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5(2 / 2)

大明1629 崛起的石头 8050 字 2019-05-06

萧亦宣布解散的时候没人离开,仍是在场中列队,都静静的看着萧亦,萧亦看着场中的民勇们,眼眶也不禁湿润起来,他们都是好兵。

李二牛、元少恭和周定三人自然也不想萧亦就这样解散这些人,就连元少恭都是每日来找寻萧亦,为的就是极力劝说萧亦。

最后经过全体将官商议决定,从壮勇之中挑选出精干之士充入永安军中,用以弥补阵亡,再将其余的壮勇重新编组划分,最后仍分三营。

操守官萧亦亲自命名,振威一营至三营,事实上萧亦设立振威营的最初的只是作为永安军的预备役,但萧亦绝对想不到,就是这支预备役,竟也成为了一支令贼人闻风丧胆的军队,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今后永安军除照例的大型扩军外,就从振威营中挑选精锐补足训练和作战缺额,同时,振威营中的将官萧亦将尽力给永安军以外的将官机会。

从本地的将官中精挑细选,选优任振威营的队官、基层军官,但振威营的教官依然是用永安军的老军充当,一二三营营官仍是李二牛、元少恭与周定三人。

这些老军都是由萧亦几人亲自挑选的绝对精英,他们也对萧亦忠贞不二。

从军权上来说,萧亦充分给予那些本地将官权利,但是永安军到振威营中的教官除日常督训外都持有萧亦的秘密文书,一旦有变故发生。

他们可发出文书,有权调动自己督训的兵马,他们平时与那些军士紧密相处早都有了感情,再加上萧亦的文书就可立即调动兵马镇压和抓获罪魁祸首。

可将此类事件在做大之前完全处理,这也是为防止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混入鼓噪军士所做的准备。

这样一来,萧亦军中的体系就更加完备。

第二百五十七章:知州有请

近几日,蔚州境内再次掀起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建造大浪潮,在蔚州城操守萧亦的一声令下。

蔚州城方圆数十里,原来那些空耗钱粮,却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的墩卫被尽数拆除。

墩卫中居住的那些墩军被尽数裁撤,带着他们的家人进入蔚州城或者就近的村堡居住,萧亦派专人重新分配土地。

这些墩军和其余屯堡中的军户大多手头有不符合自己耕种能力的土地,这些多余的土地被如数上缴归还,分派给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和军户。

当然,如此做来闹事者也是层出不穷,萧亦不想做出任何退步,思来想去,他想到一个绝妙的电子。

这种事情还是让原州城的人出面为好,这等重任自然便落到了千总元少恭和把总周定的身上。

元少恭也很无奈,但自己的利益已经和萧亦绑在一起了,加上先前的大胜,自己手下又有振威一营近千的军士,说话也就有了分量。

元少恭已经打定主意,自己已经和萧亦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萧亦官做的越大自己自然也就越有利,这下他将自己玩世不恭的尽头发挥的淋漓尽致。

随着萧亦的一声令下,千总元少恭和把总周定带着麾下振威一二营的军士开出蔚州,从最近的墩卫和屯堡开始,拿着名册和户籍,一户一户的清点土地。

元少恭那嬉皮笑脸的样子让那些军户看着十分不爽,但穿着甲胄的振威营军士成片的跟在他的身后,加上官兵接连两次大捷,这些人哪敢说个不字。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嬉皮笑脸的元少恭将自家土地交给那些穷酸军户,而那些穷酸军户个个对着元少恭不断跪拜。

这也让元少恭感到满足,但他可不敢就这么受了,扶起那些百姓,对着他们苦口婆心的说道是操守官萧亦的命令。

虽然命令是萧亦下的,但是执行的却是元少恭,元少恭和周定代表的是原州城将官集团的利益,萧亦用当地军户中的最高级别军官去做这件事,相当于军户集团的内斗。

萧亦的政令并没有触及到那些士绅和商户的利益,这次的事他们也就很识趣,没有多说一句话,都在冷眼旁观。

虽然有零星的抵抗事件,但是州城内的当地高级军官畏惧于萧亦,没有一个人敢替他们说话,甚至于最高级别的千总元少恭和把总周定都在替萧亦办事。

李二牛就和不知道这件事一样,一直是什么人都不见,闭门不出。

士绅和商户也没有一个人说话,那些其他屯堡的小鱼小虾就更加掀不起风浪,很快就平息了。

萧亦早在大战结束的第二日便派人去将黄娥接到了蔚州城,在蔚州他的权威已经是说一不二,自然是该将黄娥接过来享福。

黄娥来到的时候萧亦亲自出城几里相迎,抱着她骑上高头大马回城。

这副亲密样子让许多城内对萧亦芳心暗许的痴情女子伤心不已,不过时间久了他们就都把目标放到了萧亦身边的人身上。

萧亦见到黄娥的时候,她边都是红肿的,一副梨花带雨的可怜模样,明显在桃花堡那边没有少为自己担心。

当时萧亦就笑着道:“看来是赵大河没好好照顾娥妹,好我这便下文书撤了他的防守官,让他不好好照顾我的娥妹子。”

这可把黄娥吓了一跳,赶紧抱着萧亦道:“别”

萧亦看到黄娥着急的样子,哈哈大笑,大手刮在她的小小琼鼻上:“说笑一番,娥妹莫慌,莫慌。”

黄娥看着萧亦,破涕为笑,粉拳不断打在萧亦身上,萧亦就抱着她直入操守府邸,这一日萧亦暂且放下了那些让自己头疼的事,携手黄娥在府邸内游玩。

还真别说,这操守府邸自己住了这么久了,还真没好好玩过一次。

后面十分宽敞,假山池塘亭台楼阁应有尽有,这些也让黄娥兴奋异常,拉着萧亦的手跑来跑去。

最后玩累了,萧亦就抱着她静静的坐在池塘边,看着下面来回游动的鱼儿,脑中想的仍是善后事宜,直到黄娥睡去了,这才将她轻轻的放到自己的床上。

萧亦这些日最为头疼的便是那些流民的安置问题,前些日子大同总兵官韩世猛来的公文中也明确提出了这个担忧,他想的很对。

这次打胜后,萧亦发现,投降的流民占据了贼寇中的绝大多数,后来统计,投降的流民足有六千七百八十四人,所以萧亦必须放宽了以往的处置方式。

以往萧亦遇见的贼寇较少,最多便是一两千人,那时候为了造成更大的影响可以全部杀光,总归是人数不多。

这次投降归附的流民足有七千左右,萧亦放平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