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沉闷的一声鼓响,山坡之上两千余鸟铳手忽然起身立在齐齐克等人眼前,阴冷的眸子带着森寒的杀意,手指握在扳机上随时准备扣下。
永安军不止是衣甲军械在不断更新换代,各种口令也在不断变化,起初是将官喝令,但从辽东回来后就有人提出此种做法的弊端。
现在永安军人数越来越多,一场战斗下来,各甲哨将官多是喊的声嘶力竭,回来后是嗓子干哑疼痛,没个十天半月不能痊愈。
听到后,萧亦对提出问题的将官大加赞扬,并为其记了小功一次,随后立即找来全军将官商议。
众人商议两日,集思广益,最终确定了由鼓点形成的一系列鼓令,总共二十六条常用的鼓令,配合诸多的口令,形成二十六条例令。
萧亦与永安军诸人设立时不会想到,这二十六条例令将会流传甚广,沿用许久。
如此一来,不仅永安军各将官方便许多,发下的命令也可以很直观迅捷的传达到每一名将士的耳中。
这时,刘通手中系着红丝带的大刀猛力一挥,恶狠狠吼着:“发炮”
听到刘通的喝令声,车炮营的炮手们在安全的阵中,将早便是准备好的弹丸推入母炮中,随后引燃引线。
蒙古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时,永安军的阵列这边已经是火炮齐发,轰隆隆的声音震耳欲聋的响起,即使是几里外的聚落所城也听得清清楚楚。
由于是野战,永安军的火炮弹丸全部换成了霰弹,这种弹丸对于杀伤比较密集的敌军有奇效。
萧亦对于火器异乎寻常的重视,所以上次扩招后,永安军的火炮足达到了上千门,虽然是以小型炮与中型炮为主,但在野外时杀伤力却是有增无减。
看到眼前遮天蔽日的炮弹袭来,蒙古人已经是心惊胆颤,坐下战马也由于突起的巨响而无所适从。
第一轮齐射很快落到蒙古骑兵中,顿时蒙古人之中便出现了不少的真空地带。
之所以说是真空地带,是因为这里的蒙古人不是四散奔逃,便是被炮弹击中成了地上血滩中的一个。
一名骑在马上的蒙古骑兵听到响声,毫不犹豫的拍马便逃,不过他还是慢了,一颗滚烫的弹丸朝他疾射二来。
只听一声微不足道的惨叫,弹丸直直的从这蒙古人胸口穿透而过。
再也握不住手中的弯刀,倒下的瞬间,这蒙古人在失去意识前竟然看到自己空空如也般的胸口,仍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炮弹过后,便是连绵不绝的炒豆一般的爆响。
铅弹从鸟铳中被推射而出,疾风骤雨般的击打在还未缓过神来的蒙古骑兵中,顿时便是一阵人仰马翻,惨叫连连。
第三百九十五章:敢死战
第三百九十五章:敢死战
当第一轮齐射的轰鸣声赫然响起时,正在激战的聚落所城则是猛的一颤。
城内明军与民勇听见炮声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原本已经摇摇欲坠的聚落所,竟然再一次硬生生的挡住了察哈尔部的决死进攻。
当最后一个攻上城的蒙古人被奋起的明军击杀后,城头的明军中顿时发出了阵阵欢呼声,因为蒙古人退了
这次是真正的退去,蒙古人伤亡惨重,就连新任的台吉都死在了阵中,失去了统一调配的察哈尔部牧民再一次成了溃兵,潮水一般的退往后金军大营,止都止不住。
多尔衮此刻已经不在帐中闲坐,而是披上了正白旗的全身甲胄,戴上了那包裹着头部的高高避雷针缀钉铁盔,听着忽然响起的炮响,并没有其他人的慌乱神情。
从多尔衮仅仅露出的眼睛中看得出来,应是面带冷笑。
“杜度,本贝勒命你领正白旗一万铁骑绕路左侧围堵永安军。”
杜度为广略贝勒褚英第一子,少时便被封为台吉,曾随阿敏攻打朝鲜,且数次率军入口关内,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却从不骄奢,颇受多尔衮器重。
闻言,一名身着女真正白旗全身甲的高大将领出列,眼神中露出残忍神色的,便是那杜度了。
多尔衮说话毫不避讳,几个刚刚赶回的察哈尔等部台吉听后顿时面露震惊,原来不止是他们察哈尔部,就连强大的科尔伈部,在多尔衮眼中也只是诱饵
随后,沉寂了许久的后金军大营中顿时是人喊马嘶,从多尔衮身后密密麻麻的女真骑兵中分出半数人马。
他们极其兴奋,挥舞着钢刀,人皆一身全白缀钉铁甲,戴着一顶顶的避雷针铁盔鬼叫着朝远处疾驰而去,此刻那边正响起激烈的喊杀声。
“砰”
战场上早已是血肉横飞,科尔伈等部在冲锋前便已经被永安军疾风骤雨一般的火炮、鸟铳袭击打的损伤惨重。
一些小部落台吉被直接轰死的也不在少数,只是齐齐克现在没时间去管这些,他正惊恐的躲避天空上四射的弹丸。
凌河之败后齐齐克曾听过当时随行的蒙古人说起过永安军的火器之利,起初齐齐克等人都不放在心上,明军的火器谁都知道,只是烧火棍罢了。
但是见到那些回来的女真人,只要是一提起火器,他们无不是面露惊恐的模样,齐齐克等人这才有些意外,看来这永安军的火器应该要比其它明军的要强上一些
但现在看来,齐齐克已经真真切切的尝到了当日那些女真人的痛苦,他也知道令这些悍勇的女真人恐惧源头在哪了。
齐齐克反应过来第一件事便是要下令撤离,看着自己的族人被屠杀,这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更何况他在蒙古八旗中的超然地位便是这些族人,若是死伤惨重,地位必要一落千丈
不过等他见到一名巴牙喇兵飞速赶来后,到嘴边的撤退说出去却变成了进攻,齐齐克强自做出一副悍勇的模样,手中马鞭高高挥起。
“草原的健儿们,杀明狗”
“杀”
齐齐克既已令下,科尔伈等部的蒙古骑兵纷纷调转马头,嘶吼着朝前方明军阵营冲去。
萧亦列军于坡地之上,而科尔伈的蒙古骑兵则是由下而攻上,不仅要耗费更多的脚力,看在坡地之上的永安军鸟铳手眼里,则是再好不过的活靶子。
炒豆般的爆响一刻不停的响起,不断有疾冲中的蒙古人人仰马翻,惨嚎着倒在冲锋的路上。
眼见蒙古人冲到一百步左右的距离,萧亦举起戚家刀,喝道:“拒马”
令下后,永安军前阵的数千刀盾手抽出身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