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7(2 / 2)

大明1629 崛起的石头 8244 字 2019-05-06

于是萧亦在崇祯四年的三月初下令,蔚州境内各地,将开始大建水车、修通沟渠,同时春耕时节,永安军将增派两倍的夜不收来往哨探,为春耕军民提供安全保护。

种种政令下,蔚州境内开始复苏,各处土地不断被翻新,蔚州境内不断见到一身耕地物事,拉着租借而来的耕牛的民户一大家子,笑脸而过的互相打招呼。

他们走到自己分到的田地处,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到自己田地,每每都是在田地旁建好一个简陋的小木屋,也好就近看护。

到了三月的下旬,各处的水渠沟通工作已经做好,水车大多都建造完成,关于水车的处理方式,萧亦采用黄阳的意见,不再和水井一样免费与提供。

而是和耕牛、骡马、农具等一样,低价租售给各农户,仍是属于蔚州所有,除此之外,萧亦所创的保甲制,也在蔚州全境迅速推广。

由此来的,新产生了一批的地方甲长、保长,他们形成了代表农户利益的新乡绅集团。

只不过这个乡绅集团与原州城士绅集团不同,他们是为围绕着萧亦的永安军集团服务,总的来说利益和萧亦挂钩。

虽然原州城的豪族集团由此收到了冲击,不过萧亦却仍旧巧妙的避开了所有与他们的利益冲突,并且本地豪族集团内部也大多数都是依附于萧亦。

例如,商户之中伍家被除后,尹家与牛家成为代表,他们两家都与萧亦做生意,即便是地方豪族中,也不是一条心。

赵家作为本地大族之一,向来颇有话语权,自从赵汋莲与周宝泰成婚,赵家便成了永安军的亲家,自然要帮着萧亦。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原来蔚州权力最大的文吏集团已经被萧亦一派武将架空,更加上萧亦升署大同都司指挥同知,又充任游击将军,权利大涨。

但王湛一派的文吏却没有任何提升,在任何事上都已经约束不了萧亦,现蔚州无论什么事,萧亦都不必再过问王湛,以至于只要萧亦不同意,都没有办法进行。

萧亦知道,自己治下决不能出现不同意见的势力,酝酿已久,蔚州到了现在,自己已经有了绝对的实力进行重新洗牌了。

这个年头,有兵你就有了话语权,更何况萧亦手下的永安军与振威营,那岂是一般的官军

连蒙古人都抵挡不住,要是发起威来,什么人能阻拦萧亦,上次炮轰伍家的事,已经说明了大同上下官员的立场,那就是帮着萧亦。

甚至于,炮轰这件事崇祯现在根本就不知道。

大势之下,本地的世家豪族根本没有力量与萧亦一较高下,更何况,萧亦获得大胜,简直成了崇祯眼前的红人。

他们即便是朝中有人的,弹劾萧亦的奏折能进皇宫都费劲,就算勉强进了皇宫,那也是是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一点消息。

崇祯皇帝杀人不眨眼,但是对于心中看好的人,一向是信任的十分彻底,直到不再信任的那一天。

袁崇焕、陈新甲、杨嗣昌、洪承畴、卢象升等人,无不说明了这点。

现萧亦还没有任何能力威胁到崇祯,对于萧亦,崇祯自然是百般信任,希望永安军能与东虏一战,再传捷报,这是崇祯心中所想。

不过萧亦也不会不让这些豪族喝一点汤,毕竟兔子逼急了还咬人不是。

原本那些世家手中的官田现已经成了鸡肋,一点用处都没有,反而平添负担。

而蔚州新开垦的土地大多数都是荒地,萧亦便从他们手中高价买出这些官田,让他们赚一笔。

加上萧亦的各种政令根本没有大的影响到各家的利益,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萧亦将这些官田尽数入册,用以奖赏给战时有功的将士。

第二百九十三章:整编火器营

第二百九十三章:整编火器营

热热闹闹的分田领物过后,便是轰轰烈烈的大建造与复耕,本来那些民户得到田地与耕牛,就让不少匠户羡慕不已。

不过羡慕归羡慕,却没人嫉妒,不说萧亦每月都是按时按量供给他们的工钱口粮。

而且若是干的好,有了什么好点子大伙还有一定的奖励,他们只需要在不缺衣食的情况下干活,这已经是大伙见到过对匠户最好的上官了,对现在的生活大家都很满意。

经过了几日的思虑,萧亦也是决定,现在事情越来越多,自己已经不能事必躬亲。

不过自己身边的老人也就黄阳他们几个,又都有分配。

而车炮营不能没有营官,思前想后,决意编制中就将刘通的鸟铳队并入车炮营,统编为火器营,并且提拔刘通为火器营营官。

刘通本就是萧亦嫡系,上次又升为千总,实领一营也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刘通可是惊吓不小,以前他也就是个民夫,现在要管这么多东西,自然是做事小心谨慎,唯恐出了差错,辜负了萧亦对他的信任。

整个火器营几百们火炮,几百杆鸟铳,日常的维护与翻新等都需要自己负责,刘通自然也知道这有多么重要。

刘通知道,这么些东西单靠自己管理偌大个火器营是不够的,下决心学习火器知识后,刘通深知这些还不够,自己需要个懂得这方面的人才来协助他,当然了,这个人一定要对永安军绝对忠心。

所以他便一直在为自己物色人才,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不是资历不够,就是对各类火炮的了解不够多。

直到有一日刘通忽然见到正擦拭鸟铳的葛三,这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一个人才,便去找葛三交谈寒暄。

交谈中,刘通发现这葛三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副官,对于各种火器都有独特的见地,又在永安军中许久,一直是鸟铳队的一个队官。

过了几日,刘通终于决定带葛三去见萧亦。

崇祯四年的四月五日,萧亦正在府邸内想事,虽然明面上各处发展的风声水起,不过个中内情只有萧亦自己清楚。

自己现在脑中也如一团乱麻,自然需要尽快清理个头绪。

现火器营的营官已经有了人选,然而其他的事情也暴露了出来,辎重营也缺一个统一的管理。

但人选仍是个难题,军中资历够领一营的多是战场勇猛者,让他们去带辎重营他们嘴上不会说。

但心中必然会有想法,因为在各人印象中辎重营似乎是个无关紧要的部分,去管理辎重营在大部分人的想法中,那就没了作战立功的机会。

辎重营,这个差事听着很轻松,但却是最为重要的,行军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