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6(2 / 2)

大明1629 崛起的石头 8198 字 2019-05-06

而后又是叫丫鬟端来上好的茶叶,与几人谈笑,绝口不提伍府之事,见萧亦没有怪罪的意思,牛尹两人终于放下心来,和萧亦有说有笑起来。

最后,尹罗华起身,含笑道:“早先听闻守备大人残忍嗜杀,今日一见,绯绯之言尔。”

牛平茂跟着起身,道:“是极,守备大人心可载舟,闻名不如见面,恨不能早见。”

萧亦忽的正色道:“二位东家过誉了,此次乃是伍家宵造孽,下官也只好依律办事,身不由己啊。”

尹罗华稍一愣神,立即笑道:“正是,伍家自作孽不可活,查抄也属正常,我极为赞同大人之举,今日下官带来上好布绢三百匹,聊表结交之意。”

牛平茂端起茶杯,道:“尹家如此,我牛家自不能落下,某也带来健壮牛羊各三百,以表结交之意”

言后,牛平茂一搔头,笑道:“只是,这牛羊乃是脏乱之物,恐不要脏了这端庄气派的宅院啊。”

萧亦大笑一声:“牛兄此言差矣,牛羊乃民之根本,牛兄这些牛羊,本官先代表州城的百姓谢过了,来日见得兵宪大人对二位的帮衬定会提及一二。”

牛平茂与尹罗华立即大喜:“如此,多谢守备大人了”

出了守备府邸,尹罗华轻呼一口气,随即对着尹秋一瞪眼,厉声道:“幸好萧亦宽宏大量,没有深究。吾儿,切记日后再不要做出此等傻事,这蔚州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啊。”

尹秋本来去守备府邸就是被硬拽着去的,没想到却没有一点事,心下自是后悔不迭,当即便连连答应。

回到府中尹秋立即将自己那些强虏来的妾遣还,又送上不少银米以表悔过。

崇祯三年刚刚过去,四年的正月下旬,春节即将来到,各地都在准备过春节。

在这个时候,蔚州守备萧亦又放出了重磅炸弹,竟为平民子女将富商伍原之子正法。

伍原之子被杀不久,平日鲜有人来的守备府邸,却是门客云集,首先来的便是州城同知郑文举,携子找到萧亦负荆请罪,令人奇怪的是,萧亦虽然没有追究。

但郑文举悔过不已,自觉无法担任同知一职,上知州王湛,推荐一个名为安柯平的永安堡攒吏继任同知。

而后这州城数路富商不断登门拜访,人人带有礼物,少者也要有上百两白银,萧亦对其本就没有交恶之意,自然皆是温言以对,礼物如数收下。

如此,那些因本伍家之事而惶惶不安的商户们,终于安定了下来,州城再度归于平静。

将伍咏杀于市集后的半月内,这事就风一样的传遍了蔚州,又朝周边各卫所扩散而去,很快的,东路兵备道聂可纲就得知此事。

兵宪聂可纲大人当时的表情可以用精彩来形容,他手上持着萧亦递送过来的公文,气的浑身发抖。

一把将公文扔到地上:“这个萧亦,怎么总是惹出这么多事,查抄了伍家,他拿什么供养官军的粮饷”

一旁的赵铭这次却是一脸的平淡,长久以来他已经习惯了,萧亦不做出大事,那还是萧亦吗。

说起来,赵铭也很感谢萧亦,正是由于萧亦剿灭王子顺的战功,让崇祯皇帝龙颜大悦,对大同镇的官员一顿的奖赏,他赵铭自然也不例外。

在卫城守备之职干了快三十年的赵铭,本以为升官无望,就要在这守备一职终老,没想千年铁石居然也开了花。

终于得以更进一步,崇祯三年的十二月,上头发下任命。

赵铭任大同上东路分守参将,统管上东路各卫所村堡的各项事宜,这时赵铭轻声道:“萧亦,据卑职对其的了解,应也是有了处理的方法,不然也不会处置伍原了。”

赵铭任参将,品阶上已经远超聂可纲,但却仍是要在聂可纲面前毕恭毕敬,原因无它,一武一文而已。

聂可纲说实话还是挺重萧亦的,不然也不会为此事这样生气,到了现在气已经消了一半。

接过赵铭递过来的文,聂可纲再次翻开,细细过后,叹息一声:“希望如此吧,就按照萧亦的意思去办,抚台大人应也是这个意思。”

赵铭点点头,自上次萧亦立功后,抚台蔡佳禾与军门韩世猛对其的重之意尤甚,自不会为了区区一个伍原去惩治萧亦。

最有可能的便是,这两位大人将会替萧亦擦好屁股,把东路的粮米大商伍家彻底处理干净。

毕竟这事也是伍家有违律法,又公然抗拒搜捕,说到底伍原也还只是个商人,在东路或许是个大商,但在整个大同就显得有些不够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额尔孔果洛额哲

第二百七十五章:额尔孔果洛额哲

没过多久,抚台蔡佳禾的公文便传达下来,大体意思就是让兵备道聂可纲帮助萧亦把这事处理干净,紧接着蔡佳禾便在大同境内下发拘捕文书,缉拿伍原。

同时文书上也说明了郑文举的处置方式,本来这种罪名只是刺字之刑,但明律规定,官员犯法,罪加一等,处绞刑。

但郑文举侥幸逃得一死,原因正是萧亦文书上为其求情,本来萧亦只是一个小小的守备,无权过问这等罪行的处置方式,但这事发生在萧亦的治下,萧亦是处理官员。

上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萧亦求情,抚台蔡佳禾等商议过后,也无意将此事说大,顺便还找来一些证人,证实伍原勾结蒙古,更是拿出了一些所谓的罪证。

实是人赃俱获,又有蔚州守备萧亦及时发现,查抄伍家。

于是伍原就不止是欺压良善、强掠民女、公然拒捕等罪名,更是添加了一个谋逆大罪,让其毫无翻身的机会。

在萧亦看来,这文官也是有其可怕之处的,没过多久,整个大同的官吏仿佛都达成了某种共识,一口咬定伍原乃罪大恶极之徒。

伍原当夜正在新平堡调运米粮,返回蔚州途中惊闻此事,当即嚎啕大哭,眼神中充满憎恨。

一夜之间,原本风光无限的粮米大商伍原,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罪人,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伍原无法接受,也就对萧亦更加痛恨。

大哭过后,伍原当即放弃原本行程,转头向北,一路直行了几日,眼前已到了荒漠之上。

不知走了多久,还跟在伍原身边的只有不到一百人,一行人运着二十几车的米粮,一直向北。

忽然,远方扬起一片尘烟,轰隆隆的马蹄声传来,竟是一行约莫两百人的蒙古游骑,他们人人四方毡帽,手持弯刀,驾马呼喝而来。

伍原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