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几个人仍处于被围困中,苦苦奋战,眼见便要不敌,正在这时周围的汉军却潮水般的退下,朝前面迎击而去。
一名巴牙喇兵扛着红色大旗,吼叫着他们听不懂的鸟语,一边挥舞,一边在严阵以待的红甲女真骑兵前奔行而过。
虽然汉军无动于衷,但鞑子骑兵听到后,立刻变得兴奋之极,个个张口大吼,挥舞着弯刀跃跃欲试。
当然了,其中也有不少过于兴奋,喊出了汉语。
着潮水般冲上前来的军队,却不是印象中的女真人,其余的明军都有些犹豫。
但萧亦的命令仍是不失时机的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声音坚定而有力。
“变阵,守”
令下后,其余的明军皆是不知所措,乱哄哄挤在一团,但走在他们前面的永安军兵士,步伐整齐的一顿。
同声大喝后,更密集的站在一起,最前方巨盾手用起浑身力气,将盾固定在沙土中,身子顶在盾后。
紧接着,身后第一排的长枪手也是一声大喝,一边将身子顶在前方巨盾手的身后,一边将手中长枪从盾墙的缝隙中用力伸出,形成突刺。
第二排的长枪手也没闲着,在各自的甲长喝令下,麻利的取出萧亦发明的万胜钩,蹲在底下,随时准备砍马腿。
第三百二十九章:凌河大捷,天下震动中
一般都用成千上万来形容人多,原本萧亦是没什么感觉的,这个词听起来自然要比亲眼见要来的轻松。
因为百十来人在战场上,尤其是这种大阵中,那是不足一提的,就像是在大海中的一滴海水,丝毫不显眼。
但现在时日久了,萧亦经过的大阵仗也不少了,尤其是这次,前前后后,两军加起来也要有快十万人。
不管是乌合之众,还是精锐之师,起码起来都是十分壮观的。
若不是登高,一般人到规模上千的人马朝自己冲来,那就是黑压压的一片,即使是青壮也要吓一跳,细细思索是战还是逃。
像现在这样,眼前吼叫着冲上来的几千鞑子汉军,与缓缓推进的万余女真骑兵,即使现在萧亦站在车上远眺,起来也是一片黑、红色的海洋。
向自己身后,明军虽然衣甲不如鞑子整齐,但万余人马站在一起,也是一眼望不到边。
现在想起来,明末时候,几百的官军动辄便遇到成千上万,甚至十数万的流民朝自己杀过来,一准会吓得屁滚尿流。
那还会生出什么抵抗的心思,守城都不敢,也是必然。
即使以现在的永安军,几百个人遇到几千或者数万的流民,怎么打也都是个输,纵然是能以一敌十,那又能怎么样
更别提那些乌合之众的卫所守军了,流贼一路攻城略地,官军连败也在情理之中。
萧亦想着,等回到蔚州,是时候需要定下个永安军操典了,发下军官,以达到成批训练新兵的效果。
不过自己这些将官,上阵打仗都不含糊,但几乎都是大字不认得一个,有操典多也是摆设,这倒是令人头疼。
见前面的炮灰已经冲到了约几百步外,萧亦站在车上,戚家刀朝前一指,喝令道:“火炮发射”
令下后,孰优孰劣还是能立刻体现出来,同样的准备时间。
永安军的火炮手在萧亦下令的同时,就已经猛的将霰弹推入炮身,等萧亦话音落下,霰弹已经随着响声推送而出。
反观其余的明军火炮手,同样的准备时间与下令声后,他们由于多年未加操练与使用,又生性懒散。
等到永安军的火炮手已经在准备第二轮射击时,他们中少数速度较快的才堪堪射出第一发弹丸,其中还有过于紧张,忘了将铅弹换成霰弹的。
不过对于这些,萧亦也是有心无力,给他的时间太短了,能让这些人统一听令,不溃逃就已经做到了极限,想让他们做到与久经战阵的永安军将士一样,那根本不可能。
“轰”
正冲击时,明军阵地突然传来连绵的炮响声,冲击中的鞑子汉军与后面观战伺机冲击的女真骑兵,都没有一点意外。
当然了,也没有一点的惧怕之情,仍是悍不畏死的冲上前来,每次打仗不都是一样,明军不都是要将这些没用的东西推出来,当摆设用吗。
鞑子骑兵已经在磨刀霍霍,时刻准备冲击了。
当第一批的永安军霰弹炸裂开来,平野中便有数不清的弹丸落下,虽然大多数都击中了鞑子汉军,但在萧亦来,效果仍不明显。
这个时候,掺杂着其余明军的第二轮火炮接踵而至,虽然有不少都打偏了,但明军的火炮数量却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
见眼前的鞑子汉军中立刻空出了一大片,萧亦满意的点点头,来质量不掉的前提下,数量也是取胜的关键,也就在这个时候。
身后不远处的几个铜炮忽然炸膛,崩死几个明军炮手与军士。
原来是由于操作不当,与时间长未曾使用,炮手忘记浇水去温,连发导致炸膛。
周围的明军由于惊慌躲避,也造成附近立时空出了一片的空地,起了一场的骚乱。
不过明军后面的种种乱象鞑子可不见,他们只能到仍是一动不动的永安军盾阵,若是他们见了,怕是早就全线进攻了。
在孙承宗与孟西平二人的示意下,他们的标营军士都怒气冲冲的上前,精锐的标营军士很快将这场的骚乱遏制住。
这些都在萧亦的意料之内,萧亦也很信任孙承宗和孟西平,所以听到响声时,萧亦根本没有去管,只是了一眼左侧的孟西平,便戚家刀一招。
大喝道:“设拒马,洒马脚钉”
最后一排的永安军长枪手将手中虎枪放在地上,一溜跑,灵活的窜出盾阵,先是朝远处撒出了一些细的什么东西,铺在地上亮闪闪的一片。
紧接着立即回身入阵内,倒数二三排的长枪手紧随其后,陆续上前,麻利的将背负着的制式长枪插在马脚钉后约一步的距离。
简单的设立了两层的阵前防御,这些将有助于盾阵阻御鞑子骑兵的冲击,光靠盾阵迎击是不现实的。
当长枪手尽数归位时,鞑子骑兵才开始蓄力冲锋,距离军阵尚有几百步的距离,但这距离也谈不上多远,一旦冲起来,这点距离不过是转眼即至罢了。
但鞑子汉军已经冲到了百步以内,这个时候,用不着萧亦下令,眼疾手快的刘通猛的一声大喝。
“放”
炒豆般的崩崩声响起,这些是永安军的鸟铳手们,永安军鸟铳手放铳后,就相当于给身后的明军以无形的军令。
他们虽然是疏于操练,且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