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7(2 / 2)

赵卫国提出要求是海宋的电力技术铁路技术民用造船技术对共和国开放。并且保障共和国的商船,在海宋控制海域安全,停止对共和国的海上军事封锁,双方签订航运体系。以及一系列贸易体系。

这些民用技术都是牵涉到技术转让的,比如电力的机械部件参数,硅钢,以及锅炉耐热钢,重轨技术。要是平常时期海宋对这些技术都是扯皮的。然后禁运个共和国几十年。然而现在嘛,海宋要确保这个时间段,共和国的工业体系不转向军工,将工业体系转向民用。必须抛出一部分技术让共和国在海宋与北美欧洲战争时期消化。海宋害怕共和国在背后趁火打劫。

现代军队作战已经不再是单单需要军队动员来准备了,而是整个国家工业体系动员准备,尤其是共和国与海宋之间的战争,需要整个工厂转为战时体系生产炮弹。武器。所有民用工厂生产军需品。这是打大仗的前奏。共和国的工业生产向军偏转还是向民用发展偏转,这是两个方向,然而现在海宋就是要确定共和国这个发展方向。

技术要给,人才专家要派过来指导。海宋指导共和国部分工业发展,在这个指导的过程中,共和国的工业是在壮大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共和国是到底是想战争还是想和平,海宋也一目了然。

至于赵卫国呢,打的就是把电力时代的科技吃到嘴的打算。只要有成熟的发电体系,电力工业体系,至于军工什么的可以从以后的任务世界中慢慢来发展。电力工业体系是基础条件,而军工只是基础上面小分支。有了基础,军工可以在十年之内蓬勃发展,没有基础,高超的军事设计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至于北美那边的死活,与共和国无关了。

至于肖荣元老,自然是要和海宋大本营沟通,在共和国这里布放海宋也算是压力很大,东南亚半岛一线,雷州和海南岛的琼州海峡,台湾海峡,以及北方的对马,牵制了海宋大量舰队。现在海宋要制霸全球,就必然要稳住东亚这一块,新上任的柳一明解除了对共和国大量的民用技术封锁。

但是同时邀请共和国和海宋展开军事交流。这里的军事交流,并不是双方相互把装备技术拿出来共享,而是了解双方军队的情况,确定另一方不会突如其来搞什么偷袭的动作。当然海宋更是想通过接下来的战争向着共和国阐述什么叫做世界霸权的力量。

在海宋首都新汴的军港海面上,碧蓝色的天空上飘着白云,蔚蓝通明带着无法窥探幽深的海洋上,浪花的白色泡沫的随着水波激荡着,而今天浪花都不敢肆意的波动,整个海面上,一排排钢铁战舰形成整齐的阵型。平时数艘战舰就能组成舰队的钢铁巨兽现在一排排的排列在海港中,骄傲的战舰队列一只衍射到海港外。

共计一百二十七艘铁甲舰,其中有三十七艘万吨以上战列舰。海宋在澳洲东海岸展开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阅舰式。上千吨上万吨战舰组成的队列,比数万艘坦克排列在平原上的感觉一点都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不及,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的人都忍不住屏住呼吸。至于海宋国民以巨大的自豪情绪望着大海。“看这就是我们的力量”

代表共和国出国参加海宋阅舰式是李子明,到达海宋,柳一明给予李子明的规格非常高,不亚于东明的派来的使节,这一点还让东明的使节产生了抗议。然而柳一明这么做也是在对共和国炫耀,虽然无力阻止共和国在东亚大陆的行为,但是海洋上的事情,海宋具有强大的话语权。

然而李子明的确被海宋的这个场面惊骇到了,这应该是地球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国家所能达到的顶级力量了。在大洋上挑战这样的力量,只有等待航母战斗群时代出现。

然而天空中的嗡声,让所有人的目光向天看,近四百架单翼战机以双翼木头战机难以想象的速度遮天避地的掠过天空。海宋的全金属战机自此研发完成。海宋直接对这个航空部门下达了大订单。

钢铁漂浮的海洋,铝翼遮阳的天空。这个世界这个位面真的是有些错乱了。这是十七世纪这是少校晋级中校该来的任务世界五年前应该差不多是少校的晋级中校的科技难度,然而现在,这个国力放在一战即使一战的美国工业能力全开,也不一定能干的过。然而李子明惊骇过后却是一阵窃喜,这么庞大的力量不是冲着自己来的,而是冲着北美的那帮穿越者过去的。北美的这几年绝不可能制造出与这种大舰队媲美的海上力量,而他们的工业能力和基础人口,遇到海宋这股力量,绝对是华美的画面。

柳一明非常满意李子明震撼的表情,缓慢的说道:“贵国对我国的支持,我国感激在心,相信我们相互之间的友谊和平将永久长存。”面对柳一明的嘚瑟,李子明笑着说道:“我相信,维持世界正义的力量,必然是不败的。我国相信贵国海军现在是正义之师。”

对于李子明的恭维,柳一明哈哈一笑。

庞大的战舰集群在阅舰式后,烟囱冒着烟,一队一队的冒着烟柱,从碧波无垠的大海上远去。这只大舰队未来将对北美欧陆实施海上封锁战争。然而这只是海宋投放到这场战争中的一只分舰队这只分舰队将从南美洲最南端绕过,此时巴拿马运河尚未开通。而另一只不相上下的分舰队将从红海穿行,进入苏伊士运河。

至于共和军和海宋之间的俘虏交换也在顺利进行,海宋的几十万俘虏,直接上船托送沿着太平洋北部进入新洛阳洛杉矶进行修整性训练,北良被解除北亚军区司令。作为顾问到达洛杉矶,常胜冲被任命为这只军队的新指挥官。没办法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也只有这只军队有。

热火朝天的码头上常胜冲和北良穿行在这只军队附近,看着一批批物资从船头中卸载。北良算是被赎回来了,然而在俘虏营地中痛定思痛,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失败,并且多次写信给任迪询问。当然任迪也都回答了,至于为什么回答,回答的越详细,常胜冲就越了解共和军的军队。然而了解不代表就能模仿,军事核心战斗意志,也就是军魂是无可替代的。至于问多了会不会让北良了解到共和军的弱点

这点根本没有可能,海宋下一场和共和军的陆战绝对是二十年之后,现在海宋的军队已经在心理上有了阴影,海宋元老也不敢确定能继续战胜了,即使军事思想有所进步,并且有着大量先进武备,但是上次败了就是败了。下次想要