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过训练骑兵还是太麻烦了一些我看我们可以加大骑马步兵镇的组建。”李钦想了想,轻轻点头,旋即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骑马步兵”众人都有些诧异。
“能骑马赶路即可,所有军械物资都随马而动。至于作战,这以步战为主,并不需要士兵骑马冲锋。”李钦对此作了一番解释。
“原来如此”众人明了的点了点头,他们很快就想到这样做的好处:
中原的百姓毕竟不是自小就长在马背上的游牧之民可以比拟。尽管这两百多年来中原战乱频繁,百姓崇武,一些不愁吃穿的百姓也下意识的训练弓马,但是骑马和骑马作战完全是两码事后者在民间到底还是少数。
是以,如果要大规模扩张骑兵,这相应的兵员基数就是一个问题。李钦的举措无疑是避免这等麻烦的最好办法。能够上马作战的士兵不多,但是能够骑马赶路的士兵还是不少的。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我们的队伍还能在扩张好几万呢。”虚行之喃喃自语。
“我不需要好几万只需先设法组织朱桀的流窜,如果能直接干掉他就好了。”李钦小声的说道:“通告汉水流域的郡县,告诉他们朱桀南下都是受到佛门弟子的诱惑而起把脏水往佛门身上泼,并通告汉水一代的武林门派,让他们出手组织朱桀如果他们不想被人吃了的话。”
“明白”众人朝李钦拱手,都记下了李钦的命令。
北边的事情就这么定了,组建新军强化地方兵力,这是李钦眼下的方略。
至于对朱桀的战斗,李钦完全将其交给陈棱负责。李钦相信陈棱的能力:既然他当初能够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阻止杜伏威对江都的威胁,那么在眼下自己给予了他那么大的支持之后,他也应该能拦下朱桀对竟陵等郡的威胁才对。
北方如此,那么南方呢
“主公不是说要前往岭南么那我们现阶段就以防御为主,若主公在岭南能取得宋缺的投靠那么我们将能够从南北两个方向夹攻林士弘和萧铣。如果不成那我想我们还是先行北上消灭钱独关和朱桀比较好些。”虚行之这样向李钦建议。
“视岭南的结果再北上南下么”李钦琢磨一下,认可的点了点头,“嗯,就这样准备一下,我这就南下。”
“南下那那边的人”沈落雁微微的皱起了眉头。
“那边的人你是说师妃暄和侯希白”李钦明白沈落雁的顾忌:“明天你带他们去实验场地,让他们看看我们最强大的武装。你告诉他们,我们现在之所以没有动作只是以民为重而已,若他把我们惹火了,我不介意将南朝的寺庙都洗劫一遍,再带兵北上灭了北方的寺院。”
“我明白”沈落雁明了的点头。
战略就这么确定下来,各人迅速的忙碌开来。李钦也开始了前往岭南的准备。
他派人找到江宁城里的宋家弟子,将一份拜帖交给他们,让他们设法将其转交给宋缺。
这是礼貌问题,李钦知道古代人很看重这个,而宋缺又特别重视汉统,所以李钦在请教了蔡琰之后,按照汉时士子拜访师长的礼数写了这么一份拜帖交给宋家的子弟,一切都按古法来。
之后,李钦找上了鲁妙子,将自己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托付于他:“北方战乱仍频,我希望鲁大师能设法从北方收拢更多的流民。我们将这些流民收拢起来,编户齐民,以为军镇这些军镇实际上是不打仗的军镇,我需要大量的人口劳力建设铁路,先连接当涂、江宁、余杭、九江等地这些耿询、汪华那边有相关的文档,你可以参考着来。”
“铁路连接当涂、江宁、余杭、九江这可是大工程眼下杨广殷鉴之鉴在前,你这样做怕是会”鲁妙子觉得这样大规模的劳役对百姓来说并不是好事。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这可不是劳役啊。我是付工钱,付白米的对于那些流民来说只要有饭吃,你让他们做什么他们都是愿意的吧。”李钦微笑着向鲁妙子解释自己想法:“以后国家,我要建立的国将不会再有徭役,国家要做什么,就必须付给百姓以金钱。有付出就有收入,等价交换,如此而已”
“这是德政啊”鲁妙子一听就十分激动,只是他也提出一点:“主公这样的想法很好,只是如此一来国家的财政可就要吃不消了。”
“我知道,所以以后各项工程的审计就成了很重要的事情啊。”李钦幽幽的说道:“当然,那是以后呢。至于现在,我能做到的,那就先做吧钢铁放在仓库里都快生锈了。”
“嗯,我明白了”鲁妙子点头:“主公放心,等你从岭南回来,你一定会看到铁路开工的。”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李钦笑着将这件最要紧的重担压在了鲁妙子的肩膀上。
交代完这等最终要的事情之后,李钦焚香沐浴,斋戒三日,做足的架势,在宋阀海船的运送之下,前往岭南的宋家山城。
这件事全天下都知道了,但因为李钦的水师战力举世闻名,再加上宋阀在南边威视,似的一路上根本就没有不长眼的毛贼敢来拿李钦如何如何。
天下人就这么冷静的看着李钦南下,进入了宋阀的势力范围之内。
李钦乘海船抵达宁越郡,从宁越郡的钦江港下船换马。沿着钦江、遵化一路向东北而行,最终抵达郁林郡的宁浦。在这里宋阀的老熟人宋鲁接待了他,引着他换乘船只,沿着郁水河东向,抵达郁林城下。
宋家山城位于郁水河流交汇处,三面临水,雄山耸峙,石城就由山腰起依随山势磊阿而筑,顺山婉蜓,主建筑物群雄踞山岭开拓出来的大片平地上,形势险峻,有一夫当关的气概,君临附近山野平原,与郁林郡城遥相对望,象征着对整个岭南区的安危的主宰力量。
这是很繁华的山城,李钦注意到郁林郡的富庶和它的商贸繁荣:沿郁河还建设了数十座大货仓和以百计的大小码头。李钦随宋鲁乘舟东向时,看到码头上泊满大小船舶,而河道上交通往来不绝,那种繁荣兴盛的气势,教他暗暗点头。
“不错嘛”李钦喟然叹息:“群山萦绕,郁水环流,崎岖险阻,这样的地势,除非我将周围的地盘都拿下,花上数年的时间修好道路,将大杀器运上来,后者就算我有数万精兵,只怕也难以攻克咧。”
宋鲁拈须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