吹。

看的萧亦眉头紧皱,看来今晚要找石刚谈谈了。

其余的老兵将士,或是面目严肃的立于两侧,或是挺直身板立在萧亦身后,无论是谁都不为所动。

接风酒宴结束后,陈浩等到所有人都离开后,独自对着萧亦说道:“大人一路辛苦,后院和卧房下官已经命人吩咐好,所有的仆人婢女都在等着呢。”

原来这刘一鸣招了不少仆人,这些仆人之中又多为婢女,这老家伙把美貌婢女肚子搞大的事情是年年都有,刘一鸣虽然年老但色心却不减,萧亦摇摇头,也不知道卢象升是怎么认识这等人的。

当下说道:“先让董英华来见本官,就说本官在大堂等他。”

陈浩诧异的看了一眼萧亦,道了声是便走了下去。

董英华酒宴之上除了例行的和陈浩敬了萧亦一杯酒以外是坐在那一动不动,独自喝酒,独自吃食,颇有些众人皆嘴我独醒的意思。

萧亦也是留意到了,这董英华目前看来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不过还仍需自己亲自检验一番。

董英华刚刚走出官厅大门转向正欲回家,却听后面一阵脚步声,奇怪的回头一看,居然是陈浩,当下也没管那么多,只是继续走着。

陈浩撵上董英华,拍了拍董英华肩膀,这董英华也没丝毫的表示,一副酒醉的样子理都没理陈浩。

陈浩笑着摇摇头,心道萧亦怎么就看上这木讷呆板的董英华了

说道:“董镇抚,防守人有请大堂一叙。”

董英华这才猛地一回头,萧亦请我

又问了一句:“大人没请其他人”

陈浩看着董英华惊讶的脸,笑着道:“就你一个,第一个请的就是你”

点了点头,董英华心头也不知道这新任防守官脑子里想的是什么,自己还是第一次被防守官单独请到大堂,就是以前的刘一鸣都很少和自己单独议事。

当下摇摇晃晃的朝着大堂走去,陈浩则是看着董英华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走回自己府上。

第一百六十三章:铁公鸡董英华

看到陈浩离开后萧亦就去了后堂,这一到了后堂,立时便听到一片莺莺燕燕的的问好声。

萧亦抬头看去,立时就愣了一下,只见后堂上起码十数个婢女恭恭敬敬的立在两侧,紧握着的双手表示了她们内心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平静。

“大见过防守大人。”

萧亦仅仅愣了一瞬便反应过来,看来这些就是刘一鸣的婢女了。

点了点头,走到前面坐在首位上,再细细的看起来,心中对刘一鸣更加鄙夷,这老家伙祸害的女子不少。

“大人,镇抚董大人到了。”门口一个婢女朝着萧亦款款施礼,说道。

萧亦还真不太适应婢女侍奉,他心中已经有了黄娥,让黄娥见到免不得伤心,黄娥伤心他便伤心。

当下就决定要尽数裁撤这些婢女,但是怎么处理这些人倒是个问题。

“让他进来吧”

董英华走进后堂,见到萧亦和其两侧满满的婢女,心下不耻就要离开,又转念一想,还是对着萧亦一弯身。

萧亦点点头示意董英华坐下,随后笑着说道:“董大人可在疑问本官为何只寻你却不见其他人”

董英华看了一眼萧亦点点头,老老实实的道:“大人恕下官直言,大人年轻有为又有家室,还是不要找如此多的婢女,既伤身又害命。”

萧亦恍然明白,董英华刚进门是有过一阵迟疑,原来是在担心此事。

当下也是一笑,说道:“董大人多虑了,这是陈大人将他们集结于此,本官正在考虑如何安置这些女子,说来她们本也是有家之人,无故辞退倒也不太得当,董大人可有高见”

董英华字字句句道:“下官觉得,应责司吏何大人核查有家室之人,放其归家并给予一些银两以安身,下官觉得十两为稳妥,至于其他人大人可酌情留下,大人也需要些仆人。”

萧亦听后心下同意,董英华所言没有一点考虑到自己,满意的说道:“不,这件事就交给董大人去办吧。”

董英华看了一眼萧亦,萧亦居然一点都不贪图这些婢女的美色仍点头道是。

萧亦挥手示意这些婢女下去后,继续微笑着说道:“找董大人前来可不是为了商量婢女的,董大人觉得堡内现状如何”

董英华想都没想,张口便答道:“堪忧。”

萧亦哦了一声,问道:“如何堪忧”

董英华答完便有些后悔自己口快了,想了想还是答道:“堪忧者,人、事、民而已。”

他有些迟疑,却还是继续说道:“人,尽皆贪腐之辈,官员整日只图自己手头之快,毫不顾黎民百姓死活;事,自古以来皆上行下效,官员做事不躬亲何谈其他,旦有建设工程不尽心竭力却只想着中饱私囊;民,百姓无地,即便有地也只多是佃农,一亩地产值十两,然交纳各种税银却足有二十两,且仍在不断克扣,以致百姓食不果腹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