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1(2 / 2)

大明1629 崛起的石头 8391 字 2019-05-06

这时一名蒙古人恶狠狠的走向伍原,一个巴掌扇过去:“少汗,一定是这个南人将我们的计划透露,不然那萧亦是如何知道我们将至大同”

额哲这时也是满脸愤怒的看向伍原,越想越是这么回事,明军向来胆小,守城已是常事,若没有内应怎么可能出城埋伏自己

而且这次非比寻常,就连自己的地点和时间都知道个清楚,他绝不相信是萧亦等人推测出来的,这样就太可怕了

额哲见自己的部下走向伍原,已经无心阻止,到了这时,他也需要个理由来搪塞过去,最好的理由自然就是伍原。

那些个蒙古人早就看一副高人一等样子的伍原不满,见到额哲的默许,纷纷围过去。

伍原一下子变成众矢之的,他不断后退:“不,不是我”

只是伍原的辩驳是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一名百夫长上前一把揪起伍原,手中弯刀猛然捅入伍原的腹中。

看着伍原微弱的挣扎,这名蒙古百夫长仿佛找到了一丝快感,手中的弯刀不断在伍原腹中搅和。

“南蛮子,去死吧”

崛起的石头说

感谢书友安异的500币打赏支持,大伙初一快乐,正常更新。

第二百八十三章:胡儿,可敢与爷堂堂对决

正犹豫间,又一阵火炮射来。

听到巨响后,额哲等人只感觉被一股黏黏湿湿的液体喷了一身,往前看去,刚刚还完好无损的三个蒙古轻骑兵,此时连人带马都被打没了半边身子,碎肉到处飞舞。

蒙古人横行大同许久,素有穷凶极恶的声威,虽然对战女真人很少打赢,但对付明军却让他们找到昔日草原霸主的自信。

但这次即便是他们也不再镇定,自己的脸上、身上都是同伴的血肉,不久前还好好的一个人,被砸中了瞬间就成了一滩血泥。

不少蒙古人已经被突如其来的轰鸣声震的什么也听不到了,耳中都是嗡嗡声,直感觉一阵头晕目眩,再加上四周轰隆隆的步子声,越来越近的明军阵线。

终于有人开始崩溃,扔掉手中的弯刀,乱叫着四处逃去,连绵不断的巨响之下,马匹可不会无动于衷,不少马匹受到惊吓,连蹦带踢的将背上还没有反应过来的蒙古骑手摔落下来。

还在桥上的蒙古人还有几百人,他们早就不再向前冲,但是在马上拥堵在这里,他们一时间也冲不出去。

“砰,砰”

对岸的永安军鸟铳手一阵排铳过去,顿时又有几十人栽落下马,还挤在桥上的蒙古人再也不敢待在马上,简直就是明军的活靶子。

“快下马”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桥上的几百个蒙古人突然反应过来,对啊,自己可以下马步行逃跑啊,总在这里堵着等死不是个办法。

纷纷翻身下马,不少人为了想逃得快些,扔掉弯刀还觉得不够,又将背负的弯弓箭筒一并扔掉,大喊大叫着朝两侧逃去。

这就造成了后方还在待命的一千余蒙古骑兵新一轮的混乱和无序,不少人不仅要躲避飞来的弹丸与鸟铳的排射,还要避免撞上亡命奔逃回来的自己。

打惯了顺风仗的蒙古人哪里遭受过这等场面,此时已经萌生退意,不过额哲还没有下令,他们只能在原地拼命的勒着马匹,意图控制住局面。

额哲身边还聚齐着不少没有逃跑的蒙古人,不过这些人的士气也不高,面对四面明军如钢铁荆棘般的军阵,冲上去也就是与桥上堆积的尸体一样,被刺成筛子。

“围”

萧亦的喝令声传到每一名战士的耳中,听到声音的军士纷纷用最快的速度聚拢着阵型。

萧亦坚信,只要能合围住,就算包围圈内还有三千的蒙古骑兵,萧亦也有信心将其全部杀死在阵中。

己方火炮轰鸣,火铳齐射,惊讶于新建的炮营有如此威力的同时,永安军的将士都是士气大振,蒙古人又怎么样,不还是在自己眼前亡命奔逃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相信,只要自己跟随萧亦,坚守住阵型,就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不知不觉间,永安军的所有将士都知道了军旗的重要性,只要萧亦的大旗竖起。

每个人只要见到萧字大旗竖起,心中就有一股底气。

军旗不倒,就是战

蒙古人已经是穷途末路,随着时间的增加,溃逃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多是趁着永安军的军阵尚未合围之际,突围而出。

对于这些人,永安军是无法阻挡的,因为蒙古人快马,真想逃追也追不上,反而会因此扰乱阵型,不如干脆不管。

见到这些人成功,就不断有人加入到逃跑的行列,额哲杀了几个人都没能阻拦住溃逃的势头,反而又有几个百夫长率部擅自从东侧空隙逃出。

额哲双手攥紧成拳,听着周围的人劝说自己撤退,额哲愈发的感到不甘,自己竟然

撤退对于一般的战斗来说在正常不过,蒙古人也精于此道,不过败在地方的守备明军手上这还是第一次。

本来应是一面倒的抢掠之行,却以自己的大败收场

虽然没有统计,但额哲仅从肉眼所见就能估计个差不多,这次怕真的是损失惨重,应该比林丹汗崇祯三年在大同的损失还要大。

若是让林丹汗知道,不仅在他眼中的自己能力将受到强烈的质疑,恐怕自己在部族中的地位也要一落千丈,所以额哲很难下这个命令。

见到周围的部族越来越少,额哲终于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他败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守备手上,这可是奇耻大辱

将萧亦这个名字印在心中,额哲大气急败坏的大吼。

“撤,快撤”

这道命令与其说是撤退,不如说是一次蒙古人全面溃败的开端。

额哲下令后,再也没人有心抵抗,刚刚聚拢起来的几百蒙古骑兵顿时四散奔逃,额哲率着其中最大的一部分约莫两百余人从北面与东面的缝隙逃出。

其实永安军的行进速度已经到了极限,这时的永安军,人人装备着铁甲,虽然防护能力达到了巅峰,但速度却下降到了最低。

加上行军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